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脾和肺,宝宝不积食不咳嗽长大个》05_第五章 穴位养肺
第五章 穴位养肺
第一节 肺经——宣肺清热,祛除外邪
概述
- 小儿常见病就两类
- 积食为首的脾胃系病症;
- 感冒引发的咳嗽、咳喘、肺炎等肺系病症
- 肺经功效
- 驱赶外邪
- 加强肺卫
- 补益肺气(长期感冒咳嗽伤了肺气,或慢性鼻炎、鼻窦炎),重者可加上揉肺俞(读音shu,四声,同腧)
- 若是在感冒初期有症状头痛、鼻塞、流鼻涕、咽喉肿痛时,当即用清肺经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 本书按摩手法以湘西推拿流派为准。
取穴
- 肺经:无名指螺纹面
- 肺俞:背部,低头时凸起的脊椎骨为第7颈椎,再往下数3个就是第三胸椎,旁开1.5寸便是。
按摩
- 补肺经:旋推3分钟,平时保健以旋推为主;
- 清肺经:直推螺纹面,适用于有感冒、咳嗽症状。平时保健也可补肺经后再清肺经1分钟。
第二节 外劳宫——去体寒,防感冒
概述
- 能够治“落枕”
- 温里散寒,温经止痛,能把人体内的寒气散出来
- 按摩外劳宫是“温法”,能驱赶内寒、外寒、脏腑之寒、经络之寒;还能“和脏腑之热气”,令人“遍身潮热”,有喝姜汤的效果,可在冬季预防感冒。
- 手掌内和外劳宫对应的位置是内劳宫,做用和外劳宫相反,清热凉血,治疗各类热病。
取穴
- 食中指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 孩子握拳时中指尖对应的位置
按摩
- 平常保健,轻揉3分钟
- 已有感冒症状或治疗落枕,手法重一些,按摩时间延长到5分钟。
第三节 三关——补气散寒,温补肺虚
概述
- 三关是孩子身上自带的麻黄、桂枝,温补散寒
- 除了有外劳宫的温热效果,还能够补一切阳气虚弱,对脾肺气虚都有好处
- 发汗退热,适用于风寒感冒,至关于西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取穴
- 三关,线性穴位,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至肘横纹一条直线。
- 三关穴的两个“兄弟”:
- 天河水,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一条直线,去火灵穴。
- 六腑,前臂尺侧缘,肘横纹至腕横纹一条直线,有清泻效果。
按摩
- 一手握住孩子的手,另外一手从拇指从腕横纹向上推至肘横纹,3到5分钟。
- 方向千万不能反。
第四节 内八卦——调理气机,平衡阴阳
概述
- 内八卦是个圆形穴位,包括八卦的八个方位,在古代时各方位做用不一样,在现代通常只讲究顺逆时针按摩。
- 内八卦理气做用强,可对咳嗽、化痰、气喘和脾胃不和都有调理做用。
取穴
- 以手心为圆心,圆心到中指根的三分之二为半径的圆周。
按摩
- 平时保健,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一分钟,
- 若有咳嗽,咳痰,气喘,腹胀等症状,则以顺运(顺时针按摩)为主。
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