一 从认识操做系统开始
1.1 操做系统简介
我经过如下四点介绍什么操做系统:linux
- 操做系统(Operation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 操做系统本质上是运行在计算机上的软件程序 ;
- 为用户提供一个与系统交互的操做界面 ;
- 操做系统份内核与外壳(咱们能够把外壳理解成围绕着内核的应用程序,而内核就是能操做硬件的程序)。
1.2 操做系统简单分类
1.Windows: 目前最流行的我的桌面操做系统 ,不作多的介绍,你们都清楚。程序员
2.Unix: 最先的多用户、多任务操做系统 .按照操做系统的分类,属于分时操做系统。Unix 大多被用在服务器、工做站,如今也有用在我的计算机上。它在建立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或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方面发挥着很是重要的做用。redis
3.Linux: Linux是一套无偿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做系统.Linux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的Linux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 Linux内核 。Linux可安装在各类计算机硬件设备中,好比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严格来说,Linux这个词自己只表示Linux内核,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而且使用GNU 工程各类工具和数据库的操做系统。数据库
二 初探Linux
2.1 Linux简介
咱们上面已经介绍到了Linux,咱们这里只强调三点。编程
- 类Unix系统: Linux是一种自由、开放源码的相似Unix的操做系统
- Linux内核: 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自己只表示Linux内核
- Linux之父: 一个编程领域的传奇式人物。他是Linux内核的最先做者,随后发起了这个开源项目,担任Linux内核的首要架构师与项目协调者,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之一。他还发起了Git这个开源项目,并为主要的开发者。
2.2 Linux诞生简介
- 1991年,芬兰的业余计算机爱好者Linus Torvalds编写了一款相似Minix的系统(基于微内核架构的类Unix操做系统)被ftp管理员命名为Linux 加入到自由软件基金的GNU计划中;
- Linux以一只可爱的企鹅做为标志,象征着敢做敢为、热爱生活。
2.3 Linux的分类ubuntu
Linux根据原生程度,分为两种:vim
- 内核版本: Linux不是一个操做系统,严格来说,Linux只是一个操做系统中的内核。内核是什么?内核创建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之间通信的平台,内核提供系统服务,好比文件管理、虚拟内存、设备I/O等;
- 发行版本: 一些组织或公司在内核版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而从新发行的版本。Linux发行版本有不少种(ubuntu和CentOS用的都不少,初学建议选择CentOS),以下图所示:
三 Linux文件系统概览
3.1 Linux文件系统简介
在Linux操做系统中,全部被操做系统管理的资源,例如网络接口卡、磁盘驱动器、打印机、输入输出设备、普通文件或是目录都被看做是一个文件。windows
也就是说在LINUX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切都是文件。其实这是UNIX哲学的一个体现,而Linux是重写UNIX而来,因此这个概念也就传承了下来。在UNIX系统中,把一切资源都看做是文件,包括硬件设备。UNIX系统把每一个硬件都当作是一个文件,一般称为设备文件,这样用户就能够用读写文件的方式实现对硬件的访问。后端
3.2 文件类型与目录结构
Linux支持5种文件类型 :tomcat
Linux的目录结构以下:
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层次鲜明,就像一棵倒立的树,最顶层是其根目录:
常见目录说明:
- /bin: 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ls,cat,mkdir等),经常使用命令通常都在这里;
- /etc: 存放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 /home: 存放全部用户文件的根目录,是用户主目录的基点,好比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能够用~user表示;
- /usr : 用于存放系统应用程序;
- /opt: 额外安装的可选应用程序包所放置的位置。通常状况下,咱们能够把tomcat等都安装到这里;
- /proc: 虚拟文件系统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 /root:超级用户(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特权阶级^o^);
- /sbin: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只有root才能访问。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级别的管理命令和程序。如ifconfig等;
- /dev:用于存放设备文件;
- /mnt:系统管理员安装临时文件系统的安装点,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余的文件系统;
- /boot:存放用于系统引导时使用的各类文件;
- /lib : 存放着和系统运行相关的库文件 ;
- /tmp:用于存放各类临时文件,是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 /var:用于存放运行时须要改变数据的文件,也是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类服务的日志文件(系统启动日志等。)等;
- /lost+found: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
四 Linux基本命令
下面只是给出了一些比较经常使用的命令。推荐一个Linux命令快查网站,很是不错,你们若是遗忘某些命令或者对某些命令不理解均可以在这里获得解决。
Linux命令大全:man.linuxde.net/
4.1 目录切换命令
- cd usr: 切换到该目录下usr目录
- cd ..(或cd../):切换到上一层目录
- cd /: 切换到系统根目录
- cd ~: 切换到用户主目录
- cd -: 切换到上一个所在目录
4.2 目录的操做命令(增删改查)
- mkdir 目录名称: 增长目录
- ls或者ll(ll是ls -l的缩写,ll命令以看到该目录下的全部目录和文件的详细信息):查看目录信息
- find 目录 参数: 寻找目录(查)
- 示例:
- 列出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全部文件和文件夹: find .
