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是极客大会十周年,也正好告别了 2019 年,所以主题是总结互联网前 10 年的发展,并预测下一个 10 年的变化。前端
此次是前半部分的大会感悟。git
腾讯和米聊分别在 2010.十二、2011.01 上线,起初他们的用户基数至关,天天都有恐怖的 10% 用户量增加,然而这两家的差距在 2011.07 开始拉大,以后微信便占有绝对优点,米聊完全失败。github
因此有人说微信抄袭米聊,毕竟微信起步比米聊晚了一个月,然而微信的胜出有更深层的缘由。面试
你们都知道移动端即时通信是一个惟一寡头市场,所以当米聊看到微信开始反超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场战争已经结束。当时小米重点业务还在手机,米聊是团队试水的一款产品,但看到歪打误撞进入一个如此蓝海的市场,小米本身也很纠结要不要把资源都投入到米聊上。算法
反观微信,当时手机 QQ 也在作,原本怎么也轮不到微信出场,但张小龙、马化腾、张志东在微信简历了深夜小组,天天晚上都即时同步微信的进展,这让微信即时获取到了腾讯内部资源,在各类关键节点帮了不少忙,甚至让手机 QQ 技术大牛直接支持微信改善高并发问题,快速完成 QQ 好友导入功能。小程序
雷军总结到 “若是腾讯一年后才有所反应,米聊胜率是 50%,若是是腾讯两三个月就有反应,米聊应该 100% 会死掉”。安全
很巧的是,张志东过后也总结过一句话 “若是咱们当初没有看清这个趋势,没有在微信起量的过后,看清这个本质,微信胜出几率也只有 50%”。微信
然而腾讯的反应实在太快了,米聊以后只好走差别化社区路线。网络
微信后面的发展也很是精彩,经过源于用户需求的少许功能,好比微信红包,不断引爆微信的增加。夸张的是,微信装机量的增加率始终与智能手机渗透率持平,这说明 微信吃掉了全部新增的流量红利。架构
微信的发展,是一个 工具到平台,平台到生态的演进过程。 真正让微信创建生态的是小程序。小程序是一个去中心化模式,当你们都想像公众号同样抢一波风口红利时,微信作的正是去中心化,微信不给任何小程序导量,每一个小程序的流量入口都须要开发者本身经营,这种商业模式才可持续发展。
对公众号也是同样的态度:公众号要持续创造价值,没有初始红利。理解了这一点才理解了如今微信生态一系列作法,只有每位贡献者持续创造价值的生态才是可持续的,生态毫不是在建立之初让抢到先手的用户瓜分平台流量红利,这样是不可持续的。
前十年,手机设备制造厂商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经历了从小米,到 OPPO、VIVO,再到华为的演化。
印象深入的是看了一个雷军创办小米前夕的访谈视频,雷军说 “你们看到苹果的成功,却没有看到这片蓝海的机会,如今手机制造领域竞争太不激烈了”。同时为了对抗苹果,谷歌开源了安卓源代码,小米利用这个机会打造一款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手机操做系统,并借助用户社区与性价比优点一举占领了早起市场。
2015-2018 年出现了 OV 领跑的状况,即 OPPO、VIVO 后来居上,有两点缘由:小米还在强调各项参数指标,但 OV 宣传的概念很易懂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同时 OV 还注意到了下沉市场,经过各类综艺节目冠名与 平均 25 万家线下门店布局,超越了小米。
上面两点分别对应了创业的早期与扩张期,然而 2019 年产业进入成熟期,手机出货量开始降低,市场逐渐进入零和博弈阶段,此时大玩家华为入场,华为的入场姿式是投入数万名研发资源进行饱和式攻击,成熟的市场比拼的不是营销而是技术,从争夺用户变成留存用户,这个阶段华为胜出了。
值得关注的是,从苹果收入年报来看,其中软件服务收入占比正在逐年升高,这也表明了一种将来发展趋势,在垄断了硬件后将收入来源逐渐转化为软件和服务。第三天的 OnePlus 手机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仅经过硬件赚钱,商业模式也运转的很好,这个到后面再细说。这就是商业的有趣之处,第一商业历史的精彩程度不亚于国家战争史,第二商业模式没有万能法则,两种彻底相反的模式都能活得很好,这是它最有魅力的地方。
