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微信升级引起的思考

原文: 一次微信升级引起的思考git

1. 先看看升级前[6.1]和升级后[6.2]的区别

升级前:6.1 github

6.1.1
6.1.2

升级后: 6.2 后端

6.2.1
6.2.2

2. 我对此次升级的第一印象

awesome

  微信此次升级应该有很多改善的地方,我就 "钱包" 这个比较让我满意的功能点来谈谈个人感想。当时我打开钱包这个功能的时候,第一反应是 “wow,实在太赞了,终于把 “零钱” 这个按钮放出来了“。先说说我为何喜欢零钱这个按钮,由于红包,经常抢红包,没几天我就会很好奇地去看看本身如今抢红包抢了多少钱,因而乎每次都要操做好几回:我 -> 钱包 -> 钱包 -> 零钱。而如今我只须要操做两次:我 -> 钱包 就能够看见个人零钱有多少了。一会儿节省了两步,可能你会以为这没什么稀奇的。但是我想说,对我这种常用这个功能来讲的人,两步已经足够让咱们惊喜了。 微信

  好了,相信很多人看到我上面的说法,大都想说,众口难调,也许这个功能的升级只是让少部分我这种类型的用户满意而已,也许不少不想把 “零钱” 这个功能暴露出来的用户会吐槽这个改善点。yes,我相信是会有吐槽的用户。可是,我相信每一次升级,都确定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确定是通过验证的。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颇有趣的问题,在没有升级这个功能以前,微信产品组是基于什么来决定要改善这样一个功能的,是通过什么东西来验证这个功能的升级是有必要的?这个问题,也是我经过微信此次升级得到的思考和感悟----如何决定一个功能是否要改善?如何来预测用户的需求,或者说如何来预测用户对功能升级的反馈? 优化

  好的,让咱们先把问题强调一下,由于最后还要梳理方案呢。 google

问题 1. 如何决定一个功能是否须要改善?
问题 2. 如何来预测用户的需求,或者说如何来预测用户对功能升级的反馈?spa

3. 如何决定一个功能是否须要改善

  其实,在感谢此次升级之余,我想过一个问题:我假设有不少用户向我同样,也很喜欢 ”零钱“ 这个功能的改善。但我确实很好奇,微信是怎么决定来要改善 ”零钱“ 这个功能的?做为一个作技术出生的,我从技术角度想了想,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作起来,那是easy enough的,并且是彻底能够量化的。.net

  在《参与感》 这本书中提到小米最初是如何呵护前几百个粉丝的,如何经过与粉丝的互动来改善小米的功能的。我想,一个反馈很好的功能升级,必然是在某种程度上与用户有所互动后的决定,或者说是在与用户 ”沟通” 后的决议。固然微信用户这么大,不可能向小米当初初创的时候同样,维护一个用户bbs来讨论用户的观点。必需要用一种更精准,更能够量化,能够解释,并且成本低廉的方法来作到与用户在功能点上的 “沟通”。 设计

  好了,说了这么多废话,铺垫都全打好了,下面我就直接来讲说在我看来,微信是怎么作到与用户 ”沟通“,微信是怎么决定要升级 ”零钱“ 这个功能的吧? 3d

  其实,all roads lead to Rome,“沟通”的初衷是为了知道用户的想法,but咱们应该要知道,用户的表达本身的想法,不少时候并非经过语言来表达呢【甚至不少人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特别是我这种光长得帅但表达能力处于世界级 low 20%的人】,用户还有不少其余的方法来表达本身的想法,其中最真实,最可信,最可量化的就是用户的action,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因此,咱们要想知道用户的想法,其实彻底能够经过另外一条道路,即去探索用户的action,并且这种方法对全部用户都适用,男女老幼通吃啊。

  so,如今又来一个问题了,这里的用户的action,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下面给你们一张图,只要作过SEO的,相信看见这张图就彻底明白我接下来要说的了。

