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工程师的价值如何最大化 - Scott 亲笔信

1554695865904-7cbbf432-4e06-47a5-bc69-5b097e9c7639.png

全部认识 Scott 和不曾结识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 Scott,此次咱们以小菜前端成长过程做为话题引子,来对前端工程师及团队,进行一个系统性全方位的整理和总结,与你们共同探讨前端的当下与将来。前端

[恼人的职业思考/新人成长/技术栈规划/框架设计/技术驱动/技术管理/团队建设]...Scott 近年面试/线下线上技术分享,遇到太多前端同窗,受限于团队/我的缘由、职业成长、技术方向,甚至家庭等缘由,在理想国与现实之间,在放弃与坚守之间,摇摆不停,心酸硬扛。Scott 带领小菜前端的 2 年来,从产品、业务、技术、团队成长甚至影响力上都取得很大的进展,因而计划以小菜为蓝图,来撰写一些公益和商业化的文章,帮助你们理清前路,规划更清晰的职业路线,你们能够加我微信 codingdream,有更多的看见与听见。git

当下前端发展愈来愈迅速,那么对于咱们及团队来讲,要怎样适应这场浪潮,如何自我规划自我实现,如何在个体和集体之间寻找最佳路径并把工程师的价值最大化,进而带来更大的职场收获和技术成长,如何带领团队突围。看到如此多我的和团队依然在这些问题中迷失,怎么快速自我突破,如何定义前端团队的 What/Why/How 就是 Scott 此次启动这封亲笔信的原动力。github

在小菜,咱们把前端我的和团队遇到的全部问题进行枚举,整理后主要有这几个话题:职业思考、新人成长、技术栈规划、框架设计、技术驱动、技术管理、团队建设。面试

基于小菜过往 4 年的沉淀,咱们把这些话题分别进行了总结并放到了小册里。这些话题,因为它的扩展性,不管是作管理仍是作执行,都比较包容,它的适宜人群是:编程

  • 全部前端工程师
  • 全部对前端领域感兴趣的童鞋
  • 全部对技术团队管理与规划有需求的童鞋
  • 全部对工程师成长与价值最大化感到困惑的童鞋

另外基于如今的 18 篇(将来可能会增至 30 篇),咱们但愿经过以各类小菜实际案例的代入感,来帮助你们学习到:小程序

  • 掌握如何在技术驱动和业务驱动之间挖掘更多的我的与团队成长机会
  • 学习到如何更好融入团队以及如何对团队量身定制技术栈路线规划
  • 清晰认识到我的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以及面对择业困境及温馨区如何破局
  • 了解到一个弱小的前端团队是如何一步步成长壮大的

你们能够看咱们接下来对于话题的简单陈述和汇报,再回到这里长按识别二维码前去浏览,或者直接点击 小册连接后端

image.png

困惑前端的话题

职业思考

前端行业中有至关部分童鞋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或者学历文凭没有优点,又或者通过培训班而来,甚至是其余工种半路转过来,临门的一脚踩下去可能进入了一个灾难性的公司,进入了一个没法成长的团队。这在职业生涯早期会是一个致命的门坎,要知道技术成长的阶段能够放到 6 年 8 年的长度来看,是否会成为一个独当一面且足够资深的专家或者架构师,在职业早期的思考、选择和规划很是关键。一步走错可能就很难补救,这也是生存阶段、诱惑阶段、证实阶段、实现阶段其中的生存阶段,在文章中我用本身的 8 年多前端经历,现身说法给你们演示了我在各个阶段中的挣扎,焦虑,思考和最终的破局,以及我对于本身走过弯路的从新认知。性能优化

针对职业思考,咱们总结了这两篇文章:微信

  • 《职业思考:如何看待创业公司与成长型前端团队》
  • 《职场瓶颈:2~4 年前端走出离职困境与温馨区》

新人成长

image.png

新人成长包括团队融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在这个上面是最多的同窗栽跟头的地方。有的缺乏方法,有的是缺乏方向,有的是缺少具体的规划和执行方式,有的仅仅是团队没有技术氛围。每一个人的缘由不尽相同,不管哪一种,有没有可能摆脱物理外界环境,寻求到适合本身的成长路径呢,上图是小菜前端在 2017 年到 2018 年团队成员的技术成长状况,红星星越多成长越大,那么这些同窗身上都具有什么特色呢,在文章中咱们会举一些案例来分析。前端工程师