支付宝是典型的工具场景,此次分享核心观点是:只要把工具份内的事情作好,天然会赢得用户,赢得市场。
第一个例子是早期 PC 支付时代,因为支付须要跳转到各大银行网银页面,整个链路长达 7 次跳转,用户总体付款成功率只有 60%,马云为此在年会上把支付宝团队狠批了一顿,这也促使支付宝在次年研发了快捷支付,将银行支付流程替换为支付宝本身的支付流程,支付成功率提升到了 95%。但这个改动是艰苦的,有一句话印象深入:“为了用户体验,能作的都作了,不能作的也都作了”。
不管是二维码支付、芝麻信用仍是小程序,都是由用户对工具的需求催生出来的。其中芝麻信用是由于支付宝解决了淘宝上买家与卖家的信任问题,但社会依然存在大量信任问题,芝麻信用的初心就是将淘宝信用解决方案推广到全社会。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任何了不得的方案起步都是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拼多多给人的刻板印象是“下沉市场”,然而这既不是拼多多的起点,也不是拼多多的终点。
在创立拼多多以前,黄峥建立了一个“拼好货”的应用,这个应用瞄准城市人群,原本能够在这个垂直领域深耕,但在拼好多过程当中,黄峥发现微信用户已经达到 7 亿日活,有一大半人群尚未网购习惯,但具有了网购能力,由于正好遇上微信红包培养了用户付款习惯。
为何淘宝、京东不在微信里卖货? 缘由是担忧成为微信的货架。为何淘宝当初要切断百度搜索入口?由于一旦用户培养了在百度搜索淘宝的习惯,淘宝就没法成为第一级用户触达者,一旦百度推荐自家电商产品或者切断淘宝流量,淘宝将遭受灭顶之灾。 在微信也同样,淘宝和京东都不但愿被微信扼住喉咙。但这毕竟是“巨头”担忧的事情,就一个创业公司来讲,成为微信的货架又如何?这是个很大的市场空白,早晚有人补位。
拼多多切入点是下沉市场,下沉市场的特色是“有用户,没商品”,所以拼团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既提升了购买量,提高了物流、供应商效率,大量的订单量也提高了拼多多对供应商谈判的筹码,致使拼多多能够以低价提供给买家,低价又促使买家下更多的单,造成一个小飞轮。
下沉市场只是拼多多的第一刀,举一个爆品的例子:拼多多与商家合做推出了爆品玻璃碗,又大、又厚、耐高温,一会儿成为了爆品,让商家与拼多多共赢。重点在于,打造爆品对促进飞轮运做太有用了,爆品意味着大量单一订单,拼多多对单一商品谈价能力提升到极限,商家制做成本压低到极限,爆品是效率最高的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 在这个过程当中,拼多多主动帮助商家打造爆品,“平台”干预商家带来共赢多是将来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武器。
“不设限”是对美团比较好的理解。你们都以为美团什么都作,其实美团就是坚信“按照规律作事”,从模仿美国的 facebook - 校内网、twitter - 饭否、groupon - 美团,好的借鉴也是一种成功哲学。
四纵三横的思想,更透彻理解不一样平台作的事情:
咨询 | 通讯 | 娱乐 | 电商 | |
---|---|---|---|---|
搜索 | 百度 | 热血传奇 | 淘宝网 | |
社交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蘑菇街 |
移动 | 今日头条 | 微信 |
练好基本功,提高工做效率,管理层按规律作事,合适的事找合适的人,没作过的事就本身探索,这是美团总结的经验。
字节跳动的市值几乎是百度的两倍了,为何看似体量更大、资源更多的百度会被字节跳动超越?你们都很感兴趣这个话题。
字节跳动核心能力是个 性化推荐引擎,旗下产品 “社交、自拍、咨询、教育、金融理财、短视频、问答、电商”都利用了技术中台输出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做为核心竞争力。
