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R语言的数据对象类型简介图学习
在本系列文章中,接下将分别介绍R语言的几种数据对象:向量、矩阵、数据框与列表、其它特殊对象;对象
请你们在学习R语言的时候永远记住一个概念,R语言全部内容都是对象;排序
1、向量基本概念io
R语言中最为核心的构成之一变量
一、向量构成的基本元素为:数值(numeric)、字符(character)、逻辑值(logical)、复数型(complex);循环
二、向量不须要定义类型,可直接赋值:im
1)生成一个空向量;x<-c();命名
2)给向量赋值。x<-c(0,1,2,3);数据
三、向量的元素下标取值是以1开始,这点请刚开始接触R的同窗注意。例如:要前例中取x向量中值为1,则为x[2]sort
四、若是一个向量中有一个字符,则该向量的类型会变成字符;
若是逻辑变量与数值在一块儿,则为转换成数值。TRUE转变成1 and FALSE 转变成 0.
二、在R语言中没有单一的整数、单一字符的概念
例如:X<-2;X<-'a';R都是看成向量来处理,只是这个向量只包括单一值。
三、给向量各元素命名: names(x)
Demo_3<-1:3
names(Demo_3) <- c("a","b","ab")
2、几种特殊向量的生成
一、生成系列seq()
1)seq(length=, from=, to=)
Length:指定生成个数
From:是指开始生成的点
To:截止点
2)若是不指定,则默认条件下:seq(N1,N2,BY=)
N1:开始位置
N2:截止位置
BY=指定间隔
二、rep(P,N) 重复生成P值N次
3、向量运算
一、取子向量
经过下标:
取某个元素:x[2];(若是X包括名称,注意:x[2]与x[[2]]的区别;
取某中几个:x[c(1,2,0)]
取某个/几个元素,利用-:x[-n]
二、向量排序;
sort(); 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order();输出排序后的各个向量位置;
a<-c(3,9,0,12,19)
sort(a);order();
三、循环。若是二个向量进行运算过程当中,二个向量不相同,则R对长度小的向量自动补充值,直到长度等于大的向量。
例如:
Demo_5<-1:3;
Demo_6<-2:5;
Demo_7= Demo_6+ Demo_5;
Demo_5<-1:3;
Demo_6<-2:7;
Demo_7= Demo_6+ Demo_5;
(这也是不少人学习R语言的时候很难理解的地方,为何会有这种机制)
vectorized operation(向量化运算)
1)、若是有一个是向量,是则结果都是向量形式;
2)、进行向量运算;判断向量是否长度相等,若是长度不相等,则把短向量长度从头开始循环补充值,到与长向量的长度相等(因此二个长度的相关必须是整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