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的技巧

  金秋已过,迎来了银装素裹的冬季,在冬季能到冰场上穿冰刀奔驰 豪情一番,真是今人激情万千,你会滑冰吗?若是你还不会滑冰,那么就到网上来学习滑冰吧! 安全

  先从速度滑冰学起,要学会速度滑冰,必须掌握速滑运动的三项基本技术,即直道滑行、弯道滑行和起跑技术。为帮助网民们在没有冰的日子里也能从事以滑冰来锻炼身体,特向你们推荐速滑运动的陆地练习法,即诱导动做和模仿动做。所谓诱导练习就是以滑冰的分解动做,引诱和导入到陆上练习的滑冰模仿动做。 学习

今天教你们直道诱导动做中的两个动做:
spa

1.滑冰基本姿式练习。目的是掌握滑冰的基本姿式。方法:两脚两腿并扰,两手在背后互握成蹲屈姿式。(见图1)大小腿的夹角成110度,上体与地面的夹角为15度,小腿尽力前弓,头微抬起,眼视前方5米处。每次下蹲要静蹲2—3秒。再站起,站起后要挺胸。如此反复,一组练习五个,最好作3—5组每组练习后,休息一]分钟,作放松走步练习。 3d

  2.蹬冰收腿练习,目的练习蹬冰方向和收腿方法。在蹲屈姿式的基础上,作左右脚轮流侧出和收腿的练习,脚侧出时脚内沿擦地,两脚平行,两脚尖在一条线上,侧出腿向后收到后位,大腿小腿与脚各成90度,接着收回后位腿,至两脚并扰,换另外一条腿重复上述动做。(见图2)一组左右脚各作五次,可作3—5组。
orm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二) xml

  第一讲的两个陆地直道诱导练习动做,大家会作了吗?若是练习中有什么问题,请向本站提出,主讲教师会全面地回答你的疑问。 blog

  第二讲向你介绍陆地诱导动做练习三:倾倒练习。 get

1、什么是倾倒练习: 同步

  倾倒练习就是移动重心的练习,又可称为蹬冰练习,也能够理解为利用体重的蹬冰练习。 it

2、倾倒动做的练习目的:

  体会身体重心的移动方法;体会利用体重蹬冰的方法要领和全身协调配合动做。

3、倾倒动做的练习方法:

  倾倒动做的练习可概括为两句口诀:蹲提倾蹬移,落并还原一。


  练习动做一为"",以滑冰的蹲踞姿式为开始,体重放到蹬冰腿上(如右腿),浮腿(左腿)用大腿带动抬起小腿,脚离开地面。(1)

  练习动做二为"",身体要保持三点一线(即:脚、膝、头),先天然向左倾倒(右腿为蹬冰腿时)到与地面成80度~75度时,直到要跌倒为止。(见2

  练习动做三为""""结合,当身体倾倒到有要跌倒的感受时,体重控制在"蹬冰"腿上,当蹬地腿接近蹬直时,浮腿才能落在身体总重心之下而着地。必定不要侧跨,不然就造成反支撑,这是最严重的错误动做。腿蹬地和上体移动要同时完成,这是滑冰中最核心的动做。必定要反复练习。(见3

  练习动做四为""""还原一。当蹬地腿接近伸直时浮腿才能落地,要达到使脚落在身体总重心之下。只有浮腿、臀、上体同时移动,浮腿才能落在身体重心之下。浮腿落地后承担体重,原支撑脚离地面抬起并向后作收腿动做到后位,收到与承担体重的腿并拢,还原到练习动做一,而后换腿,反复练习上述动做。(见4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三)

前几讲介绍了陆地练习和怎样选择冰刀,现在大地已经结冻,冰场已经浇成,怎么安排第一次上冰哪?
对初学者来说要作二项练习:

  1、 上冰前要作准备活动:天冷,人体的关节和各肌群,如不活动开就直接上冰,易发生外伤。陆地准备活动作两项练习:
  (一)在室内先简单活动一下身体,接着作2--3个直道诱导练习,每一个动做重复8--10次。每一个练习间站起,作慢跑或轻跳跃。
  (二)穿上冰鞋戴上刀套在室内作以下4个练习:
  1.两刀正刃站立。
  2.向左和向右移步练习2--3次。
  3.外八字向前走3--5米,重复2--3次。
  4.两刀正刃站立扶物作蹲屈练习五次,重复3--4
  当你感到身体发热(不能出汗)时,关节和肌肉活动开了,就能够上冰了。

   2、上冰时,要认真作以下练习:
  1.第一次上冰的人,最好先在有雪的冰上站一站和作左、右移步练习,体会一下对冰的感觉。
  2.第一次上冰的初学者,最好有人陪伴。如我的活动,必须严守下例步骤:(1)两刀正刃在冰上站立,体会体重放到冰刀上,如何才能保持平衡。(2)向左(右)轻蹬移步练习:如右刀用内刃轻蹬,向左小移步,体会蹬冰移动体重的感受。(3)两刀成外八字站立,向前走2--3步后两脚并拢向前滑一小段,并重复练习,体会冰上滑走的感受。(4)单蹬双滑:一脚冰刀正刃站立,(刀尖向前)另外一脚冰刀向外开约50度角,用内刃""住冰,承担体重,而后蹬冰,将体重""送到前脚上,当即与滑脚并拢向前滑一下子。反复练习,体会滑行的感受。当你掌握了上述动做之后,即可学习单脚蹬冰单脚滑行了。
  3.会滑冰的人,每一年第一次上冰,首先要熟悉冰性,找回对冰的感受,并要求本身尽可能以正确的技术滑行,尽快找回正确的滑法,而后再步入正常的滑跑练习。但要注意,上冰第一周滑速不可太高,应在中、慢速中练习,不然,会造成错误动做动力定型,不易改正。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四)

