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报道/“Cocos 2015开发者大会(春季)”于4月2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在会上全新的3D编辑器,Cocos Runtime等产品重磅公布,给业界带来了Cocos这款国产引擎的最新动态。同时Cocos引擎创始人王哲也提到在目前国内最重要的HTML5游戏渠道玩吧中Cocos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游戏引擎。那么这一数据是如何获取的呢?国内HTML5游戏渠道中目前现状究竟如何?今天咱们让数据来讲话。编程
直击现场框架
2015年,HTML5平台可谓火爆异常,广大CP纷纷觊觎这个暗流涌动的蓝海市场。Cocos引擎做为HTML5市场的先行者,早在2012年初就在Google赞助下成功移植Cocos2d-x到Cocos2d-HTML5版本,成为全球最先的HTML5游戏引擎之一,随后2014年初融合HTML5引擎和Cocos2d-x原生引擎推出Cocos2d-js;在2015年推出的整合方案cocos引擎中,开发者能够直接用JavaScript语言开发游戏,并导出到手机原生和HTML5两种平台。Cocos在HTML5游戏引擎上的投入研发已进入第四个年头。编辑器
Cocos引擎始终伴随HTML5平台发展进化,深厚的积累保障了引擎的性能和稳定性,也积累了大量的开发者基础。另外一方面,玩吧平台自2014年上线以来,凭借着对游戏严格的质量审核,活跃用户量大,付费率高,积极扶持优秀CP等特色稳步成为最重要的国内HTML5游戏渠道之一。做为引擎技术提供商,触控科技一直很关注引擎在这一平台上的表现。性能
首先,此次分析的数据彻底来自玩吧渠道自己,数据采集时间点在2015年3月27日。spa
其次,咱们采集了三项重要数据:3d
— 玩家人数:玩吧界面显示数据blog
— CP名称:玩吧界面显示数据游戏
— 所用引擎:根据游戏引用脚本手工分析ip
最后,咱们分析得出三大重要数据,以下所示: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数据中最高的“DOM”是指游戏使用HTML5直接编写而成,没有使用任何游戏引擎(可能使用jQuery等DOM框架),这种游戏的特色每每是游戏逻辑相对简单,或部分挂机类游戏也会选择这种技术框架。除了“DOM”、“Unkown”之外的其余游戏均使用游戏引擎研发而成。因此从数据中能够看出,除了非引擎的“DOM”游戏以外,Cocos从各个方面看都是最受欢迎的HTML5游戏引擎。DataEye的2015第一季度HTML5游戏数据报告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HTML5游戏引擎自2011年以来呈百花齐放之势,以上列表中被国内开发者所熟知的有触控科技的Cocos、ImpactJS、Adobe的CreateJS等有着长远历史和积淀的引擎,也有Pixi这样性能出众的渲染引擎,还有白鹭时代Egret,中国我的开发者的做品Lufylegend,以及盛大放弃维护的QuarkJS等。除了这些引擎以外,其实还有诸如无需编程傻瓜化开发的Construct二、组件式的CraftyJS,基于Pixi的Phaser、3D/2D兼修的Turbulenz等游戏引擎。咱们也看到了这个市场上还有超半数游戏不采用通用引擎方案,而使用DOM框架或者自研引擎,这点很是相似于2010年手机原生游戏刚开始阶段的行业状况。
Cocos在这其中可算是功能最全面,平衡性优越的全栈式游戏引擎,同时兼顾Native和HTML5,既不损失原生游戏的巨大市场,也不放弃HTML5游戏的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开发者对于HTML5观望纠结问题,这点和Cocos2d-x在2010年时跨iOS和Android,解决开发者对安卓平台的观望疑虑的问题是相似的。Cocos提供了彻底开源可定制的高性能原生解决方案,配合近期发布的CocosRuntime可解决移动端HTML5平台的性能问题。按王哲的话说,Cocos提供给开发者的最大优点就是进退自如,左右逢源,尽最大可能下降开发者的成本和风险。
这里介绍这么多,实际上是想鼓励开发者多尝试,选择适合本身游戏的引擎,由于使用Cocos引擎跨Native和HTML5以后,新平台的试错成本并不高,开发团队亲自去使用不一样的技术,比看文章会更客观,找到更符合本身需求的引擎。
最后附上玩吧2015年3月27日的全部游戏供参考。游戏名、游戏人数、公司名都是根据玩吧里公开的资料,所用引擎为咱们脚本根据关键字自动扫描获得的结果。(注:游戏人数受上线时间影响较大,不能做为衡量游戏品质的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