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东芝 1TB 机械硬盘,在近期平常使用中不时出现开机没法正常引导、打开分区时需大量时间等问题,最后完全没法引导操做系统。工具
尝试使用 PE 引导系统,基于 Win10 的 PE 卡死在“初始化”界面没法进入,基于 Win2003 的 PE 可以引导,但进入后资源管理器和 DiskGenius (下称 DG)都看不到盘布局
尝试修改 BIOS 的 SATA 控制器模式,修改成 AHCI 和 IDE 模式,均失败spa
尝试使用 PE 的不加载 SRS 驱动的兼容模式来引导,以及加载 SRS 驱动的兼容模式来引导,均失败操作系统
使用 DOS 版 DG 能够看到盘自己资源
在 DOS 版 DG 下,扫描丢失的分区,重建分区表后,结果以下:generator
可见,找到了三个分区。但该盘上本来有 4 个分区,布局中的 411.5GB 空闲处的分区彻底丢失,没法被扫描出。记 350GB 分区尾部、411.5GB 空闲头部的柱面号为 \(X\)。class
先将目前扫出的三个分区文件所有借助 DG 导出到稳定的介质上,再尝试进行后续的修复。im
在 DOS 版 DG 下,扫描坏道。结果发现,\(X\) 附近(即 350GB 分区和 411.5GB 空闲的衔接边界处)存在必定数量坏道。这些坏道便是致使 PE 没法正常加载、没法正常认盘的根本缘由。总结
启动到 DOS 下的磁盘再生器(HDD Regenerator),选中该盘,直接使用“扫描并修复”模式,扫描全盘并修复坏道。相比起 DG 自带的坏道修复工具和 MHDD 等工具,HDDReg 有几率修复坏道处不可读取的受损信息,使用起来也更简单。数据
运行完成后,HDDReg 顺利修复了 \(X\) 附近的 16 个坏扇。
磁道和扇区密不可分,HDDReg 使用扇区一词,其余地方使用磁道一词,实际上讲的是一回事。
从新尝试引导到 PE,这时,基于 Win2003 的 PE 能够成功引导,而且资源管理器和 DG 均可以看到盘了。DG 中,\(X\) 位置之后的状态再也不是“空闲”,而是变为“未格式化”状态。
右击该部分,使用 DG 的“恢复被删除和格式化的文件”功能扫描这片区域(这个功能在 DOS 版 DG 下没有)。扫描结束后,原先此处的 411.5GB 分区的内容大部分都被找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