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职场后期:让工做来找你

原文连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875212815324587332%22%7D&n_type=0&p_from=1面试

2019年,产品经理的工做愈来愈难找了,这种现象并不会随着2019年的过去而过去,我相信2020 年的产品工做比如今会更加艰难。微信

产品新人找工做难,产品老人找工做更难,若是咱们还想要在产品行业走的更远,始终都没法回避找工做困难的问题。网络

但真正的困惑并非工做难找,而是咱们须要改变找工做的方式——从人找工做,转变为工做找人。职业规划

找工做难,招人更难spa

对于企业而言,产品经理一直都是极为重要的岗位,在互联网行业里,由产品驱动的公司占比超过 50%,头部企业更是超过80% 提倡产品思惟。设计

产品经理的重要性,在2019年的重要性不只没有下降,反而变得更加剧要。blog

资本寒冬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表面上是资金链健康度的问题,引伸一层思考,是增长了企业的试错 风险,减小了企业的尝试周期。游戏

这是什么意思呢?get

相对于招人带来的成本,招错人带来的损失更加让企业畏惧。博客

在资金充裕的时代,企业承认产品经理的市场价值,一些顶尖的产品人,拉高了企业对产品人的期 望,此时的资金可以支撑高频率的犯错尝试。

而在资本寒冬的如今,企业不得不重视产品经理的试错风险,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由产品经理任意尝试。

企业招聘产品经理的成本,并不仅是我的的薪资,而是一个团队的薪资,乃至市场的时间成本。

10人规模的团队,每月的成本大概在20万左右,这个团队所要作的事情都来自于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犯了错,意味着一个月20万的资金打了水漂。

若是是30人规模的团队,每月的成本在50万左右,一般会配置一位产品总监,也就意味着产品总监犯错,企业将每月支付50万的犯错成本。

不是企业不招产品经理,也不是企业削减了产品岗位的配置,而是没法承受招聘产品经理背后的风险。

互联网企业依然认为产品经理相当重要,好的产品离不开优秀的产品经理,这就陷入了两难的境界。

一方面,不敢招产品经理,一方面必须招好的产品经理。

对于如今的市场而言,不只仅是产品经理很难找工做,企业也很难招聘产品经理。

问题的关键点不在于企业,而在于产品人如何向企业表达本身的经验以及知识,如何向面试官证实 本身值得信任,如何向企业证实本身是优秀的产品人。

求职方式须要升级

在个人从业生涯里,参与过许屡次面试,也面试了不少人,我始终认为当下的求职方式其实并不适合产品经理。

这个岗位须要具有的知识面积,知识深度,远超其余岗位,但又极其缺乏证实方式。

没有可验证的代码,没有可判断的设计做品,甚至没有项目的运做数据,坦白来说,产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没有任何一种可提供的证实材料,用来证实本身的经验和知识。

有的产品数据很是可观,或者项目背景特别好,但在求职过程中,项目成功的功劳有多少属于应聘者?有多少属于产品经理?

2019年的几款现象级社交产品,马桶,多闪,聊天宝,飞聊,上线当日就达到了100万用户,这是产品经理的功劳吗? 又是哪一位产品经理的功劳?

如今的求职方式,由简历与面试构成,简历最多4页,能够承载6个左右的项目经历,面试时间则是 60分钟左右,大概只能不完整讲述其中的3个项目。

6个项目表明什么呢?普通的产品经理,不跳槽的状况下,2年经验就能经历6个项目,若是跳槽, 两年时间,甚至能够经历10个以上的项目。

项目:(1个项目并不等于1款产品)项目是指一个相对独立的需求模块,每一款产品都是由多个项目构成,有的公司能够将一条业务线定义为一个项目,而由的业务线自身就包含多个项目。以拼多多为例,其包含的每个小游戏都是独立的项目,而自身的电商系统也能够拆解为订 单系统,促销系统等多个子项目。

在我参与过的面试里,平均每次面试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然而我依然以为我仅仅只向面试官呈现 了小部分的知识储备,随着个人经验增加,可以被展现出来的知识占比愈来愈小。

而在我面试过的产品人里,我也认为对方有许多知识没能展现出来,因为一些客观缘由,我甚至没法提出问题引导他进行表达。

我一直认为,如今的求职方式并不适合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咱们为高级产品经理提供的展现时间与初级产品经理的展现时间相同,这会增长咱们的判断难度。

一方面,短期的局部展现没法让咱们判断应聘者足够优秀,另外一方面,也没法让咱们判断应聘者足够糟糕。

如何更新本身的求职方式,是每一位产品经理都须要面对的问题。

换位思考一下,你能想象,拥有10年经验的产品人,拿着4页的简历,在一小时的面试时间里展现本身长达10年的产品生涯。而且在这极短的时间里,须要向面试官准确的证实本身是优秀的产品人的难度吗?

