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至今为止一直没有一个稳定的对bbs这个产品形态的见解。bbs和邮箱同样是历史最悠久的产品,全面地铺开介绍分析不只工程浩大,也不多有人能作到。php
这里即兴说说我对bbs这个产品形态的感觉:数据库
一、中国互联网市场大部分时候是受资本意志影响的,而资本对bbs最看好的时候也仅仅是康盛的巅峰时期,以后基本上都会承认的一个观点是bbs难以变现,bbs热潮也就随之退去了 。服务器
二、bbs这一古老的产品形态虽然从未成为过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主角,但其存在一直较为稳定,从未因任何潮流的兴起而被彻底替代。bbs在中国甚至全球其实一直没冷过,因此并不存在“回暖”一说。ide
三、 从UGC这个大范围来讲,拿bbs和其它产品比较一下UGC产品的三要素——信息的主要过滤机制、用户的主要互动机制、信息的主要传播机 制,twitter分别是follow、@和RT,bbs则是回帖、回帖、回帖。能够明显看出来bbs是在用一种产品设计来实现多种产品目的:过滤信息的 靠回帖、用户间互动靠回帖、传播内容靠回帖,twitter已是一个很是简单的产品了,但bbs其实本质上比twitter还简单——简单意味着门槛 低,简单意味着更稳定。工具
四、若是把知足版块、发帖、回帖这些要素的产品都算做bbs话,那么国内bbs市场大体由百度贴吧(论坛平台)、Discuz!/phpwind(通用论坛程序)、猫扑/天涯(独立论坛社区)构成。网站
五、 单从流量上看,百度贴吧是全球最大的bbs平台,天天数亿的访问量,从诞生至今一直都在增加,即便微博的爆发期,贴吧的流量都没有降低。此外是天涯,虽然 去年降低过一段时间,但整体还很稳定。最近几年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对各种传统论坛型社区均有不一样程度的影响,但整体来讲其影响仅限于对用户整体互联网 时间的抢占,并不存在本质替代关系。设计
六、国内绝大多数商业网站使用Discuz!或Phpwind搭建本身的论坛,因为Discuz!和 Phpwind并无很可靠的数据公开,因此只能推测估算。Discus!全球使用量貌似超过200万,phpwind超过100万,。我的的观察是 phpwind最近两年的增速超过Discuz!,按有效网站来看,目前二者的市场比例可能在6:4到5:5之间(很是粗略的估计,我我的不对这个数字负 责)。多说一句:康盛把Discuz!免费了,因而作大了,但他并无把服务器空间一块儿包下来,因此没有作得很是大。blog
七、不一样的bbs服 务,除了发帖、回帖这些主干功能,外围的功能设计差别也会形成不一样产品之间的巨大不一样(并非指社区氛围之类)。好比贴吧和小组的newsfeed页面 ——“个人i贴吧”就很弱,“个人小组最新话题”则很强,其它的bbs根本没这样的页面。还有回帖的内容呈现是否是和主帖同等、对回帖是否有单独的互动操 做…主干功能以外的产品差别,对“bbs”之间的影响,要远大于其它产品种类(好比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在回复转发的机制上很长时间都不同)。因此在我 看,与其说“bbs”是一个产品形态(和“微博”、“网盘”同级),不如说它更像一个服务种类(与“SNS”同级)。生命周期
八、作bbs有关的产品人员 必需要看清楚的是:虽然bbs看起来是一个产品形态,但实际上不一样的bbs服务却有很是大的差异,整体上能够分为上面说的:bbs平台、通用bbs程序、 独立bbs,有些产品会用类bbs作为讨论的辅助,好比新闻门户的评论之类,但这里的“bbs”并不是独立产品,只是辅助功能,因此不算。游戏
这是我随手找的一个贴吧热门用户加入的所有贴吧,他是百度魔兽世界吧主,根据他加入的贴吧大约能判断出这我的可能与咸阳有关、是吧主、喜欢黑丝和郭德纲,是游戏玩家,热衷魔兽世界、使命召唤等一些游戏。
这是一个豆瓣用户加入的部分小组,能够看出这我的已经工做、可能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座、A型血、御姐控、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关注豆瓣、喜欢银魂、富士相机、掌门狗、读书、Opera…
能够明显观察到,小组将我的的兴趣、特征、以及教育、工做、我的资料等与人有关的信息所有标签化了。这是贴吧和小组的差别——看起来产品形态差很少,但实际上却很不同。
十、 据说腾讯对PM的要求是要常泡论坛,我也有个差很少的形而上学的结论——观察用户行为、挖掘用户需求,没有比论坛更好的地方。这是由于,bbs几乎万能, 留意一下的话你能够看到,有的人把本身的bbs当垂直门户用、有的人用bbs作数据资料整理、有的人用bbs版聊、有的人用帖子开网店、有的人在bbs上 发起团购、有的人用bbs找到女友,在不少论坛的水区,你能够看到热门的帖子的标题大可能是以“?”做为结尾的(个人观察是在20%~30%之间,成员关 系越紧密的论坛比例一般越高),这些行为都是延续了十几年的,而后逐渐才有专门的数据库、专门的IM、专门的电商网站、专门的团购网站、专门的问答网 站……出现。
再拿豆瓣小组作个例子,豆瓣如今有40多万个小组,研究其中的用户行为和信息特色颇有趣。本质上它是知足多种需求的产品集,有 广场(eg:小小女人帮)、亚文化圈(eg:景涛同好组)、垂直论坛(eg:穷游天下)、社团俱乐部(eg:星译社)、话题讨论(eg:老友记)、营销论 坛(eg:圈内招聘)、私密圈子(eg:月亮组),我的标签(eg:我宣誓我不生孩子)、甚至一些行为艺术(eg:豆瓣火葬场、加入这个小组你就会颇有 钱)等等
这个前几天才建立的小组,把bbs当游戏,都快把用户玩出翔了:http://www.douban.com/group/kick/
十一、 bbs其实本身也在慢慢演化,好比直播帖,前些年是看不到的,最近几年却愈加多了起来。我把这个现象解读为是bbs自身的产品和信息意志对抗碎片化信息大 潮的结果——直播帖这样的内容,吸取了碎片化信息的优势,又发扬了社区人群围观的优点,最后产生了一个其它产品没法作到的内容(在N多人的围观下、用若干 碎片组成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还有,利用本身架设的论坛做为客源,经过开设论坛官方淘宝店来盈利,是早在0六、07年就已经有不少站长尝试成功的商业模式,社区电子商务的萌芽其实起源于草根。
如今甚至有人用bbs作客源,用YY来盈利呢。
十二、bbs的天生缺陷大体有4个 ,第一是对单个bbs来讲须要强力运营投入,单靠产品自己没法持续运转;第二是对单个bbs来讲都有生命周期,3年和5年是多数论坛的重要节点;第三是样样通样样松,什么需求都能知足,但都知足得不够极致;第四是内容难以结构化(因此难造成硬广以外的盈利模式)。
本文来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