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shark过滤条件:ip.addr == 120.79.36.180
千万别写成 ip.dst == 120.79.36.180
,这样子就看不到服务器给咱们返回的包了
此时,在浏览器输入120.79.36.180:8080
,敲下回车,而后查看wireshark的捉包;
在计算机网络课上,咱们知道有下面的理论;如今我就从wireshark抓包中论证这个理论。浏览器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须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
(3)标志位:共6个,即URG、ACK、PSH、RST、SYN、FIN等,具体含义以下:
(A)URG: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有效。
(B)ACK:确认序号有效。
(C)PSH:接收方应该尽快将这个报文交给应用层。
(D)RST:重置链接。
(E)SYN:发起一个新链接。
(F)FIN:释放一个链接。
须要注意的是:
(A)不要将确认序号Ack与标志位中的ACK搞混了。
(B)确认方Ack=发起方Req+1,两端配对。 服务器
接下来咱们来看wireshark捉到的包网络
书中写第一次握手的包是 syn = 1 , seq = x ,这里的x是任意的,tcp
咱们从第一个捕捉到的包开始看,这个从source、destination中咱们能够知道,这是我本地发送给120.79.36.180的一个tcp请求;再看下面的信息;
能够看到 Sequence number :0 还有 Flags.Syn = 1 ,这里跟书中的理论描述是一致的,这也印证了这是tcp第一次握手的包。spa
书中写第二次握手的包是 Syn = 1 , Ack = x + 1 , Seq = y ;
这里的Ack是确认序号,不是标记为的Ack,标记位的Ack的
用 1 表示第一次握手, 2表示第二次握手,3表示第三次握手
这里的 x 是第一次握手中的x,也就是第一次握手的Seq,说明第二次握手的Ack等于第一次握手的Sqe + 1,咱们获得公式 2.Ack = 1.Seq + 1
;
而第二次握手的Seq变成了y,说明第二次握手的Seq是任意的。
从上图中咱们看到 2.Seq = 1 , 2.Ack = 1,印证了理论2.Ack = 1.Seq + 1
;.net
书中写第三次握手的包是Ack = y + 1 ,Seq = z ;
这说明第三次握手的包的Seq是任意的,3.Ack = 2.Seq + 1
计算机网络
咱们再从下面的包中找到第一个从本地发给服务器的包,协议是TCP
从上图中,咱们能够看到 3.Ack = 1, 而2.Seq = 0 也就是 3.Ack = 2.Seq + 1
;从而印证了书中的理论。3d
参考:TCP三次握手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