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首发于公众号 Android丨Kotlin,欢迎关注!程序员
Hello 你们好,我是 wanbo,很久不见!markdown
今年 Google I/O 在 1八、19 号举行了线上演讲,抽空看了三期视频,今天准备和你们分享一些我认为比较有趣的新技术。架构
本期内容主要会围绕 AI 和 Android 这两个方面的最新进展作分享。app
在 17 年的 Google I/O 的主题演讲上,Google 的 CEO Sundar Pichai 宣布 Google 进入 AI first 的时代,到今年 AI 已经在 Google 的各个平台和服务中起到了很是大的影响,能够说是 AI is everywhere。机器学习
在今年的 Google I/O 上,为你们介绍了两个新的天然语言模型:LaMDA 和 MUM。性能
LaMDA 是用于处理语言对话的新模型。在现实生活,人类的对话场景中,上下文的切换是很是频繁的,好比你的家人上一秒还在嘱咐你按时吃饭,下一秒就问你找到对象没了。学习
但在 AI 看来,这是一个很是难处理的问题,现阶段 AI 的对话大多都只是针对狭义的场景作回答,当你随机切换到新话题的时候,AI 可能会说:“抱歉,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你。”优化
新的 LaMDA 模型解锁了更天然的聊天方式,就像是和一个知识储备十分丰富的朋友聊天同样,虽然聊着聊着就跑题了,但他总能给你最合适的回答。动画
MUM 是一个多任务统一处理模型,用于搜索场景。虽然和 LaMDA 同属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天然语言模型,但 MUM 能够针对问题,提炼出上下文中多个关键信息,给予你正确的反馈。编码
就像你在询问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同样,MUM 增进了对人类问题的理解并改善搜索,从以关键词为核心的搜索过程变成结合上下文及语境的智能搜索。
比 LaMDA 更强大的地方在于,MUM 能够理解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分析内容信息,并理解背后的意图,而后给予你最贴切的搜索结果。
TPU 是 Google 专为机器学习打造的芯片,与 Google Cloud 全面集成,新一代 v4 芯片比前一代速度快了两倍,多个 TPU 能够链接在一块儿组成超级计算机,Goolge 称其为 Pod,单个 Pod 由 4096 个 v4 芯片构成,单个 Pod 能够提供超过 1 exaflop 的计算能力。
在宣布完新的 TPU 芯片后,Pichai 说目前经典计算存在不少短期内没法解决的问题,量子计算才是计算的将来。
虽然还在早期阶段,但 Google 计划在 2029 年以前交付可商用的量子计算机。
看到这的时候,做为 Android 程序员的我,忽然有种沮丧的心情😂,常和别人说咱们是科技互联网的从业者,其实咱们距离真正的科技差了十万八千里,咱们只是代码的搬运工...
接下来回到咱们关心的领域,来看看 Android 有哪些最新的进展。
今年 Android 12 的更新重点在设计与交互上面,也能够说更像 iOS 了,我以为这并非坏事,不能一味的推陈出新,若是市场不承认,大众不接受,真的只能叫自嗨。(我说的就是你 👉 Material Design)
新的 Android 12 推出的 Material You 这个全新的设计风格,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当演讲人员介绍他们在设计新的 UI 规范的时候,问了本身一个问题:“若是设计不是遵循规则和功能,而是遵循感受,会是什么样的?”
这变化也太大了。
具体的设计规范还要等到秋天才发布,过去的 Android 系统中其实内置了主题强调色,例如在 AOSP 的代码里它是青色的,在 Pixel 上它是蓝色的。在 Android 12 上系统扩充了丰富的调色板,使用自带的调色板生成预设的样式,系统组件会自动协调适应。
除了预设的样式之外,Android 12 还提供开发者能够经过预设的 API 去调用和组合颜色,经过明度 0-1000 的分类,自由分配背景色、强调色、前景色等等。
若是你有了解过 Material Design 的 API 的话,在早期 Material Design 团队就确立了 App 内不一样场景颜色的规范名称,例如 BackgroundColor 表示背景色,SurfaceColor 表示 Background 之上容器的颜色,primaryColor 表示主题色。
因此 Android 12 极有多是依照这个规范去使用内置的调色板,进行样式的组合。可是回到国内的环境,是否还保留这个特性,就不得而知了。
在 Android 12 中小组件获得了全新的设计,不管是 UI 仍是操做性上都获得了提高,在 iOS 14 上苹果首次支持了屏幕小组件功能,但 iOS 的小组件仅提供展现的做用,执行任何操做都须要跳转至 App 内,而 Android 12 的小组件保留了桌面操做的功能,无需打开 App 便可以执行某些快捷操做。
同时还提供了新的小组件 Library,与 iOS 另外一个区别在于,iOS 小组件的尺寸是规定死的,只支持小、中、大三种,而 Android 12 延续了以前小组件的开发模式,在 NxN 这样的规范下,小组件能够自定义现实尺寸。
以前我还好奇,为何 Android 这么多年都不支持 Blur 效果?可能有人会说用高斯模糊实现,在我看来高斯模糊和 Blur 是不太同样的,高斯模糊经过操做 Bitmap 的像素矩阵而实现模糊的效果,而 Blur 看上去更像是在本来的 View 上盖了一层的效果。
终于在今年的 Google I/O 上,我获得了答案:其实在第一款搭载 Android 的手机上 T-Mobile G1 就支持 Blur 效果了,但以后因为性能和设计风格的考虑,Android 就把它移除了。一直到今年发布的 Android 12 才从新支持了这个效果。
同时更新的还有 View 圆角的自定义 API和列表滑动阻尼效果,iOS 的我全都要。😂固然也有本身独有的特性,带有粒子涟漪效果的触碰动画。
Android 12 还提供 App Launch 启动动画的自定义,开发者能够经过 Animated Vector Drawable 进行自定义。但我以为在国内都是开屏广告的环境下,可能没几个 App 会支持。
除了这些Toast 也获得了更新,如今 Toast 会增长 app 图标显示。通知又又又又改了,我真不太清楚 Google 每一年为啥都要对通知改来改去。
总之今年的 Android 12 在设计与交互上的更新绝对是重点,让我以为 Android 真的不同了。
这个好像国内的手机不少都支持了是否是?
在影像系统方面,Android 12 增长了 AVIF 图片格式支持,AVIF 能够作到比 JPG 尺寸小的同时保留更多的画面细节。
在视频编码格式方面也作了兼容性优化,App 能够声明本身所支持的视频格式,当用户选择 App 不支持的格式例如 HEVC(H.265)、HDR、HDR+ 播放时,系统会自动将将其转码成 AVC (H.264)。
Android 方面的进展就这么多,最后在分享一个 Google I/O 中一个最令我惊艳的产品。
经过超高分辨率的相机以及深度传感器对人进行采样,让使用者能够在一块特质的屏幕前,体验到如同面对面通常的真人尺寸的 3D 影像,从而进行对话交流。这个产品真的是太牛逼。
关于 Google I/O 的内容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目前 Google I/O 的演讲视频我尚未所有看完,若是后续的视频里还有其余有有意思值得学习的内容,我会第一时间和你们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