针对新人成长,咱们总结了这三篇文章:

  • 《新人成长:新人如何快速融入技术实力强的前端团队》
  • 《新人成长:新人在前端团队如何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 《学习方法:如何在工做内外得到持续的技术成长》

技术栈规划

image.png

前端学不动了是这两年不少同窗半调侃半吐槽的声音,放到一个公司一个团队里面,针对新生事物咱们应该怎么选择跟进呢,怎么保持必定的节奏来让团队既不行业中掉队,从而影响每一个同窗的技术更新速度,又不让公司由于技术栈变化太剧烈而没法偿还技术债务甚至影响业务发展呢。上图是小菜过去 4 年的主要技术栈演进过程,也有很惊险的时候,但总体仍是比较平稳有序,这就是须要有一些具体的方法论来指导团队,这些套路咱们也会在文章中有更详细的 case 来进行分析探讨。

针对技术栈规划,咱们总结了这四篇文章:

  • 《技术栈:如何让团队规划技术栈获得有效落地》
  • 《技术栈:为何 Node 是前端团队的核心技术栈》
  • 《技术栈:小菜前端的技术栈是如何规划和演进的》
  • 《技术栈:2015~2019 小菜 4 年技术栈进化回顾》

框架设计

image.png

造轮子是前端团队盛行的作法,有的团队造了好轮子还会开源,而有的团队内部会重复造轮子形成了必定的资源浪费,小菜一直到了四年的年底,才开始造成咱们几个端的框架,那么如何在本身的组织内看待轮子这件事,以及若是真要面向不一样的端环境设计或者来定制出知足业务的框架呢,咱们会有几篇文章分别来深度探讨咱们作这件事时候的所思所想。

针对框架设计,咱们总结了这四篇文章:

  • 《框架设计:如何基于 Egg 设计 Node 的服务框架》
  • 《框架设计:PC 端单页多页框架如何设计与落地》
  • 《框架设计:RN 端的框架如何设计与落地》
  • 《框架设计:小程序框架与组件化如何选型定制》

技术驱动

image.png

枯燥的业务和臃肿的流程是工程师职业的杀手,但偏离了业务的技术又会成为无根之花,很难继续生长,这也是不少资深的工程师,包括团队管理者面临的难题,小菜曾经也有过很是痛苦的时期,咱们深知当技术也业务没有发挥最佳组合价值时候,团队之间的碰撞和技术与业务的对抗,甚至像上图中,先后端团队中都会出现一些有合做成本的领域,所以咱们花费了至关的心力来促成技术驱动业务这件事,而且有的富有成效,也有个别可圈可点,关于这些过程和咱们的思考会在文章中详细剖析给你们。

针对技术驱动,咱们总结了这四篇文章:

  • 《技术驱动:如何让工程师的技术价值最大化》
  • 《技术驱动:先后端的协同效率从哪些方面发力推动》
  • 《技术驱动:业务与部门的大盘数据可视化底层技术》
  • 《技术驱动:量产数据报表的工具服务如何搭建》

技术管理

image.png

对于一个工程师,即使他是走纯研发路线,最后成为纯技术专家成为架构师,他也依然要面对技术管理的事情,只不过管理分为强管理和弱管理,一般纯研发团队和架构组会属于弱管理,管理依然是一项必备技能,尤为对于带团队的技术 TL。小菜前端团队在飞速壮大,如上图规划,这个过程当中会经历几个关键的阶段,前面用 4 年时间从最初的几我的到如今的近 20 我的,管理上面有不少的思考和总结,观察的视角主要来自于 Scott 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来为你们分享若是带领一个更小的团队,好比 10 人规模之内的团队,能够从哪些方面着手以及须要具有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如何训练。

针对技术管理,咱们总结了这一篇文章:

  • 《技术管理:如何带领管理少于 10 人的前端小团队》

团队建设

技术研发实力是团队的血脉,而团队文化就是团队的性格和灵魂,一味强调研发实现忽略文化,会让团队双目无神变成行尸走肉同样无趣的团队,反之亦不行,这二者存在必定程度的交叉互助,也须要必定的平衡,但具体到团队的文化建设,不像技术同样,能够切换框架立竿见影,它是一个虚的而且很长久性的课题,须要终年累月的建设,须要每个童鞋的深度配合,小菜在这一块刚刚走过不到 2 年,尚未看到很是理想的结果,但总体的趋势在不断的变好,特别是在团队的影响力和研发氛围这块,那么咱们也会以团队为例,结合理论来探讨下团队建设中有哪些务虚和务实的事情能够尝试。

针对团队建设,咱们总结了这两篇文章:

  • 《团队建设:创业公司技术团队的文化与氛围如何建设》
  • 《团队建设:创业公司技术团队的影响力如何打造》

目前的话题锁定在团队、我的、技术,将来会根据你们的反馈往每一个子话题里面补充新的文章,或者开辟新的话题,预计未来会超过 30 篇。

为何以小册来呈现

写下这本小册时,整个小菜前端团队是 18 我的,咱们共同的智慧产出这 18 篇文章,由 Scott 主笔,Yck 校对,汇聚整个团队的智慧,来帮助你们在技术的职场里,在前端的团队里,在自我探索和团队管理上,看见更多的观点,窥视更多的角度,并收获更多的启发。

同时写小册对于团队还有这样的意义:

  • 把团队蛮荒到自动化运维的从 0 到 1 成长历程总结输出给社区,帮助更多的小团队少走弯路
  • 以一种可被量化的方式汇聚小菜前端的困惑、沉淀与方法路径,给团队带来更多创做成就感
  • 从更多视角侧切进入团队管理/技术演进/我的成长的过程当中,探讨工程师团队的价值最大化
  • 以此小册收入做为小菜前端 2019 团建基金,进行各类别墅轰趴海鲜聚餐+技术培训+自驾游

这显然也会扩大小菜前端的影响力,一举多得,另外咱们也但愿有更多可支配的团建基金,因而上线时,团队 18 我的,咱们把它订价起步在 18 元,每个人贡献出 1 元的力量,将来每新入职 1 人,至少会增长 1 篇,也会再涨价 1 元(因此越早入手越划算)。

主要做者介绍

做者是整个宋小菜前端团队 18 名成员,Scott 与 Yck 表明你们上台出镜,介绍以下:

Scott

  • 宋小菜前端负责人,8 年开发经验,目前负责团队搭建/技术架构/工具链/项目孵化/影响力等
  • 慕课网精英讲师,视频课程覆盖 50 万+ 前端新人
  • 曾连续创业 3 年,做为 Moveha/CampusRoom 联合创始人/ CTO 搭建技术团队与产品研发
  • 曾就任阿里妈妈 4 年,主要负责广告创意模版制做、投放、动画研发与性能优化

Yck

  • 人称恺哥,玩过原生开发,如今深耕前端领域
  • 宋小菜高级前端开发,掘金早期专栏做者,目前创做专栏文章 27 篇,得到点赞 23 K+,粉丝 16 K+,文章总阅读量已过 35 万

热爱开源事业,在 GitHub 上有 15k stars, 有如下分享经历:

写到最后

这本技术小册会长期维护,不断更新,尽管是集成了全团队的智慧,距离行业优秀的前端团队仍然有一段路要走,我想中小型公司的前端团队咱们彼此的感觉会更增强烈,由于创业公司每每缺人缺钱缺资源,而前端在团队存在感也偏弱,要走的路还有越长,经验值的积攒须要更干货更接地气。

此次也但愿借此机会向你们多多讨教本身及所在团队走过的弯路和沉淀,欢迎你们加 Scott 微信: codingdream,以及在文章后大胆留言,咱们会认真整理你们面临的评论,依靠咱们的经验来输出更多有建设性的章法给到你们,若是你们以为小菜前端的总结还有点用,也但愿你们能够帮忙转发扩散,编程路漫漫,前端途远远,咱们共同加油一块儿进步!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小册主页,或者直接点击 小册预售折扣连接:

image.png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