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 日,由上海睿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 RT-Thread Smart 微内核操做系统发布会于北京圆满落幕。安全
RT-Thread Smart 主要面向带 MM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的中高端处理器,为众多领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操做系统基础软件平台,具有快速启动、POSIX 接口全兼容、开发调试便利(支持 RT-Thread Studio 集成开发环境)、应用与内核分离、高安全性等特性,且具有多项技术创新。融合 RTOS 强实时性和系统成本低的优点,尤为适合安防、工业、军工、车载等行业领域,在特定的消费电子类应用上也有用武之地!而且,RT-Thread Smart 依然开源如故,采用 Apache 2.0 许可证!网络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先生为本次发布会致开场致词。郑院士表示,有幸见证 RT-Thread 发布微内核操做系统技术,微内核技术用于嵌入式领域尚很少见,源于轻量级实时操做系统的微内核更是有着较大的开创性,对我国嵌入式基础软件的发展意义重大;其相比于 Linux,在工业、国防、电力等行业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化竞争优点和普遍的应用前景。架构
一、RT-Thread Smart 揭秘
产品发布环节,RT-Thread 创始人熊谱翔介绍,研发 RT-Thread Smart 微内核操做系统是由于看到了产业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如:网关的多种协议间的格式转换、安防须要快速启动、高端处理器的因为带 MMU 功能复杂,Linux 愈来愈庞大,传统的 IoT OS 应用与内核编译在一块儿后维护代价大,容易带来安全性问题。业界须要一款更小、更快、更安全、可维护性更好的软件开发平台,RT-Thread Smart 微内核操做系统应运而生!工具
资源占用:相对于裁剪版的 Linux 压缩后内核占用 3.57MB、根文件系统 5MB、内存占用 17.4MB 来讲,RT-Thread Smart 压缩后内核只有 217KB、根文件系统 127kB、内存占用 1.9MB。性能
启动时间:使用宏内核的方式将“RT-Thread+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多媒体”的启动时间须要 3~5 秒,Linux 启动时间在 5-10 秒,而使用 RT-Thread Smart 启动只须要不到 500 毫秒。开发工具
在带图形系统的状况对比启动时间 RT-Thread Smart + 柿饼 UI 启动只要 1.7 秒,远快于 Linux 的 14.4 秒。spa
实时性:中断延时 <1us,可以知足苛刻的高实时性场合。RT-Thread Smart 采用内核轻型化、用户态系统服务以及延续 RT-Thread API 风格技术架构,具有完善的用户态环境,延续 RT-Thread 原有的生态,使用 Scons 构建,并对接 RT-Thread 在线软件包;同时支持 POSIX,方便 Linux 应用的移植。操作系统
RT-Thread Smart 全面的支持各类架构处理器,如 ARM 核的全志 Cortex-A、Xilinx Zynq、树莓派;龙芯的龙芯 2K(64 位处理器);RISC-V 处理器(将来全志推出的 RISC-V 处理器也将搭载 RT-Thread Smart)。同时在一站式开发工具 RT-Thread Studio 集成开发环境(IDE)中集成了 RT-Thread Smart,进一步下降使用门槛,提高工做效率。调试
站在开源社区与商业的十字路口,RT-Thread 团队选择了社区,RT-Thread创始人熊谱翔宣布 RT-Thread Smart 依然开源如故,采用 Apache License v2.0,得到现场热烈掌声!RT-Thread Smart 代码进行开源前的整理审查后,预计 10 月份开源在代码托管平台,而 RT-Thread 合做伙伴即刻可获取到代码及相关支持。blog
二、破生态之殇,创技术之新
RT-Thread COO 邹诚表示,AIoT 市场(如安防和图像、智慧城市和工业、智能家居、智能硬件领域)需求潜力巨大,一方面智能终端具备图形交互、应用分离与安全、边缘计算与端云一体化、AI与多媒体化的技术趋势,这让终端的技术开发平台从单一的 RTOS(实时操做系统)内核升级为具有丰富的中间组件和软件包的 IoT OS(物联网操做系统)以提升开发效率,从多芯多 OS 升级为软件和应用可复用的统一的OS平台以提高人才的管理和效率。另外一方面智能终端需求实时性、低成本、快速启动的特性,实时系统在微处理器(MPU)上流行起来,如支持 RT-Thread 的微处理器(MPU)持续增长中,覆盖了主流厂商的 MPU 如富瀚微、全志、龙芯、ST、NXP 等。
RT-Thread Smart 微内核操做系统发布后,RT-Thread 将成为最适合的 IoT OS 之一,能够完美覆盖小资源场景的 MCU 用于简单控制使用 RT-Thread nano 版本;中等规模的 IoT 节点使用 RT-Thread IoT OS 版本;功能丰富的智能设备使用 RT-Thread Smart 混合微内核版本。
而在 RT-Thread 团队及社区的持续经营下,RT-Thread 装机量已超过 6 亿;Github 星标数突破 4600;超过 10 万的开发者社区;芯片厂商支持超过 80 家,原生搭载超过 30 家;每一年超过 80 场线上线下活动;3 本中文书籍,1 本英文书籍,丰富的文档内容;300+ 软件包;羽翼渐丰的大学计划,超过 60 所高校开设课程,九所高校联合实验室;连接产业上下游的一站式集成开发环境 RT-Thread Studio···持续践行着“无生态不 OS”的理念。
三、RT-Thread Smart 定位与应用
RT-Thread Smart 定位于成为一个专业的面向实时应用场合的高性能混合微内核操做系统。填补传统 RTOS 和大型操做系统 Linux 之间的空白,在实时性、成本、安全性、启动速度等方面取得最佳的平衡。
RT-Thread Smart 主要面向安防、车载、工业、军工等行业应用。以安防中的 IPC 摄像头为例:Linux 仍占主流,但因低成本低功耗、快速启动等缘由,以 RT-Thread 为表明的 RTOS 正迅速流行,而 RT-Thread Smart 几乎能够实现 Linux 应用 100% 兼容,应用移植工做量极少。而且 RT-Thread Smart 应用开发调试便利性大幅提高,并且启动时间也能够控制在 300 毫秒内,有图像显示,更加契合IPC摄像头的现实须要。
邹诚表示,RT-Thread 凭借其灵活性、技术领先性,依托强大的生态,知足产业 AIoT 自主基础软件平台的须要,以开源为本,经过企业服务、软件受权、增值硬件的模式实现商业价值,同时会探索行业解决方案赋能、平台渠道分红、App Store 模式等,推进 RT-Thread 的商业化。
从技术到生态,RT-Thread 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契合市场需求,作小而美的物联网操做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