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创新。从2010起,LBS的概念就在中国迅速兴起,但到了2011年末提供LBS服务的企业从最多50家已经降至仅剩15家。投行在看好移动互联网的同时又对LBS模式产生了质疑,最后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表示LBS+O2O会更有发展潜力。在通过2011年在LBS领域的失败,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LBS是一种工具而非一种模式,彻底照搬foursquare到中国市场是不可行的。微信
1、LBS现有模式分析网络
在国内作LBS的企业主要尝试过1.LBS+休闲娱乐的签到模式;2.LBS+生活服务与分享模式;3.LBS+户外旅游的社交分享模式了;4.LBS+休闲游戏的模式。工具
1.像签到这种模式寿命不会很长,曾经风靡一时的抢车位、偷菜、好友买卖这种基于用户一时兴起的应用火遍了各个领域,不过如今几乎不多有人在玩这类游戏了。签到是基于用户的心理知足感与成就感发展起来的,若是一旦用户对这种感受失去了兴趣或者以为很麻烦,那LBS签到价值就会大打折购了。试想一下,哪类人群会拿着手机开着签到软件,走到哪里签到哪里呢?这种人群有,可是不多。因此说签到的模式自己就不是很是适合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还没到那么休闲的享受生活的每个瞬间的阶段。网站
2.LBS+生活服务自己的实用价值是很高的,不过一样的道理,哪类人群喜欢走到哪里分享到哪里呢?生活服务类的网站已经有不少了,通常人们在出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时都会提早规划好,有多少人会走到一个陌生地方再看看手机LBS应用上别人分享的这附近的餐馆哪里好,哪里有优惠?海量的LBS分享信息,确定让你挑花了眼,究竟该信谁的呢?去哪里呢?LBS+生活服务仍是提供一些附近哪里有车位,哪里有公告洗手间等等这类的信息更实用。生活服务信息最关键的一点是实用,而不是社交。spa
3.从目前的用户好评来看,仍是LBS+户外旅游的模式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外出旅游自己就须要相关的地点引导工具,而LBS偏偏适合驴友们的需求、不过LBS是一种应用不是一种模式,把LBS应用加入到旅游的相关软件中才能针对驴友人群发挥出更实用的价值。orm
4.LBS+休闲游戏的模式,不用多说也能够知道这种模式的寿命了,他更能够说成是下一个风靡一时的偷菜游戏,可是能不能风靡仍是个未知数呢。游戏终将是游戏,中国的快节奏生活,有多少人有时间来玩这种相似于大富翁的LBS游戏呢?这种游戏适合那些空余时间比较多的人群,他们能够用手机玩这种游戏打发时间。这种模式的前景有在哪里呢?视频
再来看看国外有哪些LBS模式:1.移动扩展版digg;2.于LBS的音乐分享应用;3.基于城市生活推荐类移动旅游资讯指南;4.基于LBS的视频分享应用;5.基于LBS社交问答;6.移动社交平台;7.让你认识身边的陌生人;8.移动版Craigslist;9.基于地理位置的微博;10.有趣的社交预测应用;11.LBS预设提醒服务。(列出这些模式供参考)游戏
国外的LBS发展比较早,如今也已经具有必定的规模了,因为国外的生活习惯于国内不一样,因此在国外LBS的发展模式也有不少创新,一些创新的模式也已经获得了必定的发展。国内习惯模式国外的创新模式,在人人、微博、团购等国内模仿国外的模式成功以后,不少企业都把视线瞄准在国外,一旦国外有了新的比较有前期的模式,国内纷纷开始模仿,因此当国外LBS刚刚发展起来市,国内市场最高有50家企业在作LBS服务,用户该选择哪一款,用哪个呢?在如此竞争激烈的领域,最终没有哪个平台获得较大规模的用户,也没有哪个平台在LBS服务上取得胜利性的领先。模仿国外的模式无可厚非,可是首先要符合国内的用户需求,在2012年期待各企业LBS的创新性发展。事件
2、国内LBS转型方向ci
近期的LBS大会上,各表明纷纷表示,LBS须要从Check In模式转到O2O模式,从一种娱乐性的应用转移到实用性的应用上来。这样使得最近火热的团购转型O2O模式与LBS签到模式转型O2O模式有了交集。各企业已经很清楚LBS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模式,而是一种很是有价值的功能。看来2012年LBS+O2O将会是热门的发展方向。
LBS+O2O的模式将会使得目前火热的线上营销转移回线下营销上。于此同时微博等一些新兴的互联网营销手段将会结合LBS+O2O的模式展开线下与线上同时进行网络整合营销的各类新手段。只要有创造力LBS可使得网络营销手段进一步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商场能够搞一次LBS寻宝的活动,在商城的某些位置留下必定的线索,让参加活动的人群根据本身的智慧去寻找宝藏。若是能吸引不少消费者来参加,那后续产生的效果就不需多言了。从这个很是简单的例子能够想象,之后商场搞促销活动的时候在里面加入娱乐元素,会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具体活动怎么搞就须要营销策划去安排了。
