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间已经来美国快一个月了,感受还像一场梦。从之前熟悉的生活圈子,天天起来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回家吃饭看电视看书,到如今天天一睁眼从陌生的环境醒来,点点滴滴,要学习的不少。算法
来了以后的第一大问题就是时差了。在飞机上凌晨三点多才睡到,早上七点又醒了。而后下午四点多下飞机,其实正是纽约的凌晨。等到了宿舍,收拾行李,而后打起精神出去找吃的。最后,坚持到纽约时间的晚上9、十点再睡。实际上就至关于快两天只睡了飞机上的那四个小时。这样过了一天、两天,当你觉得时差已经倒过来时,以前欠下的睡眠时间就该来找你了。具体表现就是,每隔一天的晚上七八点都会昏死过去,一直到半夜十二点左右勉强起来洗漱一下再接着睡。还有更难的是,你的胃没法接受北京时间大半夜吃东西。困不行了、不想吃也得坚持,持续了一周零几天,终于彻底适应了!之前十一点就得睡,否则头疼,如今纽约时间十一点时的感受也彻底同样了!倒时差果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数据库
此外就是生活上的各类小问题了,从坐公交开始。这里公交车不多,并且都没有站牌,只能本身上网查。上错车又下来是常常的事儿。孤零零地站在路边,等一个小时车是司空见惯的。并且我附近的公交每次都是$1.25,美国硬币的cent、quarter、dime、nickle分不清…… 而后就是吃的了,美国超市卖的米面油是泰国香米、全麦面粉、橄榄油,香米软塌塌、全麦面粉应该作面包、橄榄油味道很奇特,全都买错了…… 一点点熟悉以后,摸索到了亚洲超市,第一次去仿佛回到了家乡,都是熟悉的商品。价格略贵一些,不过能买到已经很不容易了。最后,办电话卡、银行卡什么的,也都不了解这边的规矩,上网查也不能全看懂。听错了、办错了、吃亏了都在所不免,慢慢来吧。markdown
来适应了十天后终于开课了!以前了解过一些课程信息,过来后再根据本学期授课老师的状况和课程压力、火爆程度等等作了筛选。上课后发现了这边研究生课程的一个特色(不清楚国内研究生课是否是也这样),就是一学期时长很短,老师讲课时会直接跳过本科内容直奔高级主题。因此你从课程名字看去,不少课好像没什么意思,跟本科同样嘛,实际上课程内容仍是很“凶险”的。并且,只有周一到周四的下午有课,其余时间都是本身安排,比较自由。我最终这学期定下来了四门课是:数据结构
整体来讲,若是课程压力适当的话,这样学习仍是很舒服的。之前我都是下班后本身看书研究,上班时应对工做内容。工做内容大多数时候都难度不很大,少数时候比较有挑战,能跟本身看的书结合起来学习。而如今就至关于,课后时间仍是看书,而后白天上课又去继续学习代替了工做内容。这样不断地学习补充,相信坚持下来,尽管只有一年半时间,仍是能够学到不少东西的!学习
此次回到校园读书,有不少地方没变,好比我通常都在宿舍里作做业看书,跟本科时同样不怎么去自习室和图书馆。也有跟之前不一样的地方,好比年龄,好比经验,此次我是带着装满实践经验的脑壳过来学习的。但最大的不一样其实不是这些。而是渴望,对知识的饥渴,对时间的珍惜!当你对一件事的渴望,就像你在水下憋气憋到不行,猛然冲出水面时对空气的渴望,你必定能作成!有小同窗对本身说“这些课卵用没有,重点就是刷GPA刷题找工做”,仿佛看着昨天的本身。金庸老先生高龄读书时说过:“不求学位,但求学问”,学位不敢丢,但学问的确应该是第一位的。对知识强烈的渴望是我此次回来学习最大的动力。网站
此外就是宝贵的时间。做为已将中年的我,份外珍惜此次机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常在内心默念之前上学时老师常常对咱们说的话。在这儿,呼吸着新鲜空气、沐浴着充足的阳光、聆听教授的高谈阔论、享受随手就能用的谷歌、Dropbox等等好东西。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对得起这学费、对得起这机会、对得起这大好时光!操作系统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就像不习惯早起看CBA同样不习惯早上起来看春晚。周围安安静静的一如往常,之前电视里看到的国外华人什么舞龙舞狮、一片热闹景象也许只在唐人街小范围里能看到吧。老外们真的一点都不关心,学校里、街道上根本看不到任何过年了的标志和睦氛。中午跟家人视频拜年,吃了以前买的速冻饺子,下午继续安静地作操做系统做业,一个特别的春节…… 祝远方的家人朋友都平安,再祝本身今年学有所成!最重要的只有两点:寻找心里的平静、把握住当下的时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