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云计算笔记(一)

基本网络知识
ifconfig    用来配置网络或查看当前网络接口的状态
临时修改网卡IP地址
ifconfig 网卡名称 IP地址         直接修改网卡的IP地址,重启失效
说明:修改后当前终端会终端,须要从新使用新的IP地址进行链接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Centos7的网卡重启方法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Centos6的网卡重启方法
添加多个临时IP地址
ifconfig 网卡名称:0 第一个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增长一个IP
ifconfig 网卡名称:1 第二个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增长一个IP
NetworkManager概述:
管理和监控网络设置的守护进程
systemctl status NetworkManager
Linux网络相关的配置文件
l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网络相关的配置文件路径

永久修改网卡地址node

方法1:使用nmtui文本框方式修改IP
方法2:经过修改网卡配置文件改IP地址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关闭防火墙并设置开机不启动vim

关闭防火墙: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开启防火墙: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开机自动关闭: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centos7
开机自启动: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chkconfig —list|grep network         //centos6
查看防火墙状态: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设置系统光盘开机自动挂载windows

打开 vim /etc/fstab 并添加下面一行

图片描述

验证是否挂载成功
mount -a
Linux基本命令操做
输出:echo
广播消息:wall "消息内容”
ls
查看当前目录下有哪些文件(list)
-l 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a 列出目录下全部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d 查看目录(不查看里面的内容)
-S 以文件的大小进行排序
ls -l 和 ll这两个命令是等价的
alias    起别名
alias 别名='原始命令'
删除别名:unalias + 别名
cd
切换目录
cd .. 表示返回上级目录位置,也就是父级目录
cd - 表示返回以前的目录
历史命令:history
ctrl+r    搜索历史命令(输入某条命令的关键字)
!数字      执行历史命令中对应行的命令
系统时间管理
硬件时钟        系统时钟
hwclock    硬件时间
date       系统时间
CST:中国标准时间
UTC:世界标准时间
GMT:格林尼治时间
时间的参数可经过命令date —help查看
帮助命令
man    查看手册页或命令描述        退出时按q
help
关机
shutdown
-r    从新启动计算机
-h    定时关机
7个启动级别
做用:切换系统运行级别
语法:init 0-6
Linux 7个启动级别:
0    系统停机模式,系统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置为0,不然不能正常启动,机器关的
1    单用户模式,root权限,用于系统维护,禁止远程登陆,就像windows下的安全模式登陆
2    多用户模式,没有NFS和网络支持
3    完整的多用户文本模式,有NFS和网络,登陆后进入控制命令行模式
4    系统未使用,保留通常不用,在一些特殊状况下能够用它来作一些事情
5    图形化模式,登录后进入图形GUI模式
6    重启模式,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6,不然不能正常启动。运行init6机器就会重启

文件的管理
文件管理方式有多种
改变目录:cd
建立/修改/移动/删除:touch    mkdir    mv    vi    rm    cp
建立文件和文件夹:
命令:touch
做用:经常使用来建立空文件,若是文件存在,则修改这个文件的时间
访问时间:atime    查看内容    cat a.txt
修改时间:mtime    修改内容    vim a.txt
改变时间:ctime    文件属性,好比权限  change time
建立目录
命令:mkdir
语法:mkdir (选项)文件名

删除文件和目录
命令:rm
做用:能够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对于连接文件,知识删除整个连接文件,而源文件保持不变
语法:rm (选项)处理对象
选项:
-f    强制删除,没有提示
-r    删除目录
复制文件
命令:cp 源文件/目录    目录文件/目录
选项:-R/r: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全部文件与子目录一并处理
查看文件
(1)命令:cat
    语法:cat 文件名
    做用:查看文件内容,一次显示整个文件的内容
(2)命令:more
    语法:more 文件名
    做用:按下回车刷新一行,按下空格刷新一屏,输入q退出
(3)命令:less
    语法:less 文件名
    做用:和more功能同样
head
做用:用于显示文件开头的内容。在默认状况下,head命令显示文件的头10行内容
语法:head (选项) 文件名
参数:-n 显示从文件头开始的行数
tail
做用:用于显示文件中的尾部内容。默认在屏幕上显示指定文件的末尾10行
语法:tail (选项)文件名
参数:
-n 显示文件尾部多少行的内容(n为数字)
-f 动态显示数据(不关闭),经常使用来查看日志,也能够写成tailf
日志在/var/log/secure
xfs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xfs提供了xfsdump和xfsrestore工具协助备份xfs文件中的数据。xfsdump按inode顺序备份一个xfs文件系统。
centos7选择xfs格式做为默认文件系统,并且再也不使用之前的ext,仍然支持ext4,xfs专为大数据产生,每一个单个文件系统最大能够支持8eb,单个文件能够支持16tb,不只数据量大,并且扩展性高。还能够经过xfsdump,xfsrestore来备份和恢复。原始备份数据方法:cp
与传统的unix文件系统不一样,xfs不须要再备份前卸载;对使用中的xfs文件系统备份就能够保证镜像的一致性。xfs的备份和恢复的过程是能够被终端而后后继续的,无须冻结文件系统。xfsdump甚至提供了高性能的多线程备份操做,它把一次dump拆分多个数据流,每一个数据流能够被发往不一样的目的地。
备份级别:
0       级别表明    彻底备份
1到9    级别表明    增量备份
扩展:
彻底备份:每次都把指定的备份目录完整的复制一遍,无论目录下的文件有没有变化
增量备份:每次将以前(第一次、第二次。。。直到前一次)作过备份以后又变化的文件进行备份
差别备份:每次都将第一次完整备份以来有变化的文件进行备份
对新增长的硬盘进行格式化:
fdisk /dev/sdb
p    查看当前的分区表
备份:
1.备份整个分区
xfsdump -f 备份存放位置 要备份路径或设备文件
注意:备份的路径这里不能写成/sdb1/     能够是/dev/sdb1 或 /sdb1
dump_sdb1    指定备份会话标签
sdb1    指定设备标签
2.指定备份时免交互操做,方便后期作定时备份
文件系统恢复:
语法:xfsrestore -f 指定恢复文件的位置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