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九章算法程序员
网址 | www.jiuzhang.com面试
IT行业一直都是人才流动很是快的行业,跳槽频繁。这几年,为了抢夺高端人才,这些表面光鲜的IT大公司们,背后可没少使过手段,互联网界的挖人大战,剧情可不输狗血剧。本期咱们来细数一下IT公司们的各类无良缺德“挖掘技术”。算法
1.金钱是硬道理,说好的一块儿作项目,你却... 编程
这几年势头迅猛的Uber正以一种使人瞠目结舌的力度挖人。卡内基梅隆大学和Uber曾公布了一项战略合做,卡内基梅隆的机器人研究中心(下称“NREC”)将和Uber紧密合做,共同开发无人驾驶技术,但愿在将来有朝一日能替代Uber的活人司机们。 等这个合做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卡内基梅隆校方惊恐地发现NREC几乎整个研究团队的一半都被Uber挖过去了。微信
Uber开出了巨额的奖金和工资翻倍的条件,共挖走了6名首席项目负责人和34名工程师。其中包括了NREC的主管托尼·斯坦茨(Tony Stentz),以及大部分的关键项目主管们。Uber的这场疯狂挖角,让NREC的整个中高层几乎为之一空。网络
除了能够用金钱挖人,也能够用金钱反挖人。谷歌不会轻易放走本身的员工。有知情人士曾透露,诸如Uber, Airbnb, Pinterest 和Palantir等开出的挖人条件,都会撞上谷歌开出的对抗条件,对抗条件就足以吓走一大批猎头。编程语言
2.抓住一切时机见缝插针,在个人网站上光明正大的挖个人人... 函数
twitter在2015年曾有一次大裁人,裁人人数在几百人,裁人消息当天刚一放出,立刻就有人守在后面了。测试
一家名为Pillow的初创公司发推:为何老是和140个字母较劲?欢迎入主Pillow你们庭。来Pillow面试吧!网站
虽然没有指明twitter,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140字母对应的是谁,而且这条消息还专门发在twitter上,也真是猖狂。除了pillow,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等一大批公司都在twitter上挖起了墙角。
Kevin Flynn:已经有一名Twitter的员工加入了咱们的队伍,若是今天您被Twitter解雇,快来和咱们一块儿奋斗吧。
3.在人家眼皮底下挖人,拍个照就可能被挖走了
一位在Uber旧金山总部工做的员工说,他发现当使用Snapchat的时候,有一个新的地理位置定位过滤器,会显示Snapchat想要雇用Uber的员工。
就是当用户传一则Snapchat的讯息以前,过滤器会显示“这个地方你还没呆够吗?”之类的标语,并且这些标语只会针对位于Uber总部办公室附近的用户放出,还会向他们显示Snapchat招聘页面的网址,并出现Snapchat专属的“幽灵”怀着一副沮丧面容开计程车的插图。
除了Uber,Airbnb、Pinterest等公司的工程师也能看到Snapchat为其量身打造的招聘广告。 Airbnb员工打开Snapchat时,屏幕上竟显示了“昨晚没睡好吧?”,并附有一张幽灵躺在床上被漂浮的羊包围着的图片。
Pinterest 员工的Snapchat页面,上面写着“感受被压制(pinned down)了吗?”这一招真是太腹黑了,挖人家墙角,还讽刺人家很差。
4.防不胜防的“钓鱼”,总能吸引你的目光
若是 Google 发现你在搜索某个特定的编程术语,他们会邀请你申请这个职位,看起来很疯狂是吧,可 Google 确实如此。
曾有人遇到过这样一次经历,这位仁兄在一次用谷歌搜索「Python lambda 函数列表解析」时,忽然跳出了一个特殊的一面。搜索结果的页面分红两半并向后折叠,一个方框显示出来,写着“你正在使用咱们的编程语言,尝试一下挑战?”这位同窗接受了测试。完成后填写了联系方式,以后就有谷歌的招聘人员联系上了他,他走上了招聘流程,最后加入了谷歌。
经过这种方法,找到想要的人,谷歌也真是步步为营啊。
与之相似的有,Uber在招聘程序员时,想出了“黑客挑战”这一招,充分利用自家的Uber路线图,吸引好奇心重,业务熟练的码农上钩。
定位在硅谷等地的Uber用户查看路线图时,屏幕下方会跳出一个命令窗口,不懂编程的人会忽略,但却能吸引码农的注意。
游戏内容是二分法找bug等,码农搞定游戏后,窗口会弹出:“亲爱的程序员,咱们Uber正须要你这样的人才,有没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在Uber工做的信息呢?”
其实这游戏面试并不简单,勇于钻研的码农才敢接招,这些手贱的有缘人享受挑战,对工做有热情,而且技术能力过硬。Uber用短短的一次出租车的时间,就垂手可得找到本身的千里马。
5.把公司买下,人也就被一快拿下了
财大气粗的公司,除了会出高价挖人外,甚至还会干脆把整个公司收购了。仍是谷歌,在2013年时,谷歌收购了一家只有三我的的公司DNNresearch。此举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在公司背后的大神,多伦多大学的Hinton 教授,Hinton 教授主要专研类神经网络,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名气,他的学识可被应用在计算机语音识别、言语理解及计算机视觉等智能领域,这偏偏是 Google 目前正在攻克的课题。DNNresearch在被收购时还未有任何产品,这次收购显然就是冲着人才去的。为了获得人才,不惜把整个公司买下,很多BAT都干过这样的事,这几年人工智能领域,很多收购案就是为了”收“人才去的。
6.大佬也爱制造偶遇
国内BAT赴硅谷挖人时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公司名气没硅谷的大,人才根本不会找上门。因此百度,阿里这些BAT大佬们,就开始为遇到人才制造”偶遇“。李彦宏曾在采访中说他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招人上。在硅谷,看到互联网大佬的频率远比在国内高。CEO组团,是大佬在湾区的定向功课,少则3人为伍,多则30人抱团,或到伯克利斯坦福这样的高校演讲,或作商务考察,实际上就是在找人。
滴滴出行曾经赞助了国际顶级数据挖掘会议KDD,金额据称是微软加谷歌的两倍,属于钻石级别赞助商。在这个充斥着顶级数据专家的场合,光明正大地给本身制造了觅才良机。
7.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等你
在某交友网站贴招牌信息(谁叫码农单身狗多呢)。
8.用技术挖人,才让人才真的服气
知乎上,有个大牛老板以为传统招聘方法太慢,便写了一个程序,在豆瓣上直接抓取读过相应书籍的人。抓了几万人以后,不断递归,再用技术分析,筛选出几十个技术大牛。然后把这些大牛的豆瓣帐号扔给了公司女 HR,再一个个发豆邮勾搭,真是绝了!
9.裂变式“挖人“
光棍节前夕,国内某公司为了鼓励单身员工出了一个奇招——凡是与当地其余互联网公司员工成功发展恋爱的,可再得到1000元的“潜力挖墙脚奖金”,这可真是把裂变都用进招聘来了...不知道这家公司后来撮成了多少对...
看了以上9种挖人手段,你有没有遭遇过或见识过互联网公司的“无良”手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