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做业——我的做业——软件产品案例分析

1、调研、评测

1.上手体验

软件的总体界面风格仍是很干净简洁的,底下分为“附近”、“聊天”、“K歌”、“发现”、“我”五个部分,点击分别切换到不一样模块。html

“附近”主要是附近的人和动态,能够本身发动态,进行点赞和评论,能够查看我的信息进行聊天和关注。这个的主要做用就是社交,能够和陌生人互动,从动态上看,有不少的人会在上面发动态,内容无非就是一些他们在KTV时的照片和视频,交流很少的样子。浏览器

“聊天”就主要是显示消息、约唱和K米客服。对想约唱的人来讲这里也许比较方便,可是也有问题,会有多少人日常就一直开着K米呢?更多的人会经过其余社交平台吧。陌生人之间的约唱彷佛也很少。微信



“K歌”是最主要的界面,扫码链接后进入包厢,可使用遥控进行控制,遥控除了基本的功能还能够叫服务员、控制灯光音效,打开评分开关和录像,使用起来很方便。每个链接的人均可以控制,就是在人多的时候同时控制会有点混乱。在包厢界面能够看别人的直播、发评论,另外还有图片MV、模仿秀等功能,在K歌时能够多一些花样。值得一提的是手机能够上传歌曲,这样就可以唱那些曲库里没有的冷门歌曲。网络



“发现”就是显示活动、热门话题和预约KTV,还有周魅力榜、贡献榜等。话题主要就是晒照,魅力榜、贡献榜主要根据收到和送出的礼物来排列,能够查看人气。app

“我”里面是我的信息、个人做品订单、红包等,下面还有一个“K米盒子”,在KTV里没有链接上,后来才知道是家用的K米点歌机框架



说了一大堆,总之,对于本人这样的对KTV毫无兴趣的人来讲,这款APP的功能仍是比较全面的,使用起来也挺方便的,可以知足KTV的基本要求。除了KTV之外,还有一点社交的功能,不过K米的社交性较通常,我以为对于KTV这种依赖场地的间歇性娱乐活动也许并不须要专门的社交平台,毕竟大多数人都只会在KTV现场才会打开K米,其余时候用的都是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交平台。而像唱吧之类的与K米定位不一样,他们主要是依赖于网络平台(唱吧虽然也有麦颂KTV能够订房,但这是专属的连锁店,只有少数地方有),用户能够本身录音上传,自由度高,另外活动也比较多样,用户粘性较高,会在闲暇时主动使用唱吧,在社交这点上比K米强。测试

2.bug和不足

下面来讲说咱们在使用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此次并无找到什么严重的bug。现场因为WiFi信号不太好,有些问题如未响应、加载失败、搜索不到也许只是网络问题。如下是在安卓端出现的:编码

(1)多余的叉按钮
在一些界面好比“模仿秀”,“个人订单”,在用户点击进入里面再返回时就会出现,这自己并不算bug,也并不影响使用。叉按钮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直接返回主界面,但放在这里就与旁边的“<”按钮做用同样了,显得多余,应该要把它放在最里面的界面。.net

(2)界面重复加载
在“个人红包”里,若是点击“查看可用优惠券>”,会出现“查看过时优惠券>”,继续点击,又会出现“查看可用优惠券”,重复点击屡次后再返回,会发现界面要在这两个之间切换了好几回以后才返回主界面,相似于浏览器。这个也不会影响正常使用,点击叉按钮就能直接退出。(固然也不会有谁会那么无聊一直点吧...)设计

(3)注册时的错误
缘由不明

(4)一点小瑕疵
输入框与输入法界面切合不太好



此外,我对与遥控里的音效不太懂,点击切换音效后屏幕上只显示一个相似emoji表情的图案,没有提示是什么音效,现场也没有听出区别。
还有做品的下载,做品栏里面有下载录像,里面有正在下载列表,点击做品进去会自动播放,可是找不到下载按钮。别人的做品点进去加载不出来。
以及emoji表情在屏幕上显示不出来。

3.采访

因为身边彷佛没有常常去KTV唱歌的,我就简单地采访了一个喜欢唱歌,偶尔会去KTV也曾经用过K米的同窗。采访中只是简单的询问了一些使用时的经历以及感觉,并无太过深刻。

(1)对象背景、需求
大学生,喜欢唱歌,放假时偶尔会去一下KTV。需求:基本的KTV功能便可。

(2)体验过程
使用K米扫码链接KTV点歌,用过遥控进行控制,并试过录音、开启直播,不过并无保存,看过别人的直播。

(3)评价
整体上还不错,使用起来挺快捷的。
界面:对界面不太在意,这个app的界面挺干净整洁的,简单易用
功能:基本的功能都有,还能够录音、发动态、看直播,很好
优势:操做便捷,功能较多
缺点:使用过程当中有时会自动切歌,有些歌曲的版本与指望的不太同样