初学者直道滑行
  网友们:上一讲咱们学习了第一次上冰的练习方法,要想学会滑冰每次上冰都要练练这些内容。今天咱们来学习初学者直道滑行,首先要在陆地上作作直道滑行诱导练习。

直道滑行诱导练习方法:`


(图 1

1 2 3

  (1) 作好蹲屈滑冰姿式。

  (2?按图11作单脚后引。

  (3) 按图12一脚蹬地同时另外一脚向前迈半步,收回蹬地脚成单脚后引。

  (4) 按图13换脚重复上述动做。

  在作陆地诱导练习以前要简单的活动一下身体,而后再作诱导练习,每组走5-6步,练习4—5组,每组间站立作轻跳跃,当身体微微发暖后,就能够上冰练习了。


(图 2

1 2 3

  开始作直道滑行时,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从单蹬单滑立刻接双脚并拢滑行的练习动做。练习方法:

  (1) 按图21作蹬冰动做。

  (2) 按图22作单脚支撑滑进,单脚支撑滑进距离,随着练时间的加长而加长。

  (3) 按图23作双脚支撑滑进。

  要返复练习这个动做,只有当单脚或双脚支撑滑进时,冰刀是用正刃支撑才算掌握了这个动做。只有掌握了单蹬单滑立刻接双脚并拢滑行的练习以后,才能作真正的直道滑行。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五)

速度滑冰直道滑跑
   前五讲是初学滑冰时必需掌握的练习动做,它又是掌握直道滑跑的基本功。网友们从此凡是上冰练习时,必定要安排一些时间练习这些基本功。
  怎样进行速度滑冰直道滑跑的自我学习和练习哪?
  首先要弄懂直道滑跑技术的结构,通俗的讲,就是接二连三地作单蹬单滑。从技术结构上看,叫作:四个时期、六个阶段、十二个动做。两腿的协调关系,相差三个动做。


时期 单腿支撑1 双腿支撑2 单腿支撑3 双腿支撑4
阶段 惯性滑进1 单腿蹬 冰 2 双腿蹬冰 3 收腿4 摆腿5 下刀6

动 做 左腿 惯性滑进1 单腿蹬 冰 2 双腿蹬冰 3 收腿4 摆腿5 下刀6

右腿 收腿4 摆腿5 下刀6 惯性滑进1 单腿蹬 冰 2 双腿蹬冰3

  怎样练习直道滑跑技术:
  1、在陆地上了解和掌握直道滑跑技术的动做结构顺序,就是常说的作直道陆地模仿动做。因陆地模仿动做和冰上直道滑跑动做是同样的,因此咱们就同冰上练习一块儿来说。
  1.冰上练习直道滑跑技术:
  (1).从单蹬单滑练习开始
  前次课网友们已经掌握了单蹬单滑接两脚并拢滑行的动做了,此次课要把两脚并拢滑行的动做去掉,要接二连三地、两脚交替作单蹬单滑。上冰前,先在陆地上作这一练习。见图2-1--10
  (2).单脚蹬冰要向侧后推蹬冰,单脚滑行要用正刃滑得长一点。通俗地讲,就是大步滑行。100米的距离滑10个单步。好的运动员,蹬一次冰可单脚滑行达100米以上。当你能作到蹬一次冰能够滑行10米以上时,就能够正式学习直道滑跑技术了。上冰前,要在陆地作单脚静支撑练习10~20秒,重复3~4次。见图2-17-27
  (3)用两个动做的结合练习法来体会直道滑跑技术:
  a 蹬冰和下刀结合:
  表面上看就是一脚蹬冰另外一脚作下刀动做,但从技术结构上看,这里有四个动做,蹬冰包含两个动做:单脚支撑蹬冰、双脚支撑蹬冰;从下刀动做看,也有两个动做:一是摆腿,如左(右)脚在单脚支撑蹬冰,右(左)脚同时在摆腿。第二个动做就是下刀,如左(右)蹬冰腿快要蹬直时,右(左)脚同时在作冰刀着冰动做。蹬冰和下刀结合的动做是速度滑冰直道滑跑技术的核心,必定要反复练习。开始练习时,蹬冰的动做能够从""冰练起,用推冰的方法过渡到利用体重蹬冰(什么是体重蹬冰,之后咱们会讲到)。上冰前可在陆地上用扶物的方法清楚地体会一下上述四个动做。见图 2-15-22
  B 平衡滑行和收腿结合:
  平衡滑行,就是用单脚正刃在冰上滑行,与平衡滑行的同时,另外一腿做收腿动做,也就是将蹬冰结束的腿,从侧位收到后位。上冰前可在陆地以扶物的方法体会平衡滑行和收腿的感受。见图 2-1-10
  这两个结合动做会做了,能够说你已经掌握了直道滑跑技术了。下次课咱们再深刻地讲解直道滑跑技术中每一个动做的详细内容。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六)

速度滑冰直道滑跑技术讲座

网友们:

