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话题比较大,敏捷方式呢见仁见智,一千我的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这里只说咱们的方式,若有雷同,说明咱们是同道中人,江湖之大,请珍重。工具
敏捷 是一种项目管理方式,而不是一种工具。测试
不少同窗说,咱们如今已经很敏捷了,咱们在用 TAPD,咱们在用 Teambtion。我要说的是 TAPD、Teambition 等只是一种工具,是实现敏捷管理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敏捷自己。优化
用户故事 不是另一种写需求的方式,设计
故事是用来 讲的,不是用来写的,blog
主要是为了 创建共识 机制。项目管理
用户故事 也不是需求,开发
是关于问题解决 方案的讨论,文档
公司的问题、客户的问题、用户的问题产品
目的是对要开发的功能 达成共识。it
用下边这张图来解释,最合适不过了。
下边这张图,是咱们目前达成共识的一个敏捷流程。
MVP 是指能够产生预期成果的 最小可行产品。
MVP 通常都是新的产品为了快速验证市场的可行性,而发布的最小可行产品。
但大部分公司都是在已有的产品上进行功能迭代,咱们把这种功能迭代叫作最小可行方案。
最小可行方案 是指能够产生预期成果的 最小可发布方案。
最小可行方案,也是咱们在拆分版本迭代任务时,须要考虑的点。如下两种图能够解释什么是 最小不可行方案 和 什么是 最小可行方案 :
图1-最小 不可行 方案
图2- 最小 可行 方案
地图 通常的做用有两个:寻找路径,了解全貌。
寻找路径
咱们通常想要去一个地方,如今都会使用电子地图,输入起点和终点,APP会自动帮你规划出路径。
之前使用纸质地图的时候,也是在地图上要起点和终点,而后本身谋划一下路径。
这个应该是咱们比较经常使用的功能了。
了解全貌
上学那会儿,地理课老师用世界地图也好,中国地图也好,来给咱们讲解几大洲几大洋,地质状况等等。
咱们在知道了地球是圆的基础上,还知道了中国就是雄鸡,意大利是靴子……
这就是了解全貌。
同理,用户故事地图也起到一样的做用。
用户故事地图主要起到两个做用。
一个是找到整个产品的主干,也就是路径。
一个就是了解整个产品的全貌
OKR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状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英特尔公司发明。
OKR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表明你到底要去哪里,而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具体在哪里。
话说,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树洞。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忽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飞快地爬上一颗大树。兔子在树枝上没站稳,掉下来砸晕了正在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逃脱了。
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
有人说:兔子不会爬树。
有人说: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这些都是好问题,可是有没有人注意到:土拨鼠那里去了?
对,土拨鼠才是目标。
下图两张图是咱们在使用 OKR ,结合用户故事地图,在敏捷方式中的一种运用。
下图是咱们借助看板工具 Teambition的栏目流程。
以上就是咱们的敏捷方式,咱们也在不断升级迭代中。 若是你是同道中人,留言写下的方式或指出咱们可优化的地方,你们共同交流,一同进步。
最后推荐一本书:《用户故事地图》,咱们的敏捷方式理论支撑出处。
请关注公众号:白胡子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