(4)改进意见
但愿能有更多的改进,提升用户体验

(5)结论
推荐
理由:这款app从功能和使用上来讲都还不错,对于通常的用户来讲可以知足要求,上手简单,使用方便。


2、分析

1.项目估计

假设:团队人数6人左右,计算机大学毕业生,并有专业UI 支持
优点:软件与硬件衔接较好,有平台支持,便于结合硬件实现新功能
劣势:对比同类产品,K米的社交功能不太完善,主要功能局限在预约KTV和K歌自己
项目实现估计:

内容 时间 (周)
讨论设计原型、需求分析 2
完成需求说明书、代码分工、肯定规范、设计UI 4
搭建框架,第一阶段编码,实现基本功能 4
测试,修改UI,增长功能 3
发布alpha版,进行实际测试 2
继续改进,修复bug,美化界面、进行调试,最后发布beta版 4

预计要大约19周

2.逻辑功能框图

模块 重要度 完成度 出发点 效果
附近 1 2 与附近的人进行互动 互动性通常
聊天 1 2 与好友聊天,进行约唱,沟通客服 中规中矩
K歌 3 3 核心功能,K歌 用户体验不错
发现 2 2 预约KTV,显示活动、话题 通常
3 2 显示我的信息 较为完善

注:重要度和完成度都为3分,标准以下

分数 重要度 完成度
1 附加功能 功能有缺陷
2 次要功能 基本实现,能正常使用
3 核心功能 功能完善度高
3.打分

满分为10分,下面为三个方面打分
用户体验:8
UI界面美观度:8
核心功能:8.5


3、建议和规划

1.若是你是项目经理,如何提升从而在竞争中胜出?

若是我是项目经理,我会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产品的基础功能的完善上。毕竟做为一款KTV软件,最重要且最核心的就是K歌,包括链接方式、操做难易,界面设计等方面。先把这方面作好了提升用户体验再来考虑其余的附加特点功能,例如社交,录歌、K歌比拼等,突出本身的特点,结合适当的推广和良好的口碑提升竞争力。

2.目前市场上有什么样的产品了?

目前市面上的K歌app比较多,大多数都是手机K歌平台的形式,像唱吧、全民K歌,这些app主要依赖网络平台,采用用户录音上传的形式,并有各类直播、活动,社交功能上比K米要强,使用上也更灵活。而K米这类主要是结合硬件的好比欢乐KTV、一块儿唱,在应用场景上较单一,但结合硬件设施其娱乐性比前一类强。

3.你要设计什么样的功能?

K歌接龙

4.为什么要作这个功能,而不是其余功能?

日常的K歌都是一首歌由一两我的一唱到底,其余人在旁边默默听着,加入这个功能可以调动现场的气氛,增长人们的互动。能够识别出每一个人唱的部分,对其进行比较评分,也能够结合一些小游戏在唱歌的同时进行互动,使K歌的过程更加有趣。

5.为何用户会用你的产品/功能?

相比其余的K歌,这个功能更有可玩性,更有趣。

6.你的创新在哪里?能够用 NABCD 分析。

N:用户想增长K歌的趣味性,增强互动
A:进行K歌接龙,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
B:调动现场气氛,增长趣味性
C:实现比较简单,还能够结合小游戏实现新的花样,加强耐玩性
D:结合软件和KTV场所进行推广

7.若是你来领导这个团队,会有什么不同?

我会更多的结合用户的实际体验来进行开发,多从用户的角度进行考虑

8.若是你的团队有5我的, 4个月的时间,你做为项目经理,应该如何配置角色(开发,测试,美工等等)?

根据每一个人最擅长的方面进行分工

9.描述你的团队在16 周期间每周都要作什么,才能在第16周如期发布软件,大小里程碑绩点设定。

时间 内容
一、2周 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原型
三、4周 修改原型、设计功能模块
5~7周 肯定规范、代码分工、搭建框架
8~10周 第一阶段编码
11周 发布alpha版,进行测试,收集bug和反馈信息
12~14周 修复bug,美化UI,增长功能
15周 调试软件
16周 发布软件

10.做为用户,你或大家最喜欢K米中的什么功能?(列表123,最多选择三种,说明理由) 你或大家可能会为哪些功能付费?(说明理由)

1.我最喜欢的功能是手机传歌。理由是一首歌常常会有不少版本,例如现场版、不一样人的翻唱版等,在使用过程当中咱们曾经碰见过点完歌,等前奏结束后刚开口要唱时,前奏却还在放,过了很久才开始,节奏与日常听到的不太同样,体验效果很很差。而手机传歌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还能上传曲库里没有的冷门歌曲,这样用户就不用一首一首的搜索,直接把手机里喜欢的歌上传就好了。 2.其次是K米盒子。理由是经过K米盒子能够在家里与朋友们进行K歌娱乐,不用局限在KTV场所,扩展了app的实用性。 至于付费功能,K米除了基本的预约KTV、超市订单之外,剩下的只有K币充值和发送表情礼物,对此我并无多少付费的意向。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