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技术人,我一直信奉稻盛和夫的“工做即修行”,过去将多数精力都投入在工做中。2018年我恰好30岁,到了这个年纪人的角色每每会发生一些转变,来自生活的负担更多也更重了,因此过去的一年我作了一些调整,也作了一些尝试,收获很少,总结起来能够用跌跌撞撞来形容,只能说,但行好事吧。html
两年前加盟一个创业团队,负责UI/UE/前端,去年6月退出了。这是段颇有意思的经历,让我见识了不少新的思路,新的作事方式,最重要的是,我见到了现实环境中想作成一件事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创业失败这事真是没什么值得说的,可能由于提早准备的比较充分吧,连我本身也没当回事,当时信心百倍的时候,我就在内心设好了deadline,两年时间,两年以后从新评估。适逢两年,经历了项目从信心满满到但愿渺茫,再加上年初宝宝出生,我须要一个更稳定的工做环境,因此18年6月我果断退出了。前端
新公司作互联网教育的某垂直领域,上班时间相对自由,离家5分钟车程,业务相对稳定。但习惯了紧凑的节奏一时半会我也闲不下来,再加上长期看公司仍然充满不肯定性,业务会变,市场会变,行业会变,仍然须要保持敏锐。说到底,一个公司人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为公司盈利的能力,可以结合外部环境客观评价本身的价值,是公司人的基本功,从这一点上来讲,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危机感。git
生活方面,手忙脚乱的作了快一年的爸爸,史无前例的忙和累,生活杂事暴增,大可能是跟孩子相关的,做为一个技术男,打理生活杂事恐怕比承受身体上的累更辛苦;并且这一年我也忽然感觉到了身体的极限,无论多累睡一觉次日就满血复活的日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对儿子的教育一开始也是内心很是没底,买书买课各类充电,这段时间过来,如今我不那么紧张了,由于教育问题在“道”的层面是些人尽皆知的道理,没有太多指导意义,而在“术”的层面就太庞大了,并且大多数都直指父母自身的意识形态,说白了就是父母本身作的好,孩子天然就好,本身作不到的事,也不要妄图教会孩子,因此心态首先放平,教育孩子先教育本身。github
说到这我想推荐一个今年最让我印象深入的课程,虽然是给父母看的沟通课,但所讲的内容我以为任何人都应该看一看,讲的特别简短易懂,不会浪费不少时间,我已经两刷了,有时间还想再听一遍。小程序
《亲子沟通课》 微信
这一年我也尝试作了一些输出,除了原创博客以外,还包括开源项目、作前端周刊、作培训课程、作公众号等等。框架
在Github上开源了十来个项目吧,灵感大都来自工做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以为有兴趣的技术点,多数都是轮子级别但含金量有限,关注度最高的Vue-Access-Control是一个基于Vue的前端权限控制框架,也仅仅700多个star。frontend
但这方面我本身挺满足的,对我来讲作开源项目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首先我要自我审视这个项目有没有开源价值,功能是否完善;发布后又要接受其余开发者的检验和质疑,换一个应用场景可能会遇到当初我没想到的问题,这些都是平时工做中很可贵的技术素材。编辑器
另外今年初我上线了一个前端周刊项目《frontend-weekly》,如周刊介绍所说,我以为每一个人的关注点都是片面的、受局限的,frontend-weekly但愿聚集更多视角,创造一个更全面的前端学习资料库,并以此让每位参与者受益。post
其实作这件事最初的动机是,当时我见到的各类周刊、邮件列表、资源列表等等都不能知足个人需求,个人需求其实也就两点,
因此我就本身作了一个前端周刊,但愿服务于小范围的前端同行,也顺便督促本身坚持每周学习。这一年下来讲实话运营的很差,内容源大部分都来自我本身平时的阅读积累,再就是群里的伙伴推荐,距离当出的“聚集视角”的目标差了一大截。
这件事坚持作了一年,我彻底没有感受到负担和压力,由于天天阅读原本就是一个技术人应该保持的习惯,我只是将看到有价值的内容记录一下,每周定时发布而已,若是有感兴趣的同行也很是欢迎能加入进来,一块儿将这个项目作的更好。周刊介绍里有项目的Github地址,也能够加入QQ交流群:361917044。
知识付费是一个颇有诱惑力的方向,理论上每一个人都能为本身的技能明码标价,但其实跟全部的内容行业同样符合二八原则,绝大多数的收入都集中在两成左右的头部做者手里,小白若是不是精通运营,大部分都是陪跑的。去年我本身也出了一套课程和一个Chat,收入惨淡,在这顺便汇报一下吧,让大神们见笑了,算是给准备上车的同行一个底线参考。
