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这里是「 从零开始学 Web 系列教程 」,并在下列地址同步更新......前端
- github:https://github.com/Daotin/Web
- 微信公众号:Web前端之巅
- 博客园:http://www.cnblogs.com/lvonve/
- CSDN:https://blog.csdn.net/lvonve/
在这里我会从 Web 前端零基础开始,一步步学习 Web 相关的知识点,期间也会分享一些好玩的项目。如今就让咱们一块儿进入 Web 前端学习的冒险之旅吧!git
Promise是一个对象,表明了将来某个将要发生的事件(,这个事件一般是一个异步操做)es6
有了Promise对象, 能够将异步操做以同步的流程表达出来, 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俗称'回调地狱')。github
ES6的Promise是一个构造函数, 用来生成promise实例。ajax
pending
: 初始化状态fullfilled
: 成功状态rejected
: 失败状态一、建立一个promise实例对象,参数是一个匿名函数,这个匿名函数有两个参数,resolve和reject,编程
二、每个参数都是一个回调函数。而后,函数体中通常执行的是异步操做,好比发起Ajax请求,或者开启定时器等。json
三、异步操做成功时,调用resolve回调函数,异步操做失败时,调用reject回调函数。数组
四、在初始化Promise实例对象的时候,Promise的状态为pending;在调用resolve回调函数的时候,Promise的状态为fullfilled,表示成功状态;在调用reject回调函数的时候,Promise的状态为rejected,表示失败状态;promise
五、 Promise的实例对象有一个方法then,参数为两个匿名函数,第一个匿名函数处理Promise的状态为fullfilled的状况;第二个匿名函数处理Promise的状态为rejected的状况;微信
六、上面说到,在异步操做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会调用resolve和reject函数,在这两个回调函数中能够传入参数,这个参数能够直接带入到then中两个匿名函数的参数中使用。好比获取到ajax的数据,能够将获取的数做为参数传入resolve的参数中,而后会自动将这个参数传入then的第一个匿名函数中,reject也同样。
用图示的方法表示:
示例: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111); // 执行异步操做 setTimeout(() => { console.log(222); // 执行异步操做成功,此时修改promise的状态fullfilled resolve("success!"); // 执行异步操做成功,此时修改promise的状态rejected reject("failed!"); }, 2000); }); promise.then((data) => { // promise的状态fullfilled的操做 console.log("成功", data); }, () => { // promise的状态rejected的操做 console.log("失败", data); });
注意:当执行到resolve("success!");修改promise的状态fullfilled的时候,后面的reject("failed!");不会执行。也就不会打印console.log("失败");的语句。
promise案例:获取新闻内容和评论内容
// 定义一个请求news的方法 function getNews(url) { //建立一个promise对象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初始化promise状态为pending //启动异步任务,发起Ajax请求 //1.建立一个 XMLHttpRequest 类型的对象 let 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 4. 指定 xhr 状态变化事件处理函数 request.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request.readyState === 4) { if (request.status === 200) { let news = request.response; resolve(news); } else { reject('请求失败了...'); } } }; request.responseType = 'json'; //设置返回的数据类型 // 2. 打开与一个网址之间的链接 request.open("GET", url); //规定请求的方法,建立连接 // 3. 经过连接发送一次请求 request.send(); //发送 }) // 只有将promise返回,才能够调用then方法 return promise; }; // 调用getNews,获取新闻内容,其中一个字节为评论内容的地址 getNews('http://localhost:3000/news?id=2') .then((news) => { // 获取到新闻内容 console.log(news); // document.write(JSON.stringify(news)); // 获取新闻内容中的评论地址 console.log('http://localhost:3000' + news.commentsUrl); // 递归获取新闻评论内容,而且返回promise对象,以便链式then方法。 return getNews('http://localhost:3000' + news.commentsUrl); }, (error) => { alert(error); }) .then((comments) => { // then方法能够链式编程 console.log(comments); // 把新闻的评论部分已json的格式打印出来显示 document.write('<br><br><br><br><br>' + JSON.stringify(comments)); }, (error) => { alert(error); });
