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做业——软件产品案例分析

1、调研,评测

1.评测

1.1 上手体验

web端:前端

浏览器:Safari 11ios

百度搜索华为云,进入的页面,发现华为云有好多好多内容,找了好一会才找到咱们要测评的软件开发云,有点难找啊😕。注册登陆后,进入首页以为有一种眼前一新的感受,UI很好看,清新的画风。相较于github、码云等传统码农画风,颜值蛮高的~(看脸)代码管理、团队协做的功能看起来蛮全的,相较于GitHub全英文界面的难啃,华为云中文界面仍是很友好的~初步感受还不错~git

iOS移动端:程序员

版本: DevCloud 3.3.8github

初次登陆,首先看到的仍是UI,移动端与web端的UI有相呼应的地方,这种小细节仍是蛮不错的感受~移动端的功能看起来相对简单一些,大概是查看、建立任务为主的功能。因为功能相对简单,因此整个UI的感受就是简洁清新的,相对有点空白(多是没有任务的缘由web

1.2 软件的bug

1.2.1 Web端

一、 界面跳转问题数据库

内容 具体描述
运行环境 macOS High Sierra
浏览器 Safari 11
页面 个人项目【具体项目管理界面】
操做 点击左边导航栏不一样选项
现象 点击不一样选项加载出来的页面UI不一致,且排版会出错,甚至会出现返回错误参数的问题

最开始界面:后端

点击左侧导航栏【构建】,整个页面空白开始加载(最开始我觉得本身点错了???不该该只是加载右侧部份内容吗???),而后出现如下界面:浏览器

点击【代码】,还会出现排版出错的问题(其实不止这个界面会这样子,好几个界面都会这样子😓)
安全

二、 界面显示问题

内容 具体描述
运行环境 macOS High Sierra
浏览器 Safari 11
页面 个人项目【具体项目管理界面】
操做 点击左边导航栏的【发布】按钮
现象 显示一张不彻底的各仓库关系图

开发者好心给咱们提供了一张各个仓库的关系图,图文并茂,很好理解,but!显示不彻底啊!(这就很尴尬了🤦‍♀️

我没法左右拖动界面orz

三、从新登陆问题

内容 具体描述
运行环境 macOS High Sierra
浏览器 Safari 11
页面 首页
操做 长时间未操做,从新登陆
现象 首页加载不彻底

长时间未操做,从新登陆,为了考虑代码安全仍是很是nice的操做,可是从新登录之后就一点都不nice啊。我最初觉得是本身网络的问题,换了个网络仍是这样子,而后所有关闭相关页面,从新登陆才能加载出正常界面orz。

红色框和箭头指的方向(即个人项目如下的部分)都没法正常加载

我猜想产品组没有发现这些bug的缘由:
在最开始使用这个网站的时候,印象中有提示用某一浏览器(如今忘了,也找不到了)的体验效果更棒!我找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前端界面显示的部分,可能产品组的前端人员比较专一于适配那个浏览器的前端开发?(也许用它安利的那个浏览器就没有这些问题了。)可是,我不可能由于他去从新下载一个浏览器呀😂(在我没有非用它不可的状况下)

1.2.2 iOS端

一、新建工做项缺乏部分类型

内容 具体描述
运行环境 iOS 11
版本 V3.3.8
页面 新建工做项
操做 新建工做项【选择类型】
现象 缺乏Task类型

工做项查看界面:含有Task类型

新建工做项【选择类型】界面:没有Task这个类型选项

二、界面布局不合理,形成误导

内容 具体描述
运行环境 iOS 11
版本 V3.3.8
页面 意见反馈
操做 点击【附件】
现象 没有反应

其实这个不太算是一个bug,只是我以为他不太友好的一个操做。在乎见反馈,添加附件这部分,能够发送语音或者照片,这仍是不错的。可是个人第一反应是直接点附件,想看看能够如何添加附件,可是点了好几回没反应???而后发现隔了一大片空白,在界面的最底部有一个发送语音和照片的对话框??最开始我真的没有发现啊🤦‍♀️我以为设计成:点击附件,底部的输入栏弹到上面,这样子友好一些?

我猜想产品组没有发现这些bug的缘由:
我猜可能产品组仍是比较专一于web端的开发,毕竟web端确实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并且感受web端还有些不成熟,因此做为辅助的移动端可能一些bug仍是没有重视到???

1.3 假设大家团队须要开发这套系统,须要注意哪些方面(架构、部署运维、微服务等)。

  • 首先我认为,这是一个功能相对较复杂的产品,包含代码管理、团队协做等功能,因此应该注意各个功能之间的协调合做,保证各个板块可以很好连接,保持一致性,也体现出各版块独特的功能性。因此在架构方面就要作好,要有全局观,将各个功能和谐统一块儿来。
  • 代码管理是这个产品的主要功能,随着用户量的增长,存储的代码量也会增长,因此后期的维护也是颇有必要的,要实时关注该产品会不会由于后台数据增长而致使系统运行出现问题。

2.采访

  • 采访对象使用产品照片:
  • 采访对象背景和需求:

    某计算机专业大三同窗,使用过teambition团队协做app,有一些团队开发的经验。

  • 采访过程:

    Q:在使用华为云的过程当中,你的问题解决了吗?

