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做七年多了,经历了不少,年轻时的激情也消耗了不少。七年里有很多收获,可是更多的仍是失败的惨痛教训。程序员
0二、03两年的工做还算是一翻风顺,而后我就有点坐不住了。04年初的时候,经不住网友的“诱惑”,辞职和他一块儿打拼(咱们在同一个城市),可是因为咱们都太年轻了,缺乏不少的经验,几个月后仍是失败了。这是第一次打击,而后我就老实了不少,继续打工度日。架构
05年10月份,在一次经不住网友的“诱惑”,跑到了哈尔滨,原本觉得此次会吸收上一次的教训,避免一些错误,可是个人想法仍是太天真了。和对方认识没有几天,仍是经过网聊(csdn上面认识的)才认识的,他的脾气秉性,他的但愿值,我都不了解的状况下,我就贸然接受了他的邀请。其实当时他也不了解我。因为咱们彼此都不了解,形成了往后工做中不可避免的矛盾,最后矛盾激化到了不可调节的程度了,我又逃回了家。ide
06年6月底回家,很顺利的又找到了一份工做,给人打工,省心不少,写好代码就ok了。07年初的时候感受本身的技术水平遇到了瓶颈,工做中没有讨论程序的,本身一我的感受很闷,又是网友(这辈子好像和网友遇上了),他们那里的讨论环境很是好,正好他们那里招人,我就过去了。post
这回是经过博客园认识的,我在园子里写post,他看了个人post,感受还能够,咱们在同一个城市,在一个QQ群里闲聊,聚会了一次,感受他们那里的讨论氛围很好,我是很像招人切磋的,互相提升嘛。去以前我是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了,想到了去了以后可能不会向想象的那样,可是结果仍是出乎个人意料。htm
他们公司是一个老板、一个程序员、几个业务员,老板兼职美工,他们两我的没事就谈技术方面的事情,看起来是不错,可是实际接触中就不是那回事了。我是想慢慢习惯他们的方式的,可是老板等不急了,对我几回“试探”以后,决定不用我了。理由也很简单,和他们不合拍,和他们想一想的彻底不同。get
此次对个人打击是很大的,这至关于我失败了三次,被同一块石头搬到了三次,我真的是笨到家了。博客
总结一下,要么本本份份的写好本身的代码,按照公司规定完成任务就ok了,要么找一个团队,可以合得来的团队,打拼一把,实现本身的一个想法——写一个本身的架构。固然我知道后者很难实现。it
08年因为工做缘由,到北京出差,有机会和园子里面的“怪怪”、“anytao”、“丁学”、“周银辉”等各位高手聚会,这回是涨了很多的见识,收获颇丰。class
08年一年,终于把北京的一个项目给搞定了,身心疲惫不堪,如今在家调整。这是又有一个网友向我抛出了“橄榄枝”。前几回的失败让我失去了激情,让我不得不慎重。咱们不在一个城市,见面就不是很容易,虽然他提出来的条件很具备诱惑性,包往返路费、包吃住。请我过去pk一翻,若是咱们以为适合的话,我去给他打工,工资也是能够接收的。程序
要是之前我必定会欣然前往,可是如今却没有了那份激情,潜意识里面很怕失败。虽然从表面上看,我过去一趟,不管结果如何,对于我来讲是一点坏处都没有,可是人家请我过去的目的是什么呢。pk了几天,而后我对他说:感谢您的盛情款待,可是很是抱歉,我不适合这里,我闪了。
是否是很对不住人家呢?在北京待了一年,很想在家多带一段时间,不想再去外地。和他认识不超过24小时,贸然接受是很仓促的决定,失败了怎么办。虽然没有什么损失,可是仍是失败了。又对不起人家。
另外对方也太坦诚了,坦诚的我都没法接受。
“你过来咱们pk吧,可是你对我一点帮助都没有!”
“你过来为我工做吧,我能够省钱!”
给个人感受就好像咱们上学的时候学的一篇课文,“嗟,来食”(http://baike.baidu.com/view/54535.htm)。这种感受是很郁闷的。
因此说呢,本身都感受成功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我为何要去pk呢?
ps:我如今都不知道本身的理想是什么了,我想写本身的架构,可是就算是写出来了,恐怕是也没有人会使用,哪写出来又有什么用处呢?
很差意思,写了一个月经贴。
===============================================================
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若是再加上天灾,老百姓就无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3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但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作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而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以为本身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萨。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因为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本身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地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ē),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忽然精神振做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肯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本身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原本,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善意的帮助是能够接受的;可是,面对“嗟来之食”,却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咱们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