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分为五个等级。架构
一、CMMI一级,完成级。在完成级水平上,企业对项目的目标与要作的努力很清晰。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框架
二、CMMI二级,管理级。在管理级水平上,企业在项目实施上可以遵照既定的计划与流程,有资源准备,权责到人,对相关的项目实施人员有相应的培训,对整个流程有监测与控制,并与上级单位对项目与流程进行审查。性能
三、CMMI三级,定义级。在定义级水平上,企业不只仅可以对项目的实施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并保障项目的完成;并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殊状况以及本身的标准流程,将这套管理体系与流程予以制度化。优化
四、CMMI四级,量化管理级。量化管理级分析对软件工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数据,对软件过程和产品都有定量的理解与控制,管理有一个作出结论的客观依据。3d
五、CMMI五级,优化级。优化管理级的量化反馈和先进的新思想、新技术促使过程持续不断改进。orm
CMMI是CMM模型的最新版本。早期的CMMI(CMMI-SE/SW/IPPD)1.02版本是应用于软件业项目的管理方法,SEI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广和试用。随着应用的推广与模型自己的发展,演绎成为一种被普遍应用的综合性模型。blog
CMMI中过程区域分为四大类: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工程以及支持。对于每一个大类中的过程区域,又进一步分为基本的和高级的。这样,在按照连续式表示方法实施CMMI的时候,一个组织能够把项目管理或者其余某类的实践一直作到最好,而其余方面的过程区域能够彻底没必要考虑。项目管理
一、初始级:软件过程是无序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对过程几乎没有定义,成功取决于我的努力。管理是反应式的。资源
二、可管理级:创建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费用、进度和功能特性。制定了必要的过程纪律,能重复早先相似应用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开发
三、已定义级:已将软件管理和工程两方面的过程文档化、标准化,并综合成该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全部项目均使用经批准、剪裁的标准软件过程来开发和维护软件,软件产品的生产在整个软件过程是可见的。
四、量化管理级:分析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数据,对软件过程和产品都有定量的理解与控制。管理有一个做出结论的客观依据,管理可以在定量的范围内预测性能。
五、 优化管理级:过程的量化反馈和先进的新思想、新技术促使过程持续不断改进。
能力度等级:属于连续式表述,共有六个能力度等级(0~5),每一个能力度等级对应到一个通常目标,以及一组通常执行方法和特定方法。
0 不完整级 1 已执行级 2 已管理级 3 已定义级 4 量化管理级
5 最优化级
拓展资料
CMMI全称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也有称为: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个设想,1994年由美国国防部与卡内基-梅隆大学下的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美国国防工业协会共同开发和研制的,他们计划把如今全部现存实施的与即将被发展出来的各类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去,申请此认证的前提条件是该企业具备有效的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其目的是帮助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加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能按时地、不超预算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其所依据的想法是:只要集中精力持续努力去创建有效的软件工程过程的基础结构,不断进行管理的实践和过程的改进,就能够克服软件开发中的困难。CMMI为改进一个组织的各类过程提供了一个单一的集成化框架,新的集成模型框架消除了各个模型的不一致性,减小了模型间的重复,增长透明度和理解,创建了一个自动的、可扩展的框架。于是可以从整体上改进组织的质量和效率。
CMMI主要关注点就是成本效益、明确重点、过程集中和灵活性四个方面。
CMMI开发模型1.3版(CMMI-DEV 1.3)与CMMI开发模型1.2版相比,作了以下改进:
1)将过程域“组织级创新与部署”(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Deployment,OID)改名为“组织绩效管理”(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PM),并增长了一个新的特定目标与几个新的特定实践。
2)对模型架构进行了改进,简化对多个模型的使用。
资料参考百度百科-CM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