《Hybrid App 开发快速指南》。这套14节的课程从内容准备到课程编写,先后投入大半年的时间吧,目前为止收入3k左右记不太清楚了,虽然说课程能够产生持续收入,但这东西最大的销路仍是朋友圈,我朋友圈里没有大牛背书,过了平台推广红利期以后就不多有人问津了,固然主要仍是水平有限。
《基于Vue实现前端权限控制》。这场Chat到目前为止陆陆续续的收入有1k多,在这我想说说Chat这种形式,做者针对一个问题研究透,认真准备个三五天出一篇博文,约定时间与消费者加群互动;消费者提早阅读文章并提问,Chat当天你们加一个微信群由做者集中回答问题,形式简单直接有效率。对消费者来讲若是想学会一个知识点而且可以应用到实践中,从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上说Chat都是目前能找到的最优解。
在作上面这些事情的过程当中发现,因为读者的层次各不相同,知识想要有效传递仍是少不了一对一这种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因此又开通了知识星球做为付费咨询服务的入口,星球里一遇到提问的,基本上就加微信聊了。知识星球这种形式自己不会带来流量,彻底是我的品牌塑造以后天然而然造成的一种收费入口,因此个人星球收入就更少了,极偶尔能来个朋友问下问题,我都高兴的跟过年似的,这个东西你们量力而行吧。
最后个人原创前端博客前端路上仍然坚持更新,虽然过去的一年才更新了8篇文章,但写博客这事我必定会坚持下去,并且我也推荐全部人都去尝试,尤为对于技术人来讲,写博客的好处太多了。写博客首先是一种强制学习,你知道一个知识点和能写明白一个知识点,二者的差距比想象中要大的多,而这个差距在写的过程当中能够学习和补齐;另外写做也是一种表达,表达就会遇到别人的赞同或不赞同,不管哪一种状况我都有收获,要么收获信心要么收获思路。
另外可能有的朋友没有搭建博客的经验,感受维护一个博客很麻烦,这里再分享一下我本身博客的技术栈吧,一个很是省心并且几乎不花钱的博客配置。
以上就是过去一年个人主要回顾吧,另外还有几件事是最近开始作的,还没摸到门道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吧,班门弄斧了。
理财是一我的一辈子中无可回避的问题,并且想要把这件事作好可比把代码写好难多了。理论知识得慢慢补,实践上基金、定投、短时间、长期都在陆续少许的尝试,实践出真知,慢慢来吧。
说到投资免不了要提P2P,过去的一两年P2P算得上平民最佳投资方式了,动不动就年收益10%以上,但踩雷事件频发后收益率也基本都跌下来了,日后怎么发展还说不许,我的感受如今已经不太合适上车了。
股票由于以前家里有一笔失败的股票投资因此我对股票彻底提不起兴趣,感受风险和收益根本就不成正比,或者说应该说入门门槛过高,不适合贸然尝试。
投资意味着风险,风险规避也是理财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保险知识的学习就说来话长了,之后会单独另起一篇专门普及保险知识的文章,已经在写了,近期就会发布在博客上。
再小的个体,也有本身的品牌
这句slogan多是不少人作本身公众号的动力,也是指导我的订阅号差别化运营的很好总结,但一直以来我都打心眼里以为我不须要作公众号,我没有那么多必定要借助公众号输出的东西。
后来我陆续接触到不少新东西,学到新知识,在本身偷偷欣喜之余,也想把本身成长的点滴记录分享出来,想必在不一样的时间之上地点以外,可能正好有一个曾经的我,正好须要这些经验,公众号是一个合适的载体,因此我决定试着作一个公众号,梳理我觉有价值的东西。就我我的而言这也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技术博客能够记录技术的成长,公众号则记录了我整我的的成长,因此这件事我也会长期作下去,不管世俗意义上作的好与很差。
公众号的内容框架大体搭建好了,如今还在内容填充阶段,我写东西比较慢,暂时没有多少我本身满意的内容,可是也欢迎你们的指正和批评。
觅迹寻路是个人我的项目,源自一个偶然的灵感,纯前端实现了一个简易的路径规划,后来琢磨着这东西仍是有必定应用场景的,就利用周末时间把导航系统和地图编辑器都给作出来了,最近又照葫芦画瓢整了一个官网,下一步会寻求一些项目上的合做。
简单说下这个项目吧,核心是一个不带定位功能的路径规划,输入起点终点告诉你怎么走,起点须要用户本身寻找身边参照物,受此局限,典型的应用场景应该是大型商超,商超对营销需求比较大,这套系统也很容易融入促销信息和商家展位之类的营销元素,理论上大型会场、展厅、园区也均可以使用。
如今核心功能都开发完成了,初期全部开发定制服务全免费,有合做意向的朋友能够直接联系我。
2018不管好与很差都过去了,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展望,2019我对本身定下三个目标:
新年Flag立了又立,现在不少人都不肯再立了,最后送你们一句话共勉吧。
时间只会让你老去,其余什么都不会带来;只有你想改变,你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