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第八周《信息安全导论》学习总结

 

1、 《计算机科学概论》第九章—面向对象设计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java

(一) 面向对象方法python

自顶向下设计的重点就是任务。相反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用叫“对象”的独立实体生成解决方案。一旦收集全了全部问题中的对象,就能构成问题的解决方案。程序员

1. 面向对象算法

(1) 对象(object)在问题背景中相关的事物或实体express

(2) 对象类,简称类(object class or class)一组具备类似的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的描述异步

(3) 域(field)类中的特定项,能够是数据或子程序async

(4) 方法(method)定义了类的一种行为的特定算法。函数

2. 设计方法spa

(1) 集体讨论:肯定可能须要的对象类翻译

(2) 过滤:筛选整合,集体讨论的成果

(3) 场景:明确对象类的责任(管什么的)(动词),“若是。。。将会。。。”

(4) 责任算法:为责任编写算法

(5) 总结:在软件的设计说明书上,关注动词—程序性;关注名词—面向对象

(二) 翻译过程

1. 编译器(compiler)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的程序

2. 解释器(interpreter)输入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指导计算机执行每一个语句制定的动做的程序

3. 解释执行,一般比编译执行慢

(1) 解释器(interpreter)输入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指导计算机执行每一个语句指定的动做的程序

(2) 字节码(bytecode) 编译java源代码使用的标准机器语言

(3) 标准化的语言提供的可移植性(在有该语言编译器的电脑上可直接运行)、与、解释字节码提供的可移植性(在有JVM的电脑上可直接运行),不一样。

(三) 程序设计语言的规范

1. 命令式范性

描述解决问题的必要处理,具备顺序执行指令的特征

(1) 面向过程的范性:程序是子程序分层次构成的

(2) 面向对象的范性:对象和操做对象的代码绑在一块儿,使得每一个对象负责控制本身的操做。JavaPythonC++既有面向对象的部分,又有面向过程的特色。

2. 声明式范性

描述结果

(1) 函数式:基本原理是函数的求值,而不是变量和赋值语句。

LispSchemeML

(2) 逻辑式:基于象征逻辑的原则。

(四)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功能性

分支结构、循环结构是命令式语言的标志。

1. 布尔表达式(boolean expression)一个标识符序列,标识符之间有相容的运算符隔开,求得的值是true  or  false

2. 数据归类

(1) 强类型化(strong typing)每个变量都有一个类型,只有这种类型的值才能被存储到该变量里面

(2) 数据类型(data type)一组值以及可以应用于这种类型的值的基本操做集合的说明。

(3) 数据类型:整数、实数、字符、布尔型、字符串、

(4) 声明(declaration)把变量、动做、语言中其余实体和标志符关联起来的语句,使程序员能够经过名字引用这些项目。??注释??

(5) 保留字(reserved word)具备特殊意义的字,不能用做标志符

(6) 区分大小写(case sensitive

3. 输入/输出

4. 控制结构

(1) Control structure:肯定程序中的其余指令的执行顺序的指令

重复、选择、子程序

(2) 嵌套逻辑

(3) 异步处理:也叫做事件驱动处理。这样的处理是背程序指令序列之外发生的事件所控制的。

异步(asynchronous)不与计算机中其余操做同时发生;换句话说,与计算机的动做不一样步

异步处理常常出如今JavaVB中,而不多出如今别的语言中。

(五) 面向对象语言的功能性

1. 封装(encapsulation)实施信息隐蔽。把数据和动做打包在一个袋子里。对其余的对象一无所知,若是一个对象须要另外一个对象的信息,他必须向另外一个对象请求。

(1) 对象类(object class)问题求解阶段:属性和行为类似的一组对象的说明,是与问题背景相关的事物或实体

(2) 对象,实现阶段,是对象类的一个实例

(3) 类,实现阶段,对象的模式

2.

(1) 实例化:建立类的对象

3. 继承(inheritance)获取其余类的属性(数据域和方法)的机制

4. 多态(polymorphism)一种语言的继承体系结构中具备两个同名方法且可以根据对象应用合适的方法的能力。

(六) 杂问

1. 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

2. Javapython只能使用值参?VBC++会使用引用参数?

2、《自学是一门手艺》

第十二章—刻意思考

这东西能用在哪?

主动找活干,“能者多劳”这话没错,但“劳者多能”也许更准确一点,没机会联系,就主动制造机会,以用代替练

干活要有产出

更进一步,这东西还能用在哪里?

所谓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就是把知识方法,内化为能力思想,从而实现极高的“可移植性”

第十三章—打败难点

困难幻觉:事实上,全部的难点均可以拆解成更小的单元,并逐一突破。

把一切都当作一门手艺的好处之一就是心态平和。觉得你知道,手艺不考天分和智商,它考靠另外几样东西:不混时间,刻意思考,刻意练习。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世间全部的事情都是同样的,只是你在不一样方面的手艺,有熟练有没入门的区别而已。

不管学什么都同样,难的部分不学会,就等于整个没学。为何恰恰要把本身学成一个半吊子?

开始自学,和开始断奶,实际上是一回事。自学自己就是枯燥的,就像“人生本无心义,有意义的人生都是本身活出来的”同样。

可以耐心读完那么多在别人看来“极度枯燥”的资料是自学者所擅长的。可在别人看来“无与伦比”的耐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造就的?没断奶的人想象不出来。

很简答。首先,平静的接受自学枯燥的本质。其次,“不管多枯燥,总能读完;不管多难,多读几遍总能读懂”,因而,到最后,只不过是习惯了而已

那一点点的差别,却造就了后来这么大的差距。看破苦难幻想,决心断奶,接受自学枯燥的本质,多给一些预算,多给一些耐心,没有什么速成。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