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样式

反馈样式

1.什么是反馈

反馈是用户在有目的性的前提下进行操做时,应用所给出的信息为结果信息,这样的形式称之为“反馈”。微信

反馈的意义是为了告诉用户发什么了什么, 用户刚刚作了什么事, 哪些过程已经开始了, 哪些过程已经结束了, 哪些过程正在进行中, 用户不能作什么, 用户刚刚操做的结果是什么等。app

2.为何要反馈

反馈机制创建的必要性:帮助用户随时感知系统的状态,知足用户的控制感,消减不肯定性给用户带来的负面情绪。性能

断定一款产品的前景只要看它可否帮助用户解决根本问题。那么“为何咱们要在产品中创建有效的反馈机制?”或者说“有效的反馈究竟能够解决用户的哪些痛点?” 由于用户的每一步操做都得获得反馈,当用户得不到反馈时也就是对当前系统的状态一无所知时,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感。焦虑感发展到最后是很恐怖的,由于它会让用户变得暴躁最终使用户直接弃用该产品。学习

3.反馈的分类

1.肯定反馈动画

确认反馈是一种高频出现的反馈形式。一般咱们在对某些重要信息进行修改提交时,或者是关于一些资料受权时。提交操做后,系统会再次通知用户操做已完成,经过文字描述进行二次确认。设计

2.警告反馈3d

反馈中带有警告性质的文字描述,用来提示用户当前的操做会形成的重大影响。cdn

例如blog

3.错误反馈图片

错误反馈也是常见的反馈形式,当用户的操做有误时,没法按预期进行以后的操做时,须要咱们在错误提示中准确描述错误缘由,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式,能让用户快速修改后经过。 例如咱们在输入发来的验证码时,出现了输入错误,一般反馈中的错误描述是,“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验证码错误”等。又例如表单验证。

4.信息传达反馈

信息传达反馈也是很常见的反馈形式之一,出镜率很高。它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看似它和确认反馈很像,其实区别仍是存在的,确认反馈的本质是用文字再次告知你的操做行为是有效果的。但信息传达反馈是用户想要获得更详细的信息,因此这类反馈的文字仅仅是对于现有问题进行了更详细的文字介绍而已。一般用在列表,改版信息,和一些功能开通上。例如列表页到详情页、进入软件后新版本提示信息。

4.反馈形式

1.弹窗反馈式

弹框是最主要的反馈方式。弹框能够分为模态弹框和非模态弹框,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因而否强制用户交互。模态弹框会打断用户当前的操做流程,用户不在弹框上操做的话,其他功能都使用不了。因此模态弹框都是用于展现优先级最高的信息。通常出如今用户在进行有风险性,不可逆的操做。例如删除、退出登陆等。

当反馈的信息不重要时,咱们能够用自动消失的非模态弹框反馈形式,只要告知用户便可,例如外网的关注房源或取消关注房源时的 Tosat 提示反馈。

2.声音和震动反馈式

除了视觉的反馈,还能够用声音和震动的形式对用户进行反馈。多数人有把手机选择静音模式习惯,因此在输入文字时,听不到声音,其实咱们每次点击都会有声音的反馈,告知用户点击到了手机中的键盘。

还有微信中的摇一摇,会有咔嚓咔嚓的声音。固然声音反馈虽然能够更好的引发用户的注意,但要是每一次都用到声音反馈的话,就会变成噪音,使用户产生反感。震动反馈能够与声音反馈结合增长反馈的强度,也能够代替声音反馈,避免在重要场合下出现声音打扰到其余人。

3.动画反馈式

经过动图的展现形式来吸引用户的关注,例如在加载过程当中的加载小动画,缓解用户的等待焦虑。可是在动画的使用上,咱们仍是要慎重,由于动画太复杂的话会拖慢界面加载的速度。总之一句话,动画只是甜点,不是正餐,吃多了会发胖。

4.页面反馈式

页面反馈是指对用户的某些操做直接用单独的页面来提示结果,例如咱们点击当前页面内容,没法正常显示时,咱们能够跳转到一个空页面做为一种反馈形式,一般的样式是图片加文字,图片能够是一个简单的图标,也能够是一个复杂的插画;文字描述多为错误的缘由和解决方法等。

有时候也会加上功能按钮,更好更快捷的引导用户解决当前问题。另外页面反馈如今还有另一个很好的用处就是在空白区域推荐相关的内容,充分利用页面的空间作引流,这个在电商平台上很常见。

5.状态反馈式

简单的来讲就是咱们点击按钮或者图标等组件时,经过组件自己发生不同的状态变化,告知用户当前为有效操做。例如收藏房源后的图标变化和应用中底部标签栏的切换状态都是状态反馈式的一种形式。

6.标签反馈式

标签(文字)在反馈体系中一样占据一席位置,不过它的使用场景比较单一:主要用于表单,用户录入信息的过程能够提供逐行报错提示。固然表单信息录入报错也能够经过弹框也完成,可是有两个缺点:1 弹框会遮挡界面信息,用户看不到表单内容;2 在录入项目过多的状况下,标签能够给予更具备指向性的提示,用户不用费力去寻找。因此说在表单信息录入咱们选择更加轻量化的标签。

7.红点反馈式

红点在反馈中偶尔也会出现,例如微信聊天列表页有新消息时,就会以小红点的形式反馈

5.反馈的设计原则

反馈的设计原则:轻量化和差别化

首先是轻量化设计,咱们须要找出全部须要反馈的场景,而后进行优先级的排布,将重要的信息优先使用页面和(模态)弹框来展现,而后依次使用(非模态)弹框,标签和动效来展现。不要一提到反馈就使用弹框,一使用弹框就是dialog;合理使用反馈形式避免过分反馈。接下来是差别化设计,这须要咱们对全部的反馈进行精准定位,作到在一个产品中不一样的操做运用同一种的反馈形式时作出差别性设计。以头条为例,它的反馈能够分为流程反馈和行为反馈。流程反馈指的是用户的操做须要必定的时间来处理,例以下拉加载;行为反馈属于即时性的反馈,用户能够立马看到,例如屏蔽某类消息,头条中的这两种反馈都采用的是非模态弹框,可是在位置上进行了区分,一个不遮挡信息内容,另外一个遮挡。

6.反馈设计的注意项

1.反馈经过直观的体现,帮助用户理解微交互的规则,最大可能地下降用户的学习成本。

2.别让反馈给用户形成压力,经过最少的反馈传达一样的信息,避免过分反馈。

3.反馈应该由需求驱动,而后在恰当的场景下和时间下让用户知道他须要知道的事情。

4.反馈的速度尽量的快,反馈过慢会给用户感受产品的性能差。

7.如何避免过分反馈

在设计反馈时,若是已经有一组元素的变化足以暗示用户当前状态获得了反馈,那么不必再增长多余的元素进行反馈提示(除非有特别的目的)。这样会使得用户的心理负担变重,一个反馈可能不足以影响用户体验,若是整个APP都出现这种状况呢,那影响就大了,例如,外网app中的房源详情页关注房源和取消关注的反馈方式仅仅用了图标颜色变化,并无同时再用toast弹窗就是将来避免过分反馈。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