  前六讲咱们将速度滑冰初学者直道滑跑方法已经讲完了,从如今起进入速度滑冰直道滑跑技术讲座

  直道滑跑技术包括九个细节,即直道滑跑姿式、单腿支撑蹬冰、双腿支撑蹬冰、收腿、摆腿、冰刀着冰、惯性滑进、摆臂、全身配合。

(一) 直道滑跑姿式

  直道滑跑姿式是上体前倾,支撑腿弯屈,双手放于背后(长距离多用背臂,短、中距离多用单摆臂或双摆臂),上体与冰面夹角为10—15度(短距胛?5度,长距离为10度),大腿与小腿的夹角为90—110度(短距离为90度,长距离为110度),小腿与冰面的夹角为50—70度(短距离为50度,长距离为70度)。这一特定的姿式是指单脚支撑蹬冰开始前的姿式,在直道滑跑过程当中外型姿式类似,但三个角度是变化的。因此采用这种蹲屈姿式的道理就是为了减小迎面空气阻力,增长腿部蹬冰时的有效伸展距离。( 1)



(图 1

(二)单腿支撑蹬冰

  1. 什么是单腿支撑蹬冰:从惯性滑进结束起(图 2),到浮腿冰刀着冰止(图 3),为单腿支撑蹬冰。也可称为单腿支撑蹬冰阶段或单腿支撑蹬冰动做。

  2. 单腿支撑蹬冰的任务:是完成蹬冰动做中最初的蹬冰阶段,也是增速的最有效的蹬冰动做。

  3. 单腿支撑蹬冰的技术要点:利用全刀向侧蹬冰,使体重稳定的放在支撑腿上,利用体重和腿的伸展完成蹬冰动做。腿的伸展方法是先展髋、压膝踝、展膝踝、腿尚未彻底伸直时,完成单腿支撑蹬冰动做。


(图 2)          (图 3

(三)双腿支撑蹬冰

  1.什么是双腿支撑蹬冰:从浮腿冰刀着冰起(图 4),到蹬冰腿结束蹬冰冰刀离冰止(图 5),为双腿支撑蹬冰阶段。注意,双腿支撑蹬冰不是两条腿同时蹬冰,只是蹬冰腿在蹬冰,此时体重要控制在蹬冰腿上,浮腿在冰面上滑动不承担体重。

  2. 双腿支撑蹬冰的任务:是完成高速中的加速蹬冰动做,并作到适时、准确的完成交移体重

  3. 双腿支撑蹬冰的技术要点:在单腿支撑蹬冰的基础上,快速伸展蹬冰腿,膝踝关节充分伸直,以展踝结束双腿支撑蹬冰动做。

  最近克来普冰刀的出现使速滑的蹬冰技术产生了变化,克来普冰刀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之前刀托为轴,后刀托的鞋与冰刀能够脱离,在蹬冰过程当中后刀托的鞋跟离开后,用脚掌完成最后蹬冰动做的过程当中,冰刀在冰面上还是以全刀刃着冰的方式来结束蹬冰动做的。这在过去是速滑冰刀不可实现的梦幻。因为克来普冰刀有这样一个特色,就给蹬冰技术带来了四点变化,新旧冰刀相比,克来普冰刀从一个单步蹬冰的时间比上看,比旧冰刀增长了,因为蹬冰时间加长,蹬冰的距离天然就要加长,蹬冰距离加长了,蹬冰所产生的累加蹬冰力量天然就增大了,因为前三点的变化必然产生最有效的变化点,就是每一步的滑速明显的要高于旧式冰刀。因此穿克来普冰刀滑跑的成绩好于旧式冰刀的成绩,主要的道理就在这。


(图 4)             (图 5

(四)收腿

  1. 什么是收腿:从蹬冰脚的冰刀离冰起(图 6),到变为浮腿的冰刀收到后位止(即腿成为后拉姿式)(图 7)为收腿动做。

  2. 收腿的任务:是放松蹬冰后的浮腿,为摆腿作好准备

  3. 收腿的技术要点:利用蹬冰腿剩余的肌紧张和冰面的反弹力开始收腿,以屈膝为主,大小腿成一平面,膝内转将腿收到后位,与支撑腿靠拢。


(图 6)    (图 7

(五)摆腿:

  1. 什么是摆腿:浮腿冰刀从后位摆向身体总重心移动的方向起(图8),到浮腿冰刀着冰止(图 9),为摆腿。

  2. 摆腿的任务:摆腿有助于加速移动身体总重心,利用摆腿的副作用力增长蹬冰腿的蹬冰力量。

  3. 摆腿的技术要点:摆腿时以大腿带动小腿,膝盖领先以加速方法摆向新的滑跑方向。摆腿的节奏必需与蹬冰腿的节奏配合好。



(图 8)    (图 9

(六)冰刀着冰:

  1. 什么是冰刀着冰:从冰刀着冰起(图 10),到承接体重止(图 11),为冰刀着冰。

  2. 冰刀着冰的任务:肯定下一个滑步的滑行方向,准确、适时的承接体重。

  3. 冰刀着冰的技术要点:冰刀着冰的位置与蹬冰的刀靠边,并超前半刀长着冰,着冰方向与身体总重心新的运动方向相一致,用冰刀的中后部以冰刀的外刃开始接触冰面,到冰刀转变为正刃时体重交给了新的支撑腿。



(图 10)           (图 11

(七)惯性滑进:

  1. 什么是惯性滑进:从承接体重起,到单腿支撑蹬冰开始止,为惯性滑进。

  2. 惯性滑进的任务:保持和利用前一次蹬冰所产生的速度作延续滑行,给下一次蹬冰作好身体姿式上的准备,并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放松蹬冰后的浮腿。

  3.惯性滑进的技术要点;为了有效的作到延续滑行,惯性滑进时要下降滑跑姿式,减小空气阻力,并为蹬冰作好身体姿式上的准备。在惯性滑进中要保持支撑腿的冰刀、膝盖、头部三点成一线。

(八)摆臂:

  1. 摆臂的种类:有二种即单摆臂,双摆臂。

  2. 摆臂的目的:摆臂能增长蹬冰力量,提升滑跑频率,促进了上下肢和身体的协调运动。

  3.摆臂的方法:两臂为对称先后摆动,每支臂要通过三个位向点,即前高点、下垂点、后高点,当左臂为前高点时,右臂为后高点,当左臂为下垂点时,右臂也为下垂点,当右臂为前高点时,左臂为后高点,以此循环摆动。手的摆动方向,后摆时为侧后,前摆时为新的滑跑方向,前手的高度不超过鼻部,后手不超过肩高。单摆时用右臂,摆动幅度比双摆臂时大,前摆时能够超过身体中线。

(九)全身配合:

  全身配合,包括三个配合关系,即两腿的配合关系,臂与腿的配合关系,全身的配合关系。

  两腿的配合关系:为四个时期,六个阶段,十二个动做。四个时期:即单脚支撑时期,双脚支撑时期,单脚支撑时期,双脚支撑时期。六个阶段是惯性滑进阶段,单脚支撑蹬冰阶段,双脚支撑蹬冰阶段,惯性滑进阶段,单脚支撑蹬冰阶段,双脚支撑蹬冰阶段。十二个动做为惯性滑进动做,单脚支撑蹬冰动做,双脚支撑蹬冰动做,收腿动做,摆腿动做,下刀动做。一条腿六个动做,两条腿即十二动做,两条腿的协调关系差三个动做。

  臂与腿的配合关系:当臂摆至前高点时,同侧的蹬冰腿即将达到蹬冰的结束点,当臂摆至下垂点时,同侧腿位于摆腿的开始点,异侧腿正处于单脚支撑蹬冰的开始点。

  全身的配合关系:除要遵守两腿配合关系和臂与腿的配合关系外,在蹬冰过程当中上体与臀部要保持平动将体重交给新的支撑腿。在支撑滑进过程当中和体重没有交给新的支撑腿以前,要保持冰刀、膝关节、头部三点成一线。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七)

停 止 法

  初步掌握了直道滑行技术以后,为了保证在冰场上的安全,必须使初学者掌握中止法。中止法有六种:
  1.内八字中止法(又称犁状中止法):中止时,上体稍前倾,两腿微屈,两膝向里并拢,用两刀内刃压冰,此时上体后坐,重心降低,两刀跟随着向前滑进逐渐分开,使力点在冰刀的后半部。用力的程度越大,停下来的速度就越快。这种方法多在中高速滑跑中中止时使用。图 1
  2.刀尖中止法:刀尖中止法的作法是,一腿支撑,一腿成后拉位置,后拉腿的冰刀尖垂直于冰面,使刀尖在冰面上作滑压动做,就慢慢地停下来了。此种方法在高速滑跑中,实用价值不大。图 2

 图 1         图 2        图 3
  3.刀跟中止法:一腿支撑滑进,另外一腿伸直位于支撑腿的侧前方,冰刀与伸直的小腿成垂直,用刀跟正刃压划冰面,同时支撑腿微屈,重心降低,便可停下来。这种中止法适于低速滑行中采用,高速滑行时,使用较少,有时还可能发生意外。图 3
  4.内外刃中止法:两腿并拢,两刀平行向左()转体 90度,同时后坐,上体前倾,身体向左()倾倒,用右刀内刃、左刀外刃,或左刀外刃、右刀内刃逐渐用力压切冰面,便可停下来。此种中止法可在高速滑跑中使用。图4
  5.右脚外刃中止法:这种中止法比较难以掌握,但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在速滑中,两支冰刀的内外刃,只有右刀的外刃在正式滑跑中是用不上的。因此用右刀的外刃作中止动做,既发挥了右刀外刃的做用,又延长了其余三个刃的使用寿命。
  右脚外刃中止法的作法是,在滑行中,身体成直立姿式,用右脚正刃支撑,左腿抬离冰面,天然放松位于右腿侧旁,此时身体与右脚冰刀,同时快速向右转动,直体后坐,身体向右侧倾倒,帽锻馊泄窝贡妫 纯赏V瓜吕础4酥滞V狗ǘ嘤迷谥械退倩 苁笔褂谩M?5

 图 4          图 5
  6.双脚内刃错动中止法:两刀以正刃前滑,一脚抬起与前进方向成45度角用内刃落在滑行脚的侧前方踩压冰面,而后另外一脚以一样方法迅速向前迈步用内刃踩压冰,以一样方法两脚轮流作两至三次踩压冰,便可以中止下来。此种方法多在慢速滑跑中中止时使用。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八)

弯道滑跑为何比直道快

  
  弯道滑跑与直道滑跑技术不一样,弯道滑跑时身体向左倾斜,两腿成交叉步伐,同向右侧蹬冰,以这种姿式动做滑跑弯道,所以弯道滑跑技术有它自己的滑跑特色。因为这些特色决定了弯道滑跑比直道快。

(一) 弯道滑跑的技术特色 :
  1.滑跑弯道时必需处理好三者关系,即身体向左倾斜度,滑跑速度,弯道半径的三者关系。从下面公式
能够看出 F惯性离心力与速度 成正比、与弯道半径R成反比,速度快,离心力大,反蛐 5蓖涞腊刖缎保 胄牧υ虼蟆K 砸 胝 坊 艿溃 匦璨捎檬屎嫌诘笔钡乃俣群屯涞腊刖兜幕芮阈弊耸啤U馐峭涞阑艿牡谝桓黾际跆氐恪S捎谡庖惶氐阍诘疟 吧硖寰托纬闪俗罴训那阈倍任 咚倩 艽丛炝颂跫 ?/P>