经验越丰富的产品经理,面试难度越大,

由于经验太丰富了,对应的岗位要求也更复杂,其犯错的风险也更让企业难以承受。

让工做来找你

最适合资深产品经理的求职方式,是工做找人,也就是邀请入职的方式。

咱们的职场发展到后期,会出现两种大相径庭的可能性,一种是人找工做,另外一种是工做找人,也就是邀请入职。

人找工做是逆境,简历和面试并不足以凸显经验丰富的优点,而咱们的年龄,生活压力,市场竞争 环境,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逆境。

一些优秀的产品老人,不得不屈服于压力,进入一家本身并不看好的公司,作着本身不想作的事。 (真实状况即是如此)

我须要再向你强调,当经验足够丰富时,简历和面试都不能让老人脱颖而出。简历的篇幅只有4页,面试的时间只有60分钟,越丰富的经验,在简历和面试上,受到的约束越大。

工做找人,是一种顺境,资深产品经理足够优秀,会有企业主动抛出橄榄枝,发出意向邀约,而且这些邀请一般都是高级岗位,也是和资深产品经理匹配的岗位邀约。

这是一种持续发生的现象,在咱们找工做的时期,以及不找工做的时期,都有可能被邀请,而每一 次的邀请都给到从业人员一次选择的机会。

人找工做,工做找人,是产品生涯后期的两个极端,后者会让从业人员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而前者,从业人员则是被选择的一方,以及被议价的一方。

邀请入职的流程:交流预定:网络预定面谈时间和地点,多是公司,也多是咖啡厅交流时间:3小时起步(半天),交流愉快的状况下,会延长至8小时(一成天)交流的次数:双方意向明确的状况,交流1次,意向不明确,会交流3-5次,更多的次数也有可能。

只有少部分产品人才会接受到正式的邀请,而这种方式的入职也是突破35岁职业瓶颈的有效方式。

35岁确实是产品从业者的大关,盲目的乐观,也没法回避这个事实,但焦虑没有什么做用,尝试在35岁时,让本身处于被邀请的少数人,才是最好的作法。

构造你的“新简历”

让本身拥有被邀请的资格,是咱们为本身的职业规划作的一个铺垫,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给到企业 邀请你的理由,以及创建一个可以让企业邀请你的渠道。

你须要一份新的简历,一个属于你本身的公众号

2016年9月,我发布了本身的第一篇文章,截止到如今,一共写了有50多万字,在人人社区上的累积阅读量也超过了180万。

这让我认识了20位以上的CEO,50位以上高级岗位的优秀产品人,直接收到的“邀请入职”超过了30 次。

尽管最终都因我的缘由没能入职,但仍是很感谢你们的承认与邀请,这也给我打开了另外一扇求职的大门。

每一位产品经理都须要为本身准备一个公众号,就像PC时代的技术达人的博客,持续的向外界展现你的知识与经验,而且做为能触达你的联系渠道。

这是目前最好的一个能让咱们得到工做邀约的方式,在某些环节,公众号的意义远大于好的成绩以 及好的公司背景。

腾讯每一年都有部分高级产品经理带着本身的光环走向市场,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从腾讯走出来的产品经理都陷入了新的焦虑当中。所谓的“光环”,距离光源越近,越凸显,但当咱们离开光源之后,随着离开的时间越长,距 离光源的距离越长,其光芒就会逐渐下降。多年前的大厂经历,并不会带来多么巨大的加分,只有最近的经历才有足够的加分分值。

大公司和成功案例的光环会愈来愈弱,最关键的是,即便你拥有了成功的经验,可是没有人知道是你作的,更没有人可以联系到你。

这些资历只有在你找工做时,主动向面试官阐述,还要受到面试官的影响,从而大打折扣。

张小龙被封为产品之神,是由于微信成功了,而微信的名字和张小龙的名字连接上了,更重要的是,张小龙等同于微信的CEO,而不是产品经理。在真实的产品职场里,你发现有谁的名字和某个产品连接了吗?你知道淘宝的产品经理是谁吗?或者你知道QQ的产品经理是谁吗?

让工做来找你,让本身具有邀请入职的资格,就必须知足两个条件,让更多的人知晓你的产品方法,产品知识,与产品经验,以及一个能让企业联系到你的渠道。

而一个用来承载咱们知识经验的我的公众号,能很好的起到“新简历”的做用,每一次的文章分享,都是向外界传递咱们的价值,也都是在向潜在的招聘企业,传达本身的存在。

每一位产品人,都会走向产品后期,咱们终究会从1年经验成长为3年经验,5年经验乃至10年经验,因此,如今就开始构建你的新简历吧。

为了在本身足够优秀时,能收到入职邀请,也为了能让优秀的团队,找到优秀的本身。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