字节跳动推出的成功产品不少,像今日头条、抖音、火山、西瓜,背后的方法论就是“产品、技术、文化”。
产品上,地毯式孵化许多产品,而且根据上面总结的领域乘以个性化推荐进行了许多尝试,好比社交 X 个性化推荐,短视频 X 个性化推荐,咨询 X 个性化推荐。产品迭代也是个逐步的过程,好比抖音从直播,到小学生短视频工具,最终找到了城市潮人工具这个最合适的定位。
技术上,首先是大量从百度挖人,并且挖的都是核心技术架构骨干。其次,打造了技术中台:技术部分为“算法组、互娱组、产品技术组、垂直产品组”,最核心的技术人员在算法组,为全部产品横向赋能。总结一下就是豪华技术团队 + 技术能力中台化。
文化上,字节跳动保持很大的信息透明度,好比新员工能够查看全部历史工做资料与聊天记录,公司全部决定都是透明可查询的,公司管理扁平化。
2010 ~ 2019 年,共享出行的表明就是滴滴,这个话题从滴滴开始剖析了整个共享经济行业,很是有意思。
切入点是 融资。BAT 上市融资额度分别是:百度:1.112 亿美圆、阿里巴巴 69.88 亿美圆、腾讯 0.2188 亿美圆,总额 71.2 亿美圆。而滴滴到目前为止的融资已经达到 208 亿美圆, 滴滴融资超过 BAT 总和,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滴滴走了一条不正常的商业路线,即先疯狂再冷静的烧钱路线。
当一个行业增加速度极速增长时,老玩家将失去优点和壁垒,因此谁能更快扩张谁就能成为最终赢家,此时若是有大量资本投入快速占领市场,让企业成为这个领域的绝对霸主,投资者就能够经过上市退出的方式把以前烧的前赚回来。然而这种烧钱商业模式是有前提的,即 极度充裕的资本 + 清晰的结构性机会,滴滴的结构性机会很是清晰,先垄断再收割。
传统商业模式:融资 -> 赚钱。很是态的商业模式:融资 -> 烧钱 -> 烧钱 -> 烧钱... -> 赚大钱。
Uber 创始人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一个赛道上只要出现一个 “疯子”,全部人都必须变成 “疯子”。即一旦你所在的领域开始有公司利用融资 + 烧钱的方式运做时,你也必须这么作,不然你的市场会被对手抢走。
然而也能够看到这几年大量烧钱的公司开始合并,好比滴滴和快的打车、同城和赶集网、美团和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这些公司合并的背后都是投资人运做的,那为何要合并呢?道理很简单,双方投资人都在砸钱,谁也扳不倒谁,此时投资人会计算如今烧的钱在垄断市场后可否收回来,若是收不回来,双方投资人都不傻,你们为了避免赔本,必定会促使两家公司合并,这样才能中止烧钱,即时上市止血。
有意思的是,滴滴从抢单模式变成派单模式,就体现了烧钱抢市场到精细化运营考虑盈利的一种转变。
摩拜和 OFO 的发展本应该比较平静的,由于共享单车要解决的问题是 “看得见和愿意骑”,投放更多的车能够解决看得见问题,提高骑行体验能够解决愿意骑的问题,然而大量投资人从滴滴大战中大赚了一笔,想要把模式复制到共享单车领域,战斗就开始了。
因为资本的投入,摩拜和 OFO 重点都放在了“投更多的车”上,但这种抢占市场的方式并不像滴滴同样合理:
滴滴将大量私家车借给没车的人使用,本质是将“私人交通工具”变成“公共交通工具”,提高了“私人交通工具”的利用效率,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天然能站得住脚。
共享单车的问题在于,你们不会把自家自行车骑出来借给别人用,毕竟开着汽车能够带乘客,但骑着自行车带人变成服务也太奇怪了。 因此各公司大量制造新的自行车投入市场,要解决的是公共交通问题,但这些自行车并没总在路上跑着,而是在街头大量闲置, 这样其实下降了自行车的工具利用效率,从根原本看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所以盈利模式不太明朗。