  2. 滑跑弯道时身体向左倾斜,以交叉步伐滑过弯道。向左倾斜时头、胸、臀、下肢,要保持一条线向左倾。两腿成交叉步伐,右腿以右脚冰刀内刃向右侧蹬冰后,上步与左腿成交叉,左腿用左脚冰刀外刃也向右侧蹬冰并在右腿后方成交叉姿式,蹬冰后收回左腿放在新的滑跑方向的切线上,重复上述动做滑跑弯道段落。切线滑跑路线比直线的距离近,因此弯道滑跑速度比直道快。

  3. 弯道滑跑中没有惯性滑进动做。
  七十年代有人提出弯道滑跑中没有惯性滑进动做,当时没有被人们认识到,到了八十年代才被你们公认了。弯道滑跑技术要求滑跑者,是在倾斜状态下滑跑弯道,这一倾斜的角度,(通常已达55--65度)已经具有了开始蹬冰的条件,因此优秀运动员冰刀落冰后,当即就开始蹬冰。但初学者为了使冰刀能咬住冰和倾斜度掌握很差,存在惯性滑进动做是正常的。因为弯道始终处于蹬冰条件下滑跑,没有减速的惯性滑进动做,因此弯道滑跑速度比直道快。

  4.弯道的平均速度比直道快。
  重多的研究证实弯道的平均速度比直道快,其理由是弯道开始蹬冰时身体的倾斜度比直道大,产生推动前进的有效分力比直道大,因此速度快;弯道中的蹬冰比值,比直道大,蹬冰的时间长,产生的速度要快于直道;倾斜状态下对冰面的压力增长体重的1/10,因为压力增长在蹬冰腿上,因此弯道的蹬冰力量比直道大,速度天然要快于直道;身体总重心运动的轨迹,在一样的距离内比直道短。因为上述四项主要缘由因此弯道的平均速度比直道快。

  5.弯道的摆臂动做与直道不一样。
  弯道摆臂的目的与直道相同,但两臂的摆法不一样,右臂与直道相适,前摆时能够超过身体中线,后摆时微向体侧。左臂大臂贴在上体,小臂作先后摆动。

  6.弯道冰刀着冰是弯道的切线方向。
  要以最短的路线滑过弯道,决定于冰刀的着冰方向。弯道合理的着冰方向是园孤的切线方向,由于切线是靠近园孤的最佳位置。

  7.弯道技术动做结构与直道不一样。

弯道动做技术结构 表1


时期 单脚支撑 双脚支撑 单脚支撑 双脚支撑
阶段 单脚支撑蹬冰 双脚支撑蹬冰 摆 腿 着 冰
动做 左 单脚支撑蹬冰1 双脚支撑蹬冰2 摆 腿3 着 冰4
右 摆 腿3 着 冰4 单腿支撑蹬冰1 双腿支撑蹬冰2

  弯道的技术动做结构是由四个时期,四个阶段,八个动做所组成,动做协调关系差二个动做,与直道相比每条腿少了两个动做,即惯性滑进动做和收腿动做。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九)

弯道技术讲座之一 --弯道左腿滑跑技术

  从技术上看,直弯道技术不一样,直道技术可用一条腿六个动做来分析,但弯道两条腿的动做不一样,因此必需用两条腿的八个动做来分析。
  弯道技术包括十一个技术细节,一条腿四个动做,两条腿八个动做,再加上臂腿配合,全身配合和进出弯道技术,共十一个技术细节所组成。

1. 左腿单脚支撑蹬冰动做
1) 什么是左腿单脚支撑蹬冰动做(图1--1-2
  从右腿离冰起,到右腿以摆动动做着冰止,为左腿单胖С诺疟 鳌?BR>2) 左腿单脚支撑蹬冰的任务是什么
  完成单脚支撑蹬冰动做,与浮腿配合同时完成摆腿动做。
3) 左腿单脚支撑蹬冰的技术要点
  身体成一直线向左倾斜,以左刀外刃支撑,并在弯道的切线方向上完成左腿单脚支撑蹬冰动做。左腿的蹬冰动做要与右腿的摆腿相配合,右腿在左腿的前方摆越与左腿造成剪切动做。

2. 左腿双脚支撑蹬冰动做(图 1--2-3
1) 什么是左腿双脚支撑蹬冰动做
  从右腿以冰刀内刃着冰起,到左腿蹬冰结束止,这一阶段为左腿双脚支撑蹬冰动做。
2) 左腿双脚支撑蹬冰的任务
  用左脚冰刀的外刃,以加速的方法完成左脚蹬冰最后阶段的蹬冰动做。另外一个任务是适时的承交体重。因为克莱普冰刀的出现使弯道双脚支撑蹬冰时间的比值大大的超过旧式冰刀蹬冰的比值。
3) 左腿双脚支撑蹬冰的技术要点
  双脚支撑蹬冰时,身体重量控制在蹬冰腿上,只有蹬冰腿蹬直后,体重才能交给新的支撑腿。蹬冰方法用左刀外刃,以加速的方法在右腿的后方成交叉姿式,向右侧蹬冰,直至伸直左腿提起足跟完成左腿双脚支撑蹬冰动做。

3. 左腿摆腿动做
1) 什么是左腿摆腿动做(图--1-3-4
  从左腿离冰起,到左腿冰刀着冰止为左腿摆腿动做。
2) 左腿摆腿的任务
  左腿摆腿的任务是与右脚的单脚支撑蹬冰相配合,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左腿摆腿的副作用力,增长了右腿的蹬冰力量。
3) 左腿摆腿的技术要点
  左脚蹬冰结束后,利用冰面的反弹力拉回左腿,摆向新的滑跑方向的切线上,以冰刀的中后部着冰。

