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将多个磁盘经过必定的技术整合成一个较大的磁盘,不只容量上获得提高,更使得磁盘上的数据具备维护,恢复,读取速度变快的功能呢安全
RAID有不一样的经常使用等级,使得整合后的磁盘具备不一样的功能:ide
==========================================================================================================================================性能
RAID 0(等量模式)
spa
这种模式下的RAID每一个磁盘的型号和容量相同时性能最佳。it
上图的意思:将每一个磁盘分红大小相同的chunk块,而且每一个磁盘的chunk块也都相等,当数据存储时,数据先被切割成chunk块大小的小数据,而后依次交错存放在每一个磁盘的chunk中,因此每一个磁盘存放的数据是平均的,例如图中200M的数据分配到每一个磁盘100M的数据,这样就减轻了一个磁盘存放所有数据的负担,而且磁盘越多性能越好,RAID的容量是每一个磁盘的容量总和。io
当每一个磁盘的容量不相等时,刚开始数据依次交错存放在每一个磁盘chunk中,当最小的磁盘空间用完以后,剩下的数据则所有放在最大的磁盘中。class
这时候的性能就会变差。效率
可是RAID 0的危害仍是很大的,假若有一个磁盘坏掉,则整个RAID 0将不能使用。
原理
==========================================================================================================================================循环
RAID 1(映像模式)
RAID 1中的每一个磁盘的容量相同时最佳,可是当磁盘容量不一样时,则以最小的磁盘为主。
RAID 1模式下,一份数据完整的备份到两个磁盘上,这样整个RAID的容量将会下降50%。
当数据大量写入RAID时,因为一份数据会屡次备份,所以写入的效率会变得很是差,优势在于当一块磁盘的数据坏掉以后,另外一块的备份数据会起做用,加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呢
==========================================================================================================================================
RAID 1+0
将RAID 0的高效性和RAID 1的安全性综合考虑就产生了RAID 1+0
如图:磁盘1和磁盘2组合成一组RAID 1,磁盘3和磁盘4也组合成一组RAID 1,最后这两组RAID 1组合成RAID 0,当200M数据写入RAID 1+0时,
RAID 0会将数据分红100M分别写进两个RAID 1中,又通过RAID 1使得每一个磁盘备份100M的数据。
这种模式不论数据读写速度和数据安全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
RAID 5
这种模式至少须要3个磁盘才能组成这样的磁盘阵列,这种模式和RAID 0相似,也是依次交错写入块,不一样的是每个循环写入过程当中会在不一样的磁盘写入一个检查数据(partity),它记录着其余磁盘的备份数据,当其中一个磁盘损坏时,能够根据这个检查数据进行恢复。
如上图所示,每个循环写入过程都会记录一个parity,而且在不一样的磁盘,同时因为parity的关系,RAID 5的容量是总磁盘数-1的容量,例如图中就是3-1=2的容量。
RAID 5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容许损坏的磁盘数仅为一个,若是损害的磁盘数大于等于2,则整个RAID失效。
这种模式下读取数据的能力很强,可是在写入数据方面,因为parity的关系,写入数据的时候会计算parity,所以写入数据的效能还另需讨论。
RAID 6和RAID 5的原理上相似,RAID 6增长两个磁盘做为parity的写入,所以RAID 6最多容许两个磁盘的损坏。
==========================================================================================================================================
常见的几种磁盘阵列模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