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的经常使用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 post

2 边界值法测试

3 因果图及断定表法ui

4 正交表blog

5 测试大纲法文档

6 场景法产品

7 错误推断法it

8 随机测试class

9 需求文档转化法软件


 

一、等价类划分法程序

  应用场合:界面中只要有数据输入的地方,就可使用等价类划分法。从无穷多的数据中,挑选少许表明数据进行测试。

1)分析需求,划分等价类: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从每一个等价类中,至少挑选1个表明数据进行测试

如:姓名3-20个字符

  有效数据:大于等于3个字符,小于等于20个字符

  无效数据:小于3个字符

               大于20个字符

二、  边界值法

 应用场合:界面中有数据输入的地方,通常可使用,边界值法每每和等价类划分法一块儿使用,造成一套更为完善的测试方案。

找到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之间的分界点(边界值)

测试:最小边界值-1,最小边界值,最大边界值+1,最大边界值

如:姓名3-20个字符

  有效数据:大于等于3个字符,小于等于20个字符

  无效数据:小于3个字符

               大于20个字符 

       最小边界值:3个字符

       最大边界值:4个字符

       最小边界值-1:2个字符

       最大边界值+1:5个字符

三、因果图及断定表法

   应用场合:在一个界面中有多个控件,若是控件之间有组合关系或者限制关系,不一样的控件组合会产生不一样的输出结果。为了弄清不一样的输入组合会产生怎样的输出结果,可使用因果图或断定表法。

1)基本 :  表达的是因(输入结果)和果(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

  A 恒等

         若是a=0那么b=0;若是a=1那么b=1

  B 与(^)

        几个输入条件都成立结果才成立,若是输入其中任何一个输入条件不成立,结果都不成立。

  C 或(v)

        多个输入条件有任何1个成立结果都成立,只有全部的输入条件都不成立的时候,结果才不成立。

     D 非

        A=1时B=0;A=0时B=1

2)约束(限制):  限制的是同一类的,要么限制的同为输入条件,要么限制的同为输出结果

  A 互斥E(Exclude)

        只能有1个是成立(1),可是能够都不选(都是0)

       B 惟一O(Only)

             表示在多个条件中,有且仅有1个成立。

       C 要求R(Required)

        若a=1则要求b必须为1,不容许出现a=1,b=0的状况,反之a=0时b的值无所谓。

       D 包含 I ( include )  [多选]

             必须得选,可是能够多选

       E 屏蔽 M ( Masked )

             当a=1时b必须是0;当a=0时b的值不必定。

 四、正交表

适用场合:在一个界面中有多个控件,每一个控件有多个取值,测试时考虑不一样的控件不一样取值之间的多种组合,但组合数量巨大(>20种,20种如下通常考虑断定表因果图),没有必要所有测试,如何从全部的组合中挑选最少、最优的组合进行测试,可使用正交排列法。 

正交表公式Ln(mk)

  m:根据每一个控件有几个值肯定

  K:根据控件的个数进行肯定。

  n:表示有几条测试用例。

若是没有合适的正交表:

 1)选择K(控件的个数),若是没有正好符合的值,选择最接近的在一点的,用不到的列能够删掉。
    2)选择m(每一个控件的取值),若是每一个控件的取值个数不一样
  方案一、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取值数相同的控件个数最多的那个值。
    分析案例:取3个值的控件有两个是最多的,因此m=3;
    公式是:34
    注意:1)尽可能保证公平、均匀的添加。
          2)检查是滞有彻底重复的等式,若是发现能够修改或删除(尽可能改)
  方案二、最大值原则(推荐):看哪一个控件的取值个数最多,m就选这个值。
    此案例:打印内容的控件取值是4个,是最多的,因此m=4
    公式是:应该是44,实际上44没有,选择45,而后删除1列

正交表的测试思想

   1)使用每一个控件的每一个取值参与组合的次数是基本相等的(均匀的)

   2)在全部的组合数据中,选取数据时,应该均匀的选取,而不能从局部选取。

   3)若是时间容许,尽量的多测一些组合

 五、测试大纲法

适用场合:程序包含多个窗口,每一个窗口中又有多个功能,这些功能之间又有必定的联系。为了梳理清楚窗口之间以及窗口不一样功能之间的联系,使用测试大纲法。

如:安装程序的测试

  1)  分析需求列出窗口以及每一个窗口中的功能

  2)  根据大纲,找到窗口及功能之间的关系,编写测试用例

 六、场景法

适用场合:大多数的业务比较复杂的软件系统都适合使用场景法(便于将各个功能点串起来,便于造成完整的业务感受)是一种基于软件业务的测试方法,把本身当成最终用户,尽量的模拟用户在使用此软件的操做。 

熟悉所测软件的业务逻辑:

1)模拟用户正确操做的业务流程---验证软件的业务功能是否实现

2)模拟用户错误的操做的情形---验证软件的异常处理能力(健壮性)

总结:先关注功能的总体业务流程是否可以实现(场景法),当总体业务流程完成以后,再去关注细节(等价类、边界值等方法)。

注意一个场景可能对应多条测试用例,或者一条用例可能对应多个场景。

 七、错误推断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全部可能存在的各类错误 ,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 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

1)程序中全部可能的错误

2) 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状况

3) 之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

八、随机测试

随意测试,不考虑任何用例和需求,彻底站在一个用户或者的角度对产品进行使用。

适用场景:

   1) 全部以前设定的用例已经 执行完毕

   2)海量的条件组合没法一遍 历的时候

九、需求文档转化法

所见即得的思想:

  1. 全部的需求文档描述字 全部的需求文档描述字 信息,转化为用例  2. 全部的示意图、流程状 全部的示意图、流程状 态图等信息,直接转化为测 态图等信息,直接转化为测 试用例  3. 全部项目需求达成的口头共 全部项目需求达成的口头共 识,需求确认的邮件沟通讯 识,需求确认的邮件沟通讯息,直接转化为测试用例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