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SAP项目被“中间商赚差价”

前段时间某买卖二手车的广告特别火,里面有一句话叫“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特别有说服力。一样在作SAP项目的过程当中也是要警戒各类“中间商”赚差价。程序员

 

正常的SAP项目的都是甲方和乙方两边签署合同合做实施,并不会有第三方参与。甲方负责提供场地,提需求,提供关键用户和IT资源等等,乙方负责出顾问出技术。可是笔者见识过一个奇葩的SAP项目,被层层外包出去,被各类各样的“中间商”赚了差价。 微信

甲方企业最早是跟老板认识的一个教授签合约,将本身家的SAP项目全权转包给他负责。这个教授听说在行业里颇有威信,把老板和管理层忽悠得不得了,在老板和其余高层的心中就跟神同样。而后这位教授把这个项目再转包给他参股的公司A,而这公司A实际上并非作系统实施的,这家公司的老板又将这个项目转包给一家作SAP实施的公司。而后这个教授又找了一个团队,在实施过程当中替代甲方去跟实施团队作需求对接,甲方称这个团队为甲方表明。spa

 

甲方——>教授——>公司A——>实施团队;3d

甲方——>教授——>甲方表明;blog

 

就这样这个项目转了好几手,从头至尾这个SAP项目包括硬件(HANA)、软件以及实施费花了差很少四千多万,而作出来的SAP系统只是启用了SD、MM、FI这三个模块而已。基本上里面的销售和采购的单据都只是走个过程,SAP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大概就是作个财务帐,仅此而已。 资源

在我看来,这个项目的规模按正常作项目费用最多最多也就一千万出头,而这家企业硬生生给作到了四千万。当我听到这个金额的时候简直要惊掉下巴了。中间各类盘剥和差价比整个项目的费用还要多。更可怕的是,由于实施团队并非直接跟甲方签的合同,实施团队的费用都是靠公司A给的,而后公司A的钱都是靠这个教授给的。 开发

在这个过程当中,实施团队只会听公司A和教授的话,他们才是金主,根本不会把甲方放在眼里。甲方表明就更是奇葩的一个团队存在了,本身还要先去了解企业的业务现状和需求,再去跟实施团队合做。由于甲方表明的金主实际上也是那个教授,因此这个过程当中也不会把甲方放在眼里。由于实施团队和甲方表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属于同一个老板,因此两方坑壑一气,对系统的功能和甲方的需求都是能忽悠就忽悠。 文档

由于“中间商赚差价”的缘由,真正给甲方表明和实施团队的费用并很少,钱没给够,出的顾问质量也不高,对甲方关键用户的诉求基本爱理不理,能推就推,甚至懒得解释直接就建议用户去跟SAP公司联系讨论系统的改善。对甲方IT的要求也直接忽略,甚至投诉到高层,搞得甲方IT特别被动,根本没法起到监督做用。SAP系统标准表数据更是随意更改,开发不规范,Bug一大堆,配置信息乱七八糟,整个实施过程并无完善的文档记录。顾问们天天九点多上班,也不多加班,有的时候都请假不来。 软件

SAP项目实施过程当中甲方关键用户几乎没有直接参与,跟实施团队的对接都让甲方表明给全权负责了。甲方内部的IT在实施过程当中就更没有发挥做用了,连系统都不让碰,由于那个教授的关系,甲方IT被要求在系统上线以前不能对系统作随意更改,甚至还为此背了很多的锅。 配置

后来系统上线了,主数据各类错误,开发的功能各类问题,关键用户和IT都很崩溃。而这些实施团队和甲方表明匆匆作了一下交接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企业业务部主管和关键用户都抱怨连天,以为SAP系统怎么这么烂,还不如Excel方便。高层对SAP系统也至关不满,以为财能很差用,不如用友系统方便,能够随意修改数据。甲方IT很无奈:好好的SAP系统就这样被玩坏了~ 

如今信息如此发达,这个行业也愈来愈透明,SAP合做伙伴的公司能够信手拈来,导SAP系统根本就不须要去找什么教授,信什么行业专家。企业找两三家实施公司过来作演示招标,两方直接签合同才是王道。让那些所谓的“甲方表明”和“中间商”都滚粗吧,别让企业花这种无谓的冤枉钱~

 


 

  本文做者 | SAP梦心

  联系方式 | 微信:W150112458(疯狂的程序员)

  特别敬告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原文内容,谢谢!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