- 在/home目录下查找以.txt结尾的文件名:find /home -name "*.txt"
- 同上,但忽略大小写: find /home -iname "*.txt"
- 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查找全部以.txt和.pdf结尾的文件:find . ( -name "*.txt" -o -name "*.pdf" )或find . -name "*.txt" -o -name "*.pdf"
- mv 目录名称 新目录名称: 修改目录的名称(改)
- 注意:mv的语法不只能够对目录进行重命名并且也能够对各类文件,压缩包等进行重命名的操做。mv命令用来对文件或目录从新命名,或者将文件从一个目录移到另外一个目录中。后面会介绍到mv命令的另外一个用法。
- mv 目录名称 目录的新位置: 移动目录的位置---剪切(改)
- 注意:mv语法不只能够对目录进行剪切操做,对文件和压缩包等均可执行剪切操做。另外mv与cp的结果不一样,mv好像文件“搬家”,文件个数并未增长。而cp对文件进行复制,文件个数增长了。
- cp -r 目录名称 目录拷贝的目标位置: 拷贝目录(改),-r表明递归拷贝
- 注意:cp命令不只能够拷贝目录还能够拷贝文件,压缩包等,拷贝文件和压缩包时不用写-r递归
- rm [-rf] 目录: 删除目录(删)
- 注意:rm不只能够删除目录,也能够删除其余文件或压缩包,为了加强你们的记忆,不管删除任何目录或文件,都直接使用rm -rf 目录/文件/压缩包
4.3 文件的操做命令(增删改查)
- touch 文件名称: 文件的建立(增)
- cat/more/less/tail 文件名称 文件的查看(查)
- cat: 只能显示最后一屏内容
- more: 能够显示百分比,回车能够向下一行,空格能够向下一页,q能够退出查看
- less: 可使用键盘上的PgUp和PgDn向上和向下翻页,q结束查看
- tail-10 : 查看文件的后10行,Ctrl+C结束
- 注意:命令 tail -f 文件 能够对某个文件进行动态监控,例如tomcat的日志文件,会随着程序的运行,日志会变化,可使用tail -f catalina-2016-11-11.log 监控文件的变化
- vim 文件: 修改文件的内容(改)
- vim编辑器是Linux中的强大组件,是vi编辑器的增强版,vim编辑器的命令和快捷方式有不少,但此处不一一阐述,你们也无需研究的很透彻,使用vim编辑修改文件的方式基本会使用就能够了。
- 在实际开发中,使用vim编辑器主要做用就是修改配置文件,下面是通常步骤:
- vim 文件------>进入文件----->命令模式------>按i进入编辑模式----->编辑文件------->按Esc进入底行模式----->输入:wq/q! (输入wq表明写入内容并退出,即保存;输入q!表明强制退出不保存。)
- rm -rf 文件: 删除文件(删)
- 同目录删除:熟记 rm -rf 文件 便可
4.4 压缩文件的操做命令
1)打包并压缩文件:
Linux中的打包文件通常是以.tar结尾的,压缩的命令通常是以.gz结尾的。
而通常状况下打包和压缩是一块儿进行的,打包并压缩后的文件的后缀名通常.tar.gz。 命令:tar -zcvf 打包压缩后的文件名 要打包压缩的文件 其中:
z:调用gzip压缩命令进行压缩
c:打包文件
v:显示运行过程
f:指定文件名
好比:加入test目录下有三个文件分别是 :aaa.txt bbb.txt ccc.txt,若是咱们要打包test目录并指定压缩后的压缩包名称为test.tar.gz可使用命令:tar -zcvf test.tar.gz aaa.txt bbb.txt ccc.txt或:tar -zcvf test.tar.gz /test/
2)解压压缩包:
命令:tar [-xvf] 压缩文件
其中:x:表明解压
示例:
1 将/test下的test.tar.gz解压到当前目录下可使用命令:tar -xvf test.tar.gz
2 将/test下的test.tar.gz解压到根目录/usr下:tar -xvf xxx.tar.gz -C /usr(- C表明指定解压的位置)
4.5 Linux的权限命令
操做系统中每一个文件都拥有特定的权限、所属用户和所属组。权限是操做系统用来限制资源访问的机制,在Linux中权限通常分为读(readable)、写(writable)和执行(excutable),分为三组。分别对应文件的属主(owner),属组(group)和其余用户(other),经过这样的机制来限制哪些用户、哪些组能够对特定的文件进行什么样的操做。经过 ls -l 命令咱们能够查看某个目录下的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示例:在随意某个目录下ls -l
第一列的内容的信息解释以下:
下面将详细讲解文件的类型、Linux中权限以及文件有全部者、所在组、其它组具体是什么?