4. 左腿着冰动做(图--1-4
1) 什么是左脚着冰动做
  从左脚冰刀之外刃着冰起,到左脚冰刀之外刃支撑承接体重止,为左脚着冰动做。
2) 左脚着冰动做的任务
  左脚着冰动做的任务是选择左脚最佳的着冰点和配合右腿完成双腿支撑蹬冰动做。
3) 左腿着冰动做的技术要点
  着冰的方向是在新的运动方向上,着冰时要前送左腿用冰刀的外刃以冰刀的中后部着冰。开始着冰时只是冰刀浮在冰面上,不承担体重,只有当蹬冰腿即将蹬冰结束时,体重才交给着冰腿。


(
1)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十)

弯道技术讲座之一 --弯道右腿滑跑技术

  弯道滑跑技术中两腿的动做是不同的,因此要学习弯道滑跑技术两腿的动做必需分开学习。弯道滑跑技术中右腿的动做一样也有四个动做,同时讲解一下弯道的全身配合、进出弯道技术及摆臂动做。

1. 右腿单脚支撑蹬冰动做
1) 什么是右腿单脚支撑蹬冰动做
  从右腿冰刀之内刃承接体重起,到左腿以摆动的方法用冰刀的外刃着冰止为右腿单脚支撑蹬冰动做。(图 1--1-3
2)右腿单脚支撑蹬冰的任务,
  右腿单脚支撑蹬冰的任务是完成蹬冰动做中最有效的蹬冰阶段并配合左腿完成摆腿动做。
3)右腿单脚支撑蹬冰的技术要点
  右腿冰刀之内刃支撑,身体保持三点一线向左倾,以蹬冰的展腿顺序向右侧蹬冰,当左摆腿与右腿膝部并扰时,要加速伸展蹬冰腿,只有当左摆腿之外刃着冰前,完成右腿单脚支撑蹬冰任务。

2.右腿双脚支撑蹬冰动做
1) 什么是右腿双脚支撑蹬冰动做(图 1--3-5
  从左刀外刃着冰起,到右腿蹬冰结束止,为右腿双脚支撑蹬冰动做。
2) 右腿双脚支撑蹬冰的任务
  任务有两个,一是完成右腿最后阶段的蹬冰任务,二是适时准确的作好交移体重。
3) 右腿双脚支撑蹬冰的技术要点
  右腿之内刃向右侧蹬冰,蹬冰时要注意右腿的膝盖要控制在胸下,只有当右腿蹬冰结束的同时,体重才能交给新的支撑腿。

3。右腿的摆腿动做
1)什么是右腿的摆腿动做
  从右脚离冰起,右腿通过与左腿成前交义,到右腿之内刃着冰止,为右腿摆腿动做。(图 1--6-9
2)右腿摆腿的任务
  摆腿的任务有两条,其一是配合左腿完成左腿单腿支撑蹬冰动做。其二是用右腿摆腿动做的副作用力给左腿增长蹬冰力量。
3)右腿摆腿的技术要点
  因为弯道没有收腿动做,因此弯道右腿摆腿的开始点是从右腿离冰起,立刻开始作摆腿动做,方法是屈髋提腿用膝使外展的腿作内收和前跨动做,使右刀刀根贴近左刀尖,作交义跨越摆向新的滑跑方向,即新的切线方向。

4.右腿着冰动做
1)什么是右腿着冰动做
  从右腿冰刀之内刃着冰起,到右腿冰刀内刃支撑承接体重止,为右腿着冰动做。(图 1--9-10
2)右腿着冰的任务
  右腿着冰的任务有二条,其一是选择最佳的下刀方向,从而决定了新的运动方向,其二是配合左腿有效的完成双腿支撑蹬冰动做。
3)右腿着冰的技术要点
  着冰方法是刀尖抬起,用冰刀的中后部之内刃着冰。着冰方向是新的运动方向,即切线方向。


( 图1

5.弯道全身配合动做
1)两腿的协调关系
  弯道两腿的协调关系为四个时期,四个阶段,八个动做,协调关系差两个动做。(见弯道技术结构 表1
弯道动做技术结构 表1


时期 单脚支撑 双脚支撑 单脚支撑 双脚支撑
阶段 单脚支撑蹬冰 双脚支撑蹬冰 摆 腿 着 冰
动做 左 单脚支撑蹬冰 双脚支撑蹬冰 摆 腿 着 冰
右 摆 腿 着 冰 单腿支撑蹬冰1 双腿支撑蹬冰2

2)上体与腿的配合关系
  在弯道滑跑中上体要平动,在单腿支撑蹬冰阶段,上体与下肢成三点一线,在双腿支撑蹬冰阶段中,上体与蹬冰腿的冰刀造成必定的夹角,但体重要放在蹬冰腿上,当蹬冰结束时上体与新的支撑腿冰刀方向造成三点一线。

6.摆臂动做
  弯道的摆臂的目的与直道基本相同即增长蹬冰力、提升滑跑频率、有助于上下肢协调。
摆臂的方法与直道不一样,摆右臂时前摆,摆向新的运动方向,既摆向新的切线方向,向后摆时是侧后。摆左臂时大臂不动屈小臂勾向左胸前,后摆时大臂贴躯干,伸直小臂,手的高度不超过肩,左臂只起协调做用。