相比来说微博的营销手段更适合全国大范围,而LBS+O2O的营销手段更适合区域性,大范围+区域性的结合,线上+线下的结合,LBS在2012年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对腾讯、新浪等LBS功能的质疑
目前腾讯旗下的QQ、微信、朋友等手机社交软件当中都加入了LBS功能,而新浪、人人这些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大鳄也都在移动终端当中加入了LBS功能。对于他们来说,LBS功能加入到手机客户端的本意就是提供一种新的服务,而不是从新开发LBS平台,如今已经证明独立的LBS的平台是很难站住脚跟的。由于LBS不能准确提供给用户想要的内容,因此LBS的独立平台在2011失败是必然结果。
不过笔者如今仍是有疑问,中国人当中有多少人但愿暴露本身的行踪呢?在哪里都签到会不会就暴露行踪,以及暴露行踪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企业须要费用户考虑的。像QQ、微信和新浪的附近搜索的功能到底符不符合大众口味?可能有这一种状况,在用户但愿独自外出的时候;在用户想一我的静静的时候;当用户与朋友相约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在使用某个能够暴露本身行踪的软件,恰巧被附近的朋友发现了,那这个朋友很不合时宜的过来与这个用户打招呼或者交流的时候,岂不是给用户带来了多余的麻烦事了嘛?退一步讲,若是两个彼此认识的人,在相同区域内同时使用微信,那彼此打招呼呢,仍是不打招呼呢?打招呼说点什么内容是一个困惑的问题,不打招呼又有可能影响到友情。这个儿功能用的很矛盾啊!也许能够经过软件各类功能设定解决这个问题,也许不少人不存在这个问题。笔者只是站在中国人的自我保护心理的角度上产生了疑问。
还有这种暴露本身行踪给陌生人的功能会不会对人身产品危险?最近已有新闻爆出在浙江有人利用微信实施强奸犯罪了。笔者不由又想问,这种功能怎么用才合理呢?是提供固定物体的LBS查询,仍是移动终端用户的LBS查询呢?到底怎么作更合理须要各企业的产品经理用心琢磨了。
4、LBS+线下突发事件
将LBS服务运用到线下的突发事件当中会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把线下的突发事、要紧事、有趣事、好玩事等,经过移动终端发布到LBS平台上,其余人能够在这个LBS平台上查看附近发生了哪些事情是本身感兴趣的,能够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是否前往事发地了解该事件的状况。这样使得线上围观转移回了线下围观。中国人喜欢看热闹的秉性,你们都深知肚明,因为网络的发展线上围观成为了一种看热闹的方式,那这种以突发事件为核心的LBS平台会不会更有价值呢?地方公众、媒体、政府机构等均可以实时查看本身所处区域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经过LBS的功能能够把以往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须要经过地方媒体报道以后才能知道的方式转变为第一时间就能够了解的方式。这样人人均可以成为事件源。而后再经过微博能把事件第一时间上传到网络,使得线下线上同时关注事件的发展。
这种事件的传播方式若是可行,那将会成为不少企业的营销手段了。无论什么模式,只要能给民众带来实用性就能够。
总结
2010年到2011年的LBS领域的混战使得目前没有大平台产生。而因为资本市场的压力,各LBS企业总想着如何盈利,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初期主要是先作规模,以后才逐步考虑盈利模式。如今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了,一样仍是先不要想着盈利模式,仍是回归先提高用户体验,而后培育用户量,以后才开始考虑盈利模式的方法比较好。无论今天的LBS的市场是如何凄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已经认定的事实了,因此LBS将来的发展前景很是可观,主要是看哪家企业能最早掌握用户心底的那个关于LBS功能的潜在需求。但愿在2012年当中,LBS能够提供更多实用的功能,而不是更多签到类的娱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