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设计要点

什么是B端产品

  • 公司的管理服务、运营服务,例如:HR系统,ERP系统
  • 面向少数的专业用户,用户须要具有相关的行业知识才能使用
  • 重要目标是提供更全面的、专业和强大的功能,用户体验相对C端没那么重要,没那么关键,但不是不关键
  • 更重视业务逻辑以及业务的完整性
  • 并不意味着咱们的产品不须要关注交互和视觉的细节

B端设计的要点

1. 清晰

任什么时候候,界面的清晰,对咱们来讲是体验当中的重中之重。设计模式

用户须要在足够清晰的界面环境中完成任务,达成目标。虽然B端产品通常要比c端产品要求用户拥有更多的专业基础,但过于复杂和隐晦的界面设计,即便是专家也会恼火的。框架

你不能指望、要求用户像你同样对这个产品充满好奇与探知欲,因此咱们须要将“清晰”放在第一位。工具

  • 界面主次分明:很容易区分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关键信息和补充信息、主要控件和次要控件;
  • 对于核心用户,很容易判断本身在当前页面能干什么,不会感到迷惑和不知所措;
  • 页面的核心信息清晰易懂,语句简洁无歧义,对于难以理解的专业名词有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好比人源库中,新增人员的侧滑表单,对人员信息进行了分类,分为四个模块:基本信息,工做信息、合同信息、人脸识别,并且标注有必填项符号,能够直接看到哪些是必填,哪些没必要填布局

2. 高效

效率是咱们在讨论业务时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 对于