ES5 的对象属性名都是字符串,这容易形成属性名的冲突。好比,你使用了一个他人提供的对象,但又想为这个对象添加新的方法(mixin 模式),新方法的名字就有可能与现有方法产生冲突。若是有一种机制,保证每一个属性的名字都是独一无二的就行了,这样就从根本上防止属性名的冲突。这就是 ES6 引入Symbol的缘由。
一、Symbol属性对应的值是惟一的,解决命名冲突问题
Symbol 是一种新的数据类型,跟 String,Number,Object,Boolean,null,undefined 并列。
Symbol 值经过Symbol
函数生成。这就是说,对象的属性名如今能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来就有的字符串,另外一种就是新增的 Symbol 类型。凡是属性名属于 Symbol 类型,就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保证不会与其余属性名产生冲突。
let s = Symbol(); typeof s; // symbol
上面代码中,变量s
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值。typeof
运算符的结果,代表变量s
是 Symbol 数据类型,而不是字符串之类的其余类型。
注意,
Symbol
函数前不能使用new
命令,不然会报错。这是由于生成的 Symbol 是一个原始类型的值,不是对象。也就是说,因为 Symbol 值不是对象,因此不能添加属性。基本上,它是一种相似于字符串的数据类型。
Symbol
函数能够接受一个字符串做为参数,表示对 Symbol 实例的描述,主要是为了在控制台显示,或者转为字符串时,比较容易区分。
let s1 = Symbol('foo'); let s2 = Symbol('bar'); s1 // Symbol(foo) s2 // Symbol(bar) s1.toString() // "Symbol(foo)" s2.toString() // "Symbol(bar)"
上面代码中,s1
和s2
是两个 Symbol 值。若是不加参数,它们在控制台的输出都是Symbol()
,不利于区分。有了参数之后,就等于为它们加上了描述,输出的时候就可以分清,究竟是哪个值。
二、Symbol值不能与其余数据进行计算,包括同字符串拼串
let sym = Symbol('My symbol'); "your symbol is " + sym // TypeError: can't convert symbol to string `your symbol is ${sym}` // TypeError: can't convert symbol to string
三、做为属性名的 Symbol
因为每个 Symbol 值都是不相等的,这意味着 Symbol 值能够做为标识符,用于对象的属性名,就能保证不会出现同名的属性。这对于一个对象由多个模块构成的状况很是有用,能防止某一个键被不当心改写或覆盖。
let mySymbol = Symbol(); // 第一种写法 let a = {}; a[mySymbol] = 'Hello!'; // 第二种写法 let a = { [mySymbol]: 'Hello!' }; // 第三种写法 let a = {}; Object.defineProperty(a, mySymbol, { value: 'Hello!' }); // 以上写法都获得一样结果 a[mySymbol] // "Hello!"
注意,Symbol 值做为对象属性名时,不能用点运算符。
a.mySymbol = 'Hello!';
四、for in, for of遍历时不会遍历symbol属性
let obj = { username: 'Daotin', age: 18 }; obj[symbol] = 'hello'; obj[symbol] = 'symbol'; console.log(obj); for (let i in obj) { console.log(i); }
五、内置的 Symbol 值
除了定义本身使用的 Symbol 值之外,ES6 还提供了 11 个内置的 Symbol 值,指向语言内部使用的方法。
六、Symbol.hasInstance
对象的Symbol.hasInstance
属性,指向一个内部方法。当其余对象使用instanceof
运算符,判断是否为该对象的实例时,会调用这个方法。好比,foo instanceof Foo
在语言内部,实际调用的是Foo[Symbol.hasInstance](foo)
。
七、Symbol.iterator
对象的Symbol.iterator
属性,指向该对象的默认遍历器方法。
Iterator 是迭代器(遍历器)的意思。
JavaScript 原有的表示“集合”的数据结构,主要是数组(Array
)和对象(Object
),ES6 又添加了Map
和Set
。这样就有了四种数据集合,用户还能够组合使用它们,定义本身的数据结构,好比数组的成员是Map
,Map
的成员是对象。这样就须要一种统一的接口机制,来处理全部不一样的数据结构。
遍历器(Iterator)就是这样一种机制。它是一种接口,为各类不一样的数据结构提供统一的访问机制。任何数据结构只要部署 Iterator 接口,就能够完成遍历操做(即依次处理该数据结构的全部成员)。
Iterator 的做用:
for...of
循环,Iterator 接口主要供for...of
消费。Iterator 的遍历过程:
(1)建立一个指针对象,指向当前数据结构的起始位置。也就是说,遍历器对象本质上,就是一个指针对象。
(2)第一次调用指针对象的next方法,能够将指针指向数据结构的第一个成员。
(3)第二次调用指针对象的next方法,指针就指向数据结构的第二个成员。
(4)不断调用指针对象的next方法,直到它指向数据结构的结束位置。
每一次调用next方法,都会返回数据结构的当前成员的信息。具体来讲,就是返回一个包含value和done两个属性的对象。其中,value属性是当前成员的值,done属性是一个布尔值,表示遍历是否结束。
下面是一个模拟next
方法返回值的例子。
var it = makeIterator(['a', 'b']); it.next() // { value: "a", done: false } it.next() // { value: "b", done: false } it.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function makeIterator(array) { var nextIndex = 0; return { next: function() { return nextIndex < array.length ? {value: array[nextIndex++], done: false}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 }
对于遍历器对象来讲,done: false
和value: undefined
属性都是能够省略的,所以上面的makeIterator
函数能够简写成下面的形式。
function makeIterator(array) { var nextIndex = 0; return { next: function() { return nextIndex < array.length ? {value: array[nextIndex++]} : {done: true}; } }; }
ES6 规定,默认的 Iterator 接口部署在数据结构的Symbol.iterator
属性,或者说,一个数据结构只要具备Symbol.iterator
属性,就能够认为是“可遍历的”(iterable)。
Symbol.iterator
属性自己是一个函数,就是当前数据结构默认的遍历器生成函数。执行这个函数,就会返回一个遍历器。至于属性名Symbol.iterator
,它是一个表达式,返回Symbol
对象的iterator
属性,这是一个预约义好的、类型为 Symbol 的特殊值,因此要放在方括号内.
const obj = { [Symbol.iterator] : function () { return { next: function () { return { value: 1, done: true }; } }; } };
上面代码中,对象obj
是可遍历的(iterable),由于具备Symbol.iterator
属性。执行这个属性,会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该对象的根本特征就是具备next
方法。每次调用next
方法,都会返回一个表明当前成员的信息对象,具备value
和done
两个属性。
ES6 的有些数据结构原生具有 Iterator 接口(好比数组),即不用任何处理,就能够被for...of
循环遍历。缘由在于,这些数据结构原生部署了Symbol.iterator
属性(详见下文),另一些数据结构没有(好比对象)。凡是部署了Symbol.iterator
属性的数据结构,就称为部署了遍历器接口。调用这个接口,就会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
原生具有 Iterator 接口的数据结构以下。
下面的例子是数组的Symbol.iterator
属性。
let arr = ['a', 'b', 'c']; let iter = arr[Symbol.iterator](); iter.next() // { value: 'a', done: false } iter.next() // { value: 'b', done: false } iter.next() // { value: 'c', done: false } iter.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上面代码中,变量arr
是一个数组,原生就具备遍历器接口,部署在arr
的Symbol.iterator
属性上面。因此,调用这个属性,就获得遍历器对象。
对于原生部署 Iterator 接口的数据结构,不用本身写遍历器生成函数,for...of
循环会自动遍历它们。除此以外,其余数据结构(主要是对象)的 Iterator 接口,都须要本身在Symbol.iterator
属性上面部署,这样才会被for...of
循环遍历。
一个对象若是要具有可被for...of
循环调用的 Iterator 接口,就必须在Symbol.iterator
的属性上部署遍历器生成方法(原型链上的对象具备该方法也可)。
let arr1 = [1, 2, 3, 4, 5]; let [value1, ...arr2] = arr1;
for..of..遍历
// 原生测试 数组 let arr3 = [1, 2, 'kobe', true]; for (let i of arr3) { console.log(i); } // 字符串 string let str = 'abcdefg'; for (let item of str) { console.log(i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