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概要设计作什么,怎么作

软件概要设计作什么,怎么作

1、软件设计通常流程:
一、先前的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已经搞清楚了 “要解决什么问题”,并输出了《软件须要说明书》。这时一切都是理想。
二、如今进入概要设计阶段,重点说清楚“整体实现方案”,肯定软件系统的整体布局,各个子模块的功能和模块间的关系,与外部系统的关系。有一些研究与论证性的内容。并输出《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这时一切都是概念。
三、最后进入详细设计阶段,重点说清楚“每一个模块怎么作”,是“程序”的蓝图,肯定每一个模块采用的算法、数据结构、接口的实现、属性、参数。并输出《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这时一切都是实现。java

2、《概要设计说明书》的通常结构:
一、总述:需求或目标(讲一下事情的起源)、环境、局限;
----主要交代背景与大环境。(非重点)
二、整体设计:从全局的角度说一下 整体结构、功能、处理流程、有哪些模块、模块间的关系;
----使读者有“全局”观,为下一步深刻各个模块作好准备。
三、外部接口:整体说明外部用户、软、硬件接口(可用资源);(这个接口不是java的interface) 。
----使读者了解能够利用的外部资源。
四、模块设计:每一个模块“作什么”、简要说明“怎么作”(输入、输出、处理逻辑、与其它模块或系统的接口),处在什么逻辑位置、物理位置; (重点)
五、数据结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存储在数据表中,仍是缓存中);
六、容灾设计:出错信息、出错处理; (可选)
七、监控设计:运行模块组合、控制、时间;(可选)
八、用户界面设计:(可选)
九、安全设计:(可选)
十、其它设计:(可选)
十一、制定规范(附录): 设计原则,代码规范、接口规约、命名规则。--是小组协同开发的基础算法

3、模块设计是重点,多说几句:
能够写如下内容:
一、模块描述:说明哪些模块实现了哪些功能;
二、模块层次结构:可使用某个视角的软件框架图来表达;
三、模块间的关系:模块间依赖关系的描述,通讯机制描述;
四、模块的核心接口:说明模块传递的信息、信息的结构;
五、处理方式设计:说一些知足功能和性能的算法;缓存

4、怎么使用概要设计:
一、用来评价整体设计的可行性。
二、用来检查设计的模块是否完整,保证每个功能都有对应的模块来实现。
三、用来评估开发工做量、指导开发计划(在不写详细设计的状况下)。安全

5、最后提醒:
一、概要设计阶段过于重视业务流程是个误区.
二、概要设计阶段过于重视细节实现是个误区.数据结构

转载自:http://elf8848.iteye.com/框架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