文件的类型:
- d: 表明目录
- -: 表明文件
- l: 表明连接(能够认为是window中的快捷方式)
Linux中权限分为如下几种:
- r:表明权限是可读,r也能够用数字4表示
- w:表明权限是可写,w也能够用数字2表示
- x:表明权限是可执行,x也能够用数字1表示
文件和目录权限的区别:
对文件和目录而言,读写执行表示不一样的意义。
对于文件:
对于目录:
在linux中的每一个用户必须属于一个组,不能独立于组外。在linux中每一个文件有全部者、所在组、其它组的概念。
- 全部者
- 通常为文件的建立者,谁建立了该文件,就自然的成为该文件的全部者,用ls ‐ahl命令能够看到文件的全部者 也可使用chown 用户名 文件名来修改文件的全部者 。
- 文件所在组
- 当某个用户建立了一个文件后,这个文件的所在组就是该用户所在的组 用ls ‐ahl命令能够看到文件的全部组 也可使用chgrp 组名 文件名来修改文件所在的组。
- 其它组
- 除开文件的全部者和所在组的用户外,系统的其它用户都是文件的其它组
咱们再来看看如何修改文件/目录的权限。
修改文件/目录的权限的命令:chmod
示例:修改/test下的aaa.txt的权限为属主有所有权限,属主所在的组有读写权限, 其余用户只有读的权限
chmod u=rwx,g=rw,o=r aaa.txt
上述示例还可使用数字表示:
chmod 764 aaa.txt
补充一个比较经常使用的东西:
假如咱们装了一个zookeeper,咱们每次开机到要求其自动启动该怎么办?
- 新建一个脚本zookeeper
- 为新建的脚本zookeeper添加可执行权限,命令是:chmod +x zookeeper
- 把zookeeper这个脚本添加到开机启动项里面,命令是:chkconfig --add zookeeper
- 若是想看看是否添加成功,命令是:chkconfig --list
4.6 Linux 用户管理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做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帐号,而后以这个帐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用户的帐号一方面能够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
Linux用户管理相关命令:
-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添加用户帐号
-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删除用户账号
-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修改账号
- passwd 用户名:更改或建立用户的密码
- passwd -S 用户名 :显示用户帐号密码信息
- passwd -d 用户名: 清除用户密码
useradd命令用于Linux中建立的新的系统用户。useradd可用来创建用户账号。账号建好以后,再用passwd设定账号的密码.而可用userdel删除账号。使用useradd指令所创建的账号,其实是保存在/etc/passwd文本文件中。
passwd命令用于设置用户的认证信息,包括用户密码、密码过时时间等。系统管理者则能用它管理系统用户的密码。只有管理者能够指定用户名称,通常用户只能变动本身的密码。
4.7 Linux系统用户组的管理
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能够对一个用户组中的全部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一样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一样,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建立用户时同时建立。
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长、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Linux系统用户组的管理相关命令:
-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增长一个新的用户组
- groupdel 用户组:要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组
-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 修改用户组的属性
4.8 其余经常使用命令
- pwd: 显示当前所在位置
- grep 要搜索的字符串 要搜索的文件 --color: 搜索命令,--color表明高亮显示
- ps -ef/ps aux: 这两个命令都是查看当前系统正在运行进程,二者的区别是展现格式不一样。若是想要查看特定的进程可使用这样的格式:ps aux|grep redis (查看包括redis字符串的进程)
- 注意:若是直接用ps((Process Status))命令,会显示全部进程的状态,一般结合grep命令查看某进程的状态。
- kill -9 进程的pid: 杀死进程(-9 表示强制终止。)
- 先用ps查找进程,而后用kill杀掉
- 网络通讯命令:
- 查看当前系统的网卡信息:ifconfig
- 查看与某台机器的链接状况:ping
- 查看当前系统的端口使用:netstat -an
- shutdown: shutdown -h now: 指定如今当即关机;shutdown +5 "System will shutdown after 5 minutes":指定5分钟后关机,同时送出警告信息给登入用户。
- reboot: reboot: 重开机。reboot -w: 作个重开机的模拟(只有纪录并不会真的重开机)。
原文:http://os.51cto.com/art/201808/58092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