    A:在代码管理方面基本解决了吧。

    Q:软件在数据量/界面/功能/准确度上各有什么优缺点?

    A:界面挺好看的~数据量方面,由于我没有放很大的代码量进去试,因此暂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大部分功能运行起来感受还能够,可是某些功能存在一些运行速度较慢的问题,要加载好久。

    Q:用户体验方面有问题么?

    A:web端的用户体验相对来讲比较好,功能什么的仍是蛮齐全的,有代码广场共享安利的地方,也有一些代码规则能自动帮你检查代码,也能够自定义代码规则,这点满人性化的~移动端相比之下就显得比较简陋一些,团队协做的功能也没有teambition完善齐全,可能产品组的重点不在于此吧~

    Q:对产品有什么改进意见?

    A:看起来仍是一个不是很是成熟的产品,相较于码云等产品,因此期待产品组更好的完善这款产品,能够成为此类产品的备选软件。移动端也但愿可以更加完善一些~还有某些功能加载过慢的问题,这个bug不该该有啊!

  • 结论:通常

2、分析

1.产品开发分析

  • 开发团队背景:团队人数6人左右,计算机大学毕业生,并有专业UI支持
  • 预测开发时间:2个月左右吧。有专业UI支持的话前期工做进度应该会快一些,计算机专业毕业也有必定的开发经验,全职作这个产品的话两个月应该能作出来。
  • 该产品的优劣(同相似产品比较):

    优点

    1. UI比较好看~
    2. 同时具备web端和移动端,虽然移动端功能较简单,可是仍是可以知足实时关注项目开发进展~
    3. 相比github等国外的网站,中文界面较友好~操做也有很贴心的提示,上手较快~

    劣势

    1. 功能虽然齐全,可是使用起来有些功能仍是不够完善。
    2. web端界面的适配性不够好,不能适配各类浏览器~
    3. 运行速度还有待提高~(有时候真的很卡啊
    4. 每次登陆都要选择地区,没有地区记忆的功能,感受很不友好啊

2.功能逻辑框图

注:

模块重要度由重到轻:红旗→蓝旗→绿旗

完成度由高到低:绿色→蓝色→红色

3.评分

  • 用户体验方面:6分
  • UI界面美观度:9分
  • 核心功能:6分

注:满分10分

3、建议和规划

  • 若是你是项目经理,如何提升从而在竞争中胜出?

    首先要完善已有的web端和移动端中的bug:提升web端的运行速度,尽可能作到适配各个浏览器,增强核心功能如代码管理、团队协做等的竞争力,提升用户体验。完善移动端的功能,让移动端发挥起它的做用,让用户以为移动端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总而言之就是,减小bug,提升运行速度,完善功能,加强核心功能。

  • 目前市场上有什么样的产品了?

    github、码云

  • 你要设计什么样的功能?

    我想开发出一个电脑桌面端

  • 为什么要作这个功能,而不是其余功能?

    做为一个办公软件来讲,开发团队天天都会使用到这个产品,若是有一个电脑桌面端,那么无疑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效率,也会更受青睐。

  • 你的创新在哪里?

    据我了解,在目前的相似产品中除了github有电脑桌面端的软件,其余国内的中文网站好像都没有这方面的软件,因此是一个新的市场。并且github的英文界面,让国内的程序员,特别是刚起步的新手来讲,,应用起来都是比较生疏难懂的。

  • 若是你来领导这个团队,会有什么不同?

    我会注重美工,界面清晰易懂,让新手上手快,努力作到傻瓜式操做,这样子会一会儿打开受众面,不用让用户去百度或者Google教程或者解决不少莫名其妙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作好核心功能:代码管理、代码检测、团队管理等,提升核心竞争力。

  • 若是你的团队有5我的, 4个月的时间,你做为项目经理,应该如何配置角色(开发,测试,美工等等)?

    开发桌面客户端的难度仍是比较大的,5我的的人手相对来讲是比较不够的,因此角色配置以下:
    前端 3人;后端兼任测试工做 2人;美工人手不够啊,并且不必定是专业的,因此美工选择找专业的设计外包公司(不用考虑成本的话

  • 描述你的团队在16 周期间每周都要作什么,才能在第16周如期发布软件,大小里程碑绩点设定。

    时间 开发任务
    第1周 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制定需求规格说明书
    第2~3周 UI设计;制定代码规范;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
    第4~10周 开发人员先后端同时进行开发,主要实现核心功能
    第11周 完成α版本,经过内测发现bug
    第12~15周 解决以前内测发现的bug,并完善产品功能
    第16周 发布产品,接受用户反馈,及时维护
  • 项目发布后,有没有考虑过项目该怎么部署才能知足需求。

    尽可能适配市面上各类电脑系统,可是与此同时开发难度就增大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