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你们都在讨论一个话题 软件资格与企业职称评定。
按照以考代评的意思,考取了就是有资格了,应该取消原来不经过考试直接评审的后门。
但有一点虽然参加并经过了软件设计师等中级资格的考试,只能说明你有资格担任软件设计师,但单位聘不聘用你是直接由单位直接决定的。有些单位都有名额、条件的限定,这种即使是有了这个资格也要看人事与你的领导。
能够这样理解,你是一名在校生,你经过了软件设计师考试,没有从业经验,没有一个单位在选定的岗位上聘任你,又哪来的职称,职称是与岗位、工做能力挂构的,有了证只说明你有这个条件能够聘,但聘不聘仍是由单位直接决定的。
通常状况下,聘任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须要满工做四年才能够,大学专科须要满工做六年。
另外在企业中还有一种是经过单位直接评审聘任(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后门,目前还有不少,但中高级职称上已经在逐步减小,像初级与助理级不少企业是能够直接报人事局评审了聘任的),而不须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但这种目前只适合在企业中,事业与机关单位已经改革为考试为惟一标准。企业比较注重你实际的工做能力,至于你考试能力他们是不会看的。
一句话:职称是由单位直接聘任的,资格是你能够经过考试取得的。
另外今天看到不少企业的网友都有中级资格但未能实现以考代评,再说几句:
看了你们在《单位人事部的人说软考对职称无用》的回复,内心感受一直莫名的酸楚。
不少应该都是本科生,好不容易考了中级职称,聘任时间也到了,单位就是不聘。
其实想开了中国企业就是这样,人太多,素质又低,聘与不聘都是直接领导决定的,即便你作得再好若是单位有名额限制,有考核限制,有若干条件限制,也是没法如愿评到中级职称的。
以考代评这个提法已经听到不少,但落实上比较难,主要缘由在于一旦评定了中级职称工资会变,待遇会变,这样就会影响不少事。给你一个称呼很简单,但给了称呼人事与财务上都要跟着走,还有一种人考试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很弱,一旦给评了,还有周围的人都会围着看,这样客观的因素最终决定了以考代评的难度。
但说这些也并非说考了中级职称就是无用,软件目前已是全国计算机考试中的一个金字招牌,经过考试一方面本身能力在学习中提到了提升;其次在整个的学习过程当中与咱们能相聚在这里讨论,也是一种机缘;再者本身有了中级职称对于考某些考试或者择业竞聘都会多一点筹码。
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没有评上的能够如愿评定,评上的能够如愿加到标准的工资,同时也但愿你们都来理解软考、支持软考,同时以更加的热情来关心咱们51CTO的成长,一路上有你,咱们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