7.进出弯道技术
  进好弯道是滑好弯道的关键,出好弯道是利用弯道速度的关键。
1) 进弯道
  进弯道的目的是改变运动方向。
  入弯道的方法,右脚以正刃从直道滑入弯道,当右脚蹬冰后保持身体的倾斜度,收回的左脚尽可能贴近弯道用冰刀外刃着冰,既完成了进弯道的技术动做。(这种入弯道的方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方法)
2)出弯道
  出弯道的任务,合理的利用滑出弯道的速度惯性,顺势甩出弯道。
  出弯道的方法,用右脚滑出弯道,此时头肩右移,上体紧压右腿,左摆腿时不要急,当右腿滑出弯道后,左腿冰刀以微偏外刃的方法着冰,
  接着左脚冰刀转成正刃,既开始直道滑行。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十一)

起 跑 技 术

   起跑是滑跑的开始,它的任务是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静止状态,从而得到本项目的最佳速度。
起跑种类,根据距离的不一样分为两种,一种叫短距离起跑法,另外一种叫长距离起跑法。
  起跑技术由四部分构成,既预备姿式、起动、疾跑、衔接。

  1.预备姿式:有两种,一种是侧面起跑法的预备姿式,另外一种是正面起跑法的预备姿式。侧面起跑法经常使用的有三种,一种是两刀平行式的起跑法(图 1--1),既两刀平行用内刃压冰,前刀贴切起跑线,两刀与起跑线成20-30度,重心放在两刀之间,两腿蹲屈,膝内压,前臂下垂,后臂侧后平举,眼视前方8-10米处。另外一种是丁字步起跑法,方法基本上同第一种,不一样点是前刀与起跑线成90度,用正刃着冰。第三种是点冰式起跑法,作法是两刀平行与肩同宽,无力脚在前,有力脚在后,用内刃压冰与起跑线成10-15度,而后前刀刀跟抬起用冰刀尖内刃紧贴起跑线后用力压冰,两腿蹲屈,体重的23,放在前脚上,前臂天然下垂,后臂侧后平举,眼视前方8-10处。

   正面起跑法,有二种,一种叫外八字起跑法,两冰刀刀尖紧贴起跑线,两刀的夹角为50-70度,有力脚的臂要放在侧后。余下的预备动做与其它预备姿式相同。

  正面蛙式起跑法,又称蹲踞式起跑法。蛙式起跑法的预备姿式是两刀与起跑线的距离为70厘米左右,两刀成外八字,两刀根相距5-10厘米,两手以大姆指与食指分开成虎口状,两臂比肩稍宽的距离放到紧贴起跑线后,当听到预备口令时,两刀用内刃蹬压冰,双肩探出起跑线,23的体重放到两手上。既完成了蛙式的预备姿式。

  2.起动
  起动为起跑的第一步(图 1--2-4),起动的好坏决定起跑的好坏,因此起动是起跑的关键。要特别注意,侧面起跑法第一步是先出无力脚,正面起跑法是先出有力脚,第一步的主要技术要点是冰刀尽力外转,用内刃踏切冰形成身体最佳的倾斜度。

   3.疾跑
  疾跑技术是起跑技术的重点,疾跑技术完成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起跑能不能以最经济的体力、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得到项目的最佳速度。疾跑的方法有三种,切跑式疾跑法,滑跑式疾跑法,扭滑式疾跑法。所谓切跑法就是以冰刀内刃,两刀成外八字踏切跑的方法。优势是起速快,缺点是体力消耗大,疾跑与衔接间很差掌握。滑跑法褪且哉5幕 芏 鳎 岣呋 芷德世赐瓿杉才苋挝竦姆椒āEせ ㄊ侵盖信芊ㄓ牖 芊ㄏ嘟岷系姆椒āT诔ぞ嗬氡热 卸嘤没 芊ǎ 叹嗬氡热卸嘤们信芊e团せ ā?BR>  疾跑段的距离以短为佳,通常为30-40米,疾跑段分三个小阶段,既起速段(图 1--5-7)、加速段、最大速阶段。


1 2 3 4 5 6 7
( 图 1

   4.衔接
  衔接技术的目的有三点,一是把疾跑段的速度以不减速的方法转移到正常滑跑中去。二是疾跑后的小憩,正常滑跑前的准备。三是完成身体姿式的转移。
  所谓衔接技术就是疾跑后采用二---三个单步,利用惯性速度把疾跑中已得到的最大速度转移到正常滑跑中去的动做,就是衔接技术。

   4、冲刺
  冲刺是全程的最后一段为提升成绩所采用的合理动做。冲刺技术利用的好坏在两人成绩至关的时候,起着决定名次的做用。
  冲刺技术的利用决定于冲刺距离的选定,冲刺距离的选定由三个条件决定,既比赛项目距离的长短,训练水平的高低,竞赛当时体能的好坏。
  当今冲刺技术有新的发展,冲刺技术分为二小段,一是冲刺滑跑段(图1),二是最后一步的箭步冲刺动做。因此采用箭步作最后一步是由于速滑到达终点是以冰刀触及终点线为准,箭步的动做比正常滑步要早到达终点,同时双臂、上体与前弓腿,用力前送,争取以更大的弓箭步冲向终点。


( 图 2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十二)