后来出现的共享充电宝、共享车位、共享雨伞等等细分领域的创业,原本资本也想走烧钱模式,但发现走不通,仍是回到了最初健康的模式。根本缘由多是这些行业没法产生寡头垄断,没法经过烧钱的方式快速占领市场并回收资本。
看将来十年,互联网也许进入了一个“衰退周期”,互联网从纯线上变成与产业结合,好比软硬件都作,或者线上线下结合才能继续破局,反过来讲,之前纯线上一本万利的高速扩张模式一去不复返了,互联网要深度与社会结合,发挥更多实际的价值才能获得自身成长,这是一个泡沫破裂的过程,也是互联网回归到真实价值的过程。
若是资本不充裕了,对创业者来讲也还有机会,好比相应的会带来低人力成本与低广告投放成本。
最后,周航宣传了一个创业孵化项目,即投资人与创业者深度交流几个月,在这几个月内让创业者获得成长,让投资人能看清创业者是否具有潜力,这种投资者与创业者培养感情的孵化方式是比较新颖的,相对面试来讲,有更多机会呆在一块儿能够看人看得更清楚,投资者与创业者更容易简历信任关系。
搜狗在 AI 语音布局好久了,咱们熟悉的搜狗产品有“搜狗输入法”和“搜狗搜索”,这两个都是语言入口,因此搜狗基于语言来布局。
语言 AI 的发展方向是天然交互 + 知识计算。天然交互指人机天然的语言交互,利用语音技术、图像技术、视觉技术识别;知识计算指的是利用知识对语言进行处理,好比翻译、问答、对话。综合二者有可能产生将来的智能助理。
语音皮肤在知识付费领域就有应用场景,经过识别人的声音,将其特征提取后把另外一我的的声音音色覆盖掉,这样就能让任何人代替讲师录制音频了。一样在导航语音也有相似适用场景,后面百度地图的分享会提到。
所谓边缘计算指的是去中心化的本地分散运算,好比自动驾驶,就是发生在每一个车上的本地计算。为何不是云计算?由于本地计算通常都须要即时响应,尤为是自动驾驶只有几百毫秒的生命线,万一网络出现延迟,后果是谁也承担不起的。
边缘计算产生的数据量很是庞大,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平均天天产生 600-1000 TB 量的计算,并且自动驾驶 L1 - L5 须要的算力也是呈指数级增加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研芯片与算法的软硬配合是一种突破方式。
地平线公司要作的是智能互联的底层,作手机领域的思科,作智能化时代的底层基础设施。
报告显示全球有 26% 的手机用户天天使用手机超过 7 小时,35 岁如下人群平均天天解锁手机,人类都要成为手机的奴隶了,看似拓展了人类生活自由,但反而感受人类被手机束缚住了。
缘由有几块:
解决办法就是更天然的,让人类感觉不到的电子设备交互方式,好比微型音频设备,AR 眼镜,体内芯片等外挂方式,交互上须要进化为语音交互、手势交互、脑波信号等。
目前这个阶段,智能手表和智能耳机都是较能符合这个进步趋势的尝试。
比较有意思的是利用 20 秒对话训练,能够产生一个你本身语音包,用你本身的声音导航。
另外一个功能是预测次日路况,并根据到达时间推荐一个合适的出发时间。
百度地图不止于导航,在如何挖掘地图额外价值方面也在作积极的尝试。
外号科技介绍了一款产品:远距离二维码。
咱们如今看到的二维码基本都是近距离的,近距离二维码能够:支付、加好友、帐号登陆、近距离信息获取等。
而远距离二维码是相对于近距离二维码的,在极端状况下甚至能够达到一千米的距离。
远距离二维码的适用场景有四种:
这个演讲者是一名了不得的盲人曹军,他创立了保益科技帮助盲人像明眼人同样生活。
记忆最深入的一句话是:不要总觉得帮助盲人就是出一款盲人专用手机、盲人专用 App,其实盲人最大诉求是像普通人同样享受科技的便利,普通人能用的手机、能用的 App、能开的车,盲人也都想用, 普通人应该想办法把本身用的手机、软件改形成盲人可使用的版本。这是最大的换位思考。
傅盛带领的猎豹作智能机器人已经有几年了,今年有了最新进展,出货量达到 5000 台。
傅盛提到一点很是关键,就是机器人这个名字起的很很差,总让人以为机器就应该拥有人同样的智慧,其实咱们这个阶段还作不到,并且行业也不须要那样聪明的机器,要的而是一个服务工具。
举个例子,博物馆的导游能够被机器人替代,由于一方面机器人信息储备量大,工做效率高,并且还能听懂任何国家语言,这样一个机器人甚至能赛过好几位资深导游,而导游这种场景也相对局限,容易实现。
