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手机中的应用,就能发现大多数应用都已经使用了传感器。让微信完全火起来的“附近的人”和“摇一摇”、碰一碰交换信息的Bump、各类运动记录app、神奇的“磁力探测仪”、火爆的游戏Temple Run……手机设备中的传感器让应用的可玩性大大增长,提供了各类创新的交互方式,以及在PC上很难实现的功能。在我看来,移动设备相对PC来讲的主要优点在于随时随地的便携性,还有就是丰富的传感器。用好传感器,已是手机应用开发的必修课。数据库
但是开始听到本书书名时,对翻译本书并无什么兴趣。我本身也写过一本Android开发方面的书,以为介绍传感器编程的话,一个章节足以。但是在看了英文书后,发现本书并非简单地介绍Android传感器API的调用,而是很是专业细致地介绍了Android传感器。这本书将教会你真正用好Android传感器。编程
首先,本书对传感器的介绍都很是深刻。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用好一个东西,必须了解其原理。本书对传感器的原理都做了必要的解读,就拿第1章来讲,相信你们都知道GPS的原理,可是你知道A-GPS吗?S-GPS呢?是否知道Wi-Fi定位和移动网络定位的原理呢?想要用好Android的定位服务,这些知识是必需的。个人一位朋友前几天还问我,他玩微信中“附近的人”,明明在杭州却总是定位在南京。其实缘由就是他在使用Wi-Fi定位,而这个路由器在南京呆了6年,在Google的数据库中早就被定位在了南京的某地,Google并无即时更新该数据库。若是微信考虑这种状况,相信能够对这种情况作一些特别的处理。微信
其次,本书的范围很广。与其说是介绍传感器,倒不如说是介绍如何充分利用Android设备的硬件能力。本书分4个部分,涵盖了定位的相关内容、各类物理传感器的介绍(包括重力传感器、加速计、磁强计等,还介绍了AOA和ADK),同时还包括了NFC、摄像头、图像处理、麦克风等,以及语音识别和文本转语音的内容。能够说,本书彻底涵盖了Android的硬件设备能力,可以用来打造一个很是有趣的应用。运用好这些硬件,能够充分发挥Android设备智能和便携的特性。同时这也是相对Web 应用来讲很是大的优点。书中甚至包括了最近火热的Arduino的使用介绍,读者能够尽情地创新创意。 网络
再次,本书的示例很是丰富,而且不少均可以简单复用。书中有着大量的示例,大多都是做者对传感器使用的最佳实践,而且结合了实际的使用场景,而不是简单的demo。同时,做者提供了大量框架性的代码,读者均可以直接复用。经过这些示例,读者能够快速掌握这些传感器的用法。app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当中,感谢个人家人,大家给了我最大的支持。感谢个人好朋友徐婷翻译了第六章,且对本书一丝不苟的校对,让行文更加通顺优美,在不少专业知识上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并对本书的第6章有所贡献,在整个翻译过程当中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感谢我全部的朋友和同事,本书的完成少不了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给了足够的耐心,并给了我不少的建议和帮助,让我获益匪浅。框架
本书的翻译过程很是艰辛,可谓一波三折。在本书付梓之际,虽然高兴,却也多了几分惶恐。这也是个人第一本译做,自觉水平有限,而本书其实又由多个做者完成,语言风格迥异,虽然我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可是确定不免会有一些错漏和偏颇之处。对于本书的任何想法和意见都欢迎发送邮件至notice520@gmail.com。ui
最后,但愿本书能帮助各位开发人员打造更美、更有创意、更有趣的移动应用。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