问题 3. 用户的action,具体指的是什么

google_hot_v2.jpg

  上面是一张google点击的热点图,颜色越深表明越受到用户的关注。

  google的这个热点分析作得比较复杂,咱们就不深刻了。接着说我对“用户的action”这个问题的见解。其实最简单,也是最可信的action就是用户的点击了。每个click,均可以看做用户对每个功能的关注度,只要时间长,用户样本多,那么这个数据就是可信的。经过用户的点击数据,针对于用户来讲,咱们能够知道用户最经常使用的是哪些功能;针对于产品来讲,咱们能够知道一个产品的新功能点在发布后一段时间内的点击率的变化过程和趋势。

  好了,其实上面我堆砌了几打的措辞,就是为了突出上面这段话,就是为了引出我认为本文的核心词---用户的点击数据。

  下面,我想梳理一下个人思路,以对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做答的形式来代表个人观点。

4. The kernel behind my mind

问题 3. 用户的action,具体指的是什么

用户的action,简单的是指用户的点击数据;复杂的是指用户在每个功能页面的停留时间。
至于怎么处理分析这些数据,方法就太多了。

问题 2. 如何来预测用户的需求,或者说如何来预测用户对功能升级的反馈?

能够根据用户对APP上每个功能点的点击数据来作统计分析。功能点的划分能够有不一样的维度,
好比说微信6.1的钱包是能够是一个功能点,钱包里的零钱也能够做为一个功能点。也就是说,
咱们能够以不一样的维度和粒度来区分功能点,对每个功能点来作用户点击数据的统计分析。

问题 1. 如何决定一个功能是否须要改善?

有了上面的各个功能点的统计数据,我想大概就能决定一个功能点是否有必要更改了。
固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一个功能点的改善确定不只仅靠数据来决定的,
也要看这个逻辑是否合理。好比说微信6.1的钱包,我要想看我本身的零钱的话,
步骤是: 我 -> 钱包 -> 钱包 -> 零钱,我会以为很奇怪,为何会有两个“钱包”的功能,
这在功能点上不是重复了吗?
若是说升级成6.2的钱包的花,操做步骤是:我 -> 钱包,
第一,去重了“钱包”这个重复的功能点,
第二,不用点击零钱便可预先知道本身的零钱余额有多少。
固然,这个细节还有不少能够提的,你们能够自行发挥想象和交流。

5. 如何作到真正的参与感

  全部的产品,都是服务于用户。熟话说得好,不以恋爱为目的的约会都是瞎折腾,不以用户为女神的产品都是瞎糊弄。既然产品的核心是用户,那咱们关于产品所作的一切设计,优化甚至是改变都应该在改动以前与用户有过沟通,要确保用户对咱们所作的改动有所认同。

  我很同意小米初期的那种作法,维护一个简单的bbs,天天和粉丝们互动,收集需求,整理需求,规划产品,step by step地作到今天这个样子,值得借鉴和思考,但不可照搬。其一,由于人家的那种粉丝和其余不少产品的粉丝都不同,人家的那种粉丝还有另一个称呼 ”发烧友“,这些粉丝是有足够的耐心和愿意花足够的时间来反馈产品的优缺点和各自需求的。其二,当一个产品的用户数大了后,维护这个bbs将会话费大量人力物力,性价比过低。

  既然如此,既要和用户沟通,又要保证沟通成本,采用上面说的技术方案岂不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并且上面说的技术方案,实现起来足够简单,并且可量化,可解释,甚至可跟踪。

6. 最后,我想说

  最后,我想说,以上全部,都只是本身对微信此次升级中,钱包功能的一个简单见解。小生是后端工程师一枚,不是的产品经理,只是简单的出于对此次升级的感谢,以及对产品的一点技术方面的简单思考而写的这篇文章。bug确定不少,不过我享受调bug这个过程啊,哈哈。

扫一扫

2015-06-08-thinking-of-wechat-design.md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