机器人也不必定要长得像人,在不一样领域能够作出不一样体型,适配不一样的工做场景。机器在某些垂直领域彻底能够超越人类。
将来 10 年定制化数据服务领域可能分为 5 大块:
设备的定制化
好比无人车的场景,从多摄像头到摄像头 + 激光雷达的方案,随着业务场景不断多元化,对设备定制要求也会不断提升。
场景的定制化
仍是无人驾驶场景,为了保证在多场景的安全性,须要模拟出许多状况下的交通场景,好比不一样光线强度、角度、不一样车道、不一样车型、不一样相似司机、人群和环境。
样本的定制化
今天不少 AI 是以人为中心,人群能够根据不一样肤色、不一样语言、不一样年龄段、不一样爱好等进行区分,因此根据基于样本的定制也是一大趋势。
工做的协同化 和 工做的专业化,即随着分工不断细化,协同度与专业化程度都会提升。
九号机器人这家公司为了解决开车与步行之间存在的空白的问题,九号机器人提供了大量代步机器,好比智能滑板车,智能电动车,全部车辆都是“电动化、网络化”的,预测下一个 10 年会 加上“智能化”。
开车与步行之间的机器人除了代步,还有快递和配送这个巨大场景,而这个场景的优点在于,低速场景的机器人自动驾驶危险系数小,技术上较容易实现,所以能够快速投入到线下上进快速迭代。
将来十年多是去智能化的十年,即全部的硬件都是智能硬件,全部车辆都是机器人,即智能化会极大的普及。
介绍了联想集团出的一款可折叠手机,听说是全球首款无痕的可折叠手机 Moto Razr。
从视频来看,无痕可折叠的最大秘密在于,并无将屏幕折叠到 180 度这个死角,折叠到 180 度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屏幕材料不产生折痕,这款手机经过很是精巧的设计,让 在外部折叠到 180 度时,内部屏幕仅折叠 100 度左右。
下一个十年,科技会更加关注健康领域,好比手环检测心跳是否异常,或者经过智能设备检测健康是否达标,以决定是否要去医院就诊,甚至以此决定医保的折扣率。
这个标题有点标题党嫌疑,其实说的是一个减肥棒产品,吃了能够减肥。
一个原始年轻人的食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含量分别占 22%-40%、28%-58%、19%-35%,总结起来就是低糖、优质蛋白质。
而进入农耕时代,一个年轻人的食谱,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分别占 10%-20%,10%-20%,50%-70%,即碳水化合物太多,糖分过多,而摄入蛋白质的量严重不足,这带来了大量肥胖问题。
解决办法就是作一个低糖、优脂、优蛋白的产品,因此这款产品最终效果就是“无糖、易吸取的小分子蛋白、好吃”,至于好吃是怎么作到的,由于作了这两个方面的优化:
我觉得朋友当场就订购了几箱,说实话仍是蛮有诱惑力的,产品叫 ffit8,能够天猫自行搜索。
极客大会每一个人都送了几袋,尝了一下仍是蛮好吃的,有甜味,但为何说无糖呢,查了一下缘由,原来用的是低聚异麦芽糖,这种麦芽糖难以被吸取,因此也就能够认为是无糖的啦。
前十年,不管巨头仍是创业公司都经历了起起伏伏,商业路上哪有一路顺风,惟有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用户解决问题的企业才可能成功。
最后留下一道思考题,你对互联网上个十年有什么感悟吗?
讨论地址是: 精读《极客公园 IFX - 上》 · Issue #225 · dt-fe/weekly
若是你想参与讨论,请 点击这里,每周都有新的主题,周末或周一发布。前端精读 - 帮你筛选靠谱的内容。
关注 前端精读微信公众号
<img width=200 src="https://img.alicdn.com/tfs/TB165W0MCzqK1RjSZFLXXcn2XXa-258-258.jpg">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 创意共享 3.0 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