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E-二层技术:QinQ



QinQ

1. 基本原理

802.1Q VLAN 的基础上增长了一层 802.1Q VLAN 标签网络

clip_image004

2. 基本 QinQ

QinQ 二层隧道,是基于接口方式实现的,接口接收到报文,打上本接口缺省 VLAN 的 VLAN Tagapp

l 接收的报文带Tag,就变成了双Tag报文ide

l 接收的报文不带tag,就是带接口缺省vlan的单Tag报文blog

3. 灵活 QinQ

l 基于 VLAN ID接口

为具备不一样内层 VLAN ID 的报文添加不一样的外层 VLAN Tagip

l 基于 802.1p 优先级get

根据报文内层 VLAN 的 802.1p 优先级添加不一样的外层 VLAN Tagit

l 基于流策略class

根据 QoS 策略添加不一样的外层 VLAN Tag基础

与基本QinQ的区别

n 基本 QinQ:对进入二层 QinQ 接口的全部帧都加上相同的外层 Tag。

n 灵活 QinQ:对进入二层 QinQ 接口的帧,能够根据不一样的内层 Tag 而加上不一样的外层 Tag,对于用户 VLAN 的划分更加细致。

4. TPID

标签协议标识 TPID(Tag Protocol Identifier)是 VLAN Tag 中的一个字段,表示 VLAN Tag 的协议类型, IEEE 802.1Q 协议规定该字段的取值为 0x8100。

配置用户和运营商TPID值,设备收到报文后检查可肯定收到的帧承载的是运营商 VLAN 标记仍是用户 VLAN 标记。例如,若是帧分别承载 TPID值为 0x9100和 0x8100,的 VLAN 标记,同时运营商 VLAN 标记的 TPID 值配置为 0x9100,用户网络 VLAN 标记的 TPID值配置为 0x8200,设备将认为该帧仅承载了运营商 VLAN 标记,但没有用户 VLAN 标记。

5. QinQ Mapping

QinQ Mapping 发生在报文从入接口接收进来以后,从出接口转发出去以前。

n 子接口在向外发送本地 VLAN的帧时,将帧中的 VLAN Tag替换成外部 VLAN的 VLAN Tag。

n 在接收外部 VLAN 的帧时,将帧中的 VLAN Tag 替换成本地 VLAN 的 VLAN Tag。

l 1 to 1 的映射方式

收到带有一层 Tag 的报文时,将报文中携带的一层 Tag 映射为用户指定的一层 Tag

l 2 to 1 的映射方式

收到带有两层 Tag 的报文时,将报文中携带的两层 Tag 映射为用户指定的一层 Tag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