我国速滑技术的发展与变化概况

  纵观我国速滑技术的发展与变化,能够分为四个阶段,即天然传入阶段,有组织的引进阶段,自我发展阶,与世界同步发展阶段。

  天然传入阶段:建国前为我国速滑技术天然传入阶段,有典型地域表明性的城市有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外国的一些水兵和使馆人员在冰场上滑冰,引发了中国人的学习兴趣,当时只能是一些有产阶级的子弟才能购买起昂贵的冰鞋用具,其目的只是一种时上和消遣;在日本侵占时期,东北在日本的中小学里有滑冰课,很多的日、韩青年每到冬季都到冰场去滑冰,有时还组织一些竞赛性的活动;在哈尔滨那时有很多白俄从苏联流入和迁居哈尔滨,很多白俄都会滑冰,对老哈尔滨人影响较大。天然传入阶段的技术流派有二种,一种是以长春为表明的(长春是伪满的国都)日伪技术,既一刀三变刃,在一个单步中外刃滑1/3,正刃滑1/3,内刃滑1/3,左右摇摆较大。另外一种是以哈尔滨为表明的白俄技术,通常称做大步技术 ,即用力蹬冰加长正刃滑行时间,做为技术的核心要求。


  有组织的引进阶段:从50年代到60年代是我国速度滑冰有组织的引进阶段。建国初期我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体育运动,那时中苏关系十分友好,国家体委决定以一面倒的方式向苏联学习,派出留学生、请苏联专家和优秀运动员来我国表演和讲学,苏联滑冰专家的著做,如索克洛夫的滑冰专著和别列金速滑讲义在国出版。从1953年起,我国有冰地区开始创立滑冰学校和滑冰体工队,今后滑冰运动在我国有冰地区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了。从1953年起有了我国第一批全国滑冰纪录。1957年我国首次参加世界速滑比赛。

  在有组织引进阶段以前我国没有本身的速滑理论,在50年代的中后期我国才有了引进的理论,当时把速滑技术结构称为四个时期、八个阶段、十六个动做、两腿协调关系差5个动做(见表1)。这种理论当时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因为咱们接受了先进的速滑理论,因此我国在60年代就在世界冰坛上显露出速滑强国的雄姿。

速滑技术动做结构图表 1

时期 单腿支撑 双腿支撑 单腿支撑 双腿支撑
阶段 开始收腿 收腿结束 下刀 变换支点 自由滑进 开始蹬冰 最大用力 结束蹬冰
动做 左腿 开始收腿 收腿结束 下刀 变换支点 自由滑进 开始蹬冰 最大用力 结束蹬冰
右腿 自由滑进 开始蹬冰 最大用力 结束蹬冰 开始收腿 收腿结束 下刀 变换支点

  自我发展阶段:从60年代到80年代是我国速滑运动的自我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在速滑运动中采起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我国速滑界的专家、教授们相继大量发行出版了速滑理论书藉、教材等,将他们多年训练造成的体系,速滑技术造成我国独有的风格;低姿式、大幅度、高频率、充沛的体力、顽强的意志。今后我国速滑运动在世界冰坛上相继出现了几回高峰期,得到世界冠军,打破世界纪录,如罗致焕、王金玉、赵宏昌、王淑媛等人。

  这一时期速滑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通称为四个时期、六个阶级、十二个动做、协调关系差三个动做。(见速滑技术动做结构图表2)尤为在弯道技术的发展上尤其突出,弯道滑跑中几乎没有惯性滑进动做,造成四个时期、四个阶段、八个动做的结构关系(见图表3

速滑技术动做结构 图表2


时期 单腿支撑 双腿支撑 单腿支撑 双腿支撑
阶段 惯性滑进 单腿蹬冰 双腿蹬冰 收腿 摆腿 下刀
动做 左腿 惯性滑进 单腿蹬冰 双腿蹬冰 收腿 摆腿 下刀
右腿 收腿 摆腿 下刀 惯性滑进 单腿蹬冰 双腿蹬冰

速滑弯道技术动做结构 图表3
时期 单腿支撑 双腿支撑 单腿支撑 双腿支撑
阶段 单腿蹬冰 双腿蹬冰 摆腿 下刀
动做 左腿 单腿蹬冰 双腿蹬冰 摆腿 下刀
右腿 摆腿 下刀 单腿蹬冰 双腿蹬冰

  与世界同步发展阶段;从80年代到90年代未期是我国速滑运动与世界同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国速滑运动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很频繁,世界上很多速滑强国来我国作友好访问和比赛,如:挪威、俄国、日本、乌克兰、韩国等。国外的一些速滑理论、书刊,如:美国霍拉姆编著的速滑全书以及日本、挪威、原苏联的一些基础理论和训练理论在中国大量出版,加上我国一些专家、教授,结合我国国情编著的多种速滑专著,为我国速滑基础理论、训练理论、科研体系构建了与世界同步又有我国自身特色的速滑运动结构体系。从80年代起我国速滑在技术上、训练上与世界强国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有的只是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上的不一样。在冰场上滑起来各国运动员间看不出有什么差异,几乎都是一种技术模式。这一时期我国运动员叶乔波、王秀玉、刘洪波等人,曾在世界大赛中获取世界冠军和前几名的好成绩,这就再一次证实了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速滑运动进入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速滑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尤为是克来普冰刀出现后,在技术结构上,技术细节上都产生了变化,在优秀运动员中直弯道技术趋向一致,既四个时期、四个阶段、八个动做。一个没有惯性滑进(或者说几乎没有惯性滑进)的时代来临了。可是对通常人来说直道技术结构中仍是存在惯性滑。(见直弯道技术动做结构图表 4

速滑直弯道技术动做结构 图表4

时期 单腿支撑 双腿支撑 单腿支撑 双腿支撑
阶段 单腿蹬冰 双腿蹬冰 摆腿 下刀
动做 左腿 单腿蹬冰 双腿蹬冰 摆腿 下刀
右腿 摆腿 下刀 单腿蹬冰 双腿蹬冰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