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html
http://www.blogjava.net/huanzhugege/archive/2007/08/23/linux.html
1
top 看当前运行的进程
kill -9 pid 终止某进程(树)
cd 返回根目录
pwd 显示当前目录
3 less more查看文本文件指令 在less中打入v键就会启动vi编辑当前文件
4 mkdir、rm mv 改变文件名和目录名的命令
cp 复制文件和目录命令
man 命令使用方法参考工具,颇有用
nano是一个小巧自由,而且友好的编辑器
5
vi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命令模式,一种是编辑模式。进入vi之后,默认处于命令模式。
如今咱们执行vi LoveLetter。进入之后,按一下键盘上的Insert功能键或者i键能够进入编辑状态,能够插入字符,再按一下Insert变成复盖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很容易体现,你们尝试一下就能够了。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能够移动光标。基本的编辑命令和Windows里面没有区别。是否是很容易呢?当你把须要的内容输入完成之后,咱们要保存,这时候按一下ESC键从编辑模式回到命令模式,首先输入一个冒号“:”,也就是按住SHIFT键不放再按分号“;”这样首先输入一个“:”,而后,输入w,回车,就能够保存咱们编辑的内容到LoveLetter文件。如今咱们按一下Insert就能够继续编辑。再按ESC,输入“:”,再按w又能够保存。但是如今咱们不须要保存,咱们想要不保存就退出,怎么作呢?当咱们输入w的时候是write的意思,保存,那么咱们输入q就是quit退出的意思。好,输入q,回车,vi提示咱们刚才进行的修改尚未保存,因此记住!一旦须要放弃咱们的修改,不能直接用q命令退出,而须要用“q!”命令。输入q!,好了,退出了。
咱们想看看咱们刚才编辑的LoveLetter是否是真的保存好了,再vi LoveLetter,ok,看到了吧?如今咱们想要直接退出,就能够只输入“:q”就能够了,不用输入那个“!”由于咱们没有修改文件内容。若是咱们修改一下这篇文章,咱们在退出的时候能够输入“ESC : wq”就能够了。不须要把w和q分红两次输入。
6 linux中能够用amount命令将iso文件挂接为目录:mount -t iso9660 -o loop /home/kris/somewhat.iso /mnt/cdrom
7 file 检查文件的类型
8 wall write mesg
9 reset 重置终端,当屏幕发生问题的时候用此方法
10 env 显示环境变量
11 改变系统语言的方式:运行 export LC_ALL="en_US" 就能够改为英文。要想一直输出E文.能够到 /etc/sysconfig/i18n里修改LANG="en_US. Utf-8"
12 查看本机ip:ifconfig -a
13 mount光盘:mount/dev/cdrom /mnt/cdrom,而后就能够在/mnt/cdrom中看到光盘内容了 。用umount /mnt/cdromo 能够卸载光盘。只有卸载光盘之后才能将光盘弹出。
14 在linux的提示符下输入文件名等的时候,能够输入部分文件名而后按Tab键便可智能补全。
15 redhat中安装rpm包的方法:rpm -i "包路径";要升级包能够rpm -U packagename。包的删除比较容易,使用:# rpm -e packagename就可以删除本身想要删除的包,不须要知道版本和路径
16 启动即运行vsftp方法,运行ntsysv,选中列表中的vsftpd便可。
17 查看文件内容:cat 文件名
18 find / -name "*network*" -print 查找根目录下全部包含network的文件
find / -iname "*network*" -print 查找根目录下全部包含network的文件,忽略大小写
19 useradd user1 创建一个用户,不过在为用户设定密码以前这个用户是不能使用的,设定密码的命令为passwd user1
20 ls的时候文件名旁边若是有“*”号,表示它是可执行文件,只要运行“*/文件名”便可运行。
21 重启网络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2 字符界面进入图形界面:startx,图形界面返回字符界面:注销便可。
23 安装VMWare,而后虚拟机网络类型选NAT便可实现主机和虚拟机之间的通讯,要远程登陆linux还须要安装telnet服务,root默认不能经过telnet登陆
24 删除非空目录:rm -rf 目录名
25 解压cpio的方法:cpio -idmv < ***.cpio
26 UE中编辑的shell脚本到unix中运行提示“h^M: is not an identifier”,解决方法:dtox a.txt >b.txt 转换为unix格式,或者使用UE中的“文件”“转换”“DOS转Unix”功能。第二种更方便
27 find /usr -name httpd
28 解压some.tgz的方法:首先gunzip some.tgz,生成some.tar,而后tar -xvf some.tar解压
29 将gcc加入路径的方法:
PATH=$PATH:/usr/gnu/bin/
export PATH
30 sh脚本的变量的赋值等号两边不能有空格
31 sh脚本中命令行之间不能有空行,if语句后的条件先后要有空格
32 判断当前终端类型echo $TERM
33 从新获取ip的方式:/etc/init.d/network restart
34 Linux中录入ESC转义符的方法:首先按下Ctrl+V,而后按下ESC键
35 之后台方式运行一个程序,也就是脚本退出、shell退出都不会致使程序退出:命令后加“&”
36 登陆自启动的脚本放在“/etc/profile”文件中,好比配置Java的环境变量就必须在这个文件中加入:
pathmunge /usr/java/j2re1.4.2_14/bin/ after
JAVA_HOME="/usr/java/j2re1.4.2_14/"
注意JAVA_HOME中的等号两边不能有空格,不然JAVA_HOME会被当成命令处理!!!!!!!!!!!!!!!!!!!1
37 若是系统出现乱码修改LANG环境变量便可。之前批量系统就出现过此问题
39 windows下的trace对应Linux的"traceroute ip地址"
40 Linux下使用U盘的方法,插入U盘,在mnt下建立目录usb;而后运行“fdisk -l”,这样会显示全部的设备,由于通常的U盘都是Fat格式的,因此找到格式为FAT的硬盘的标识符,好比sdb1,而后运行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这样就U盘就挂接到/mnt/usb下了;卸载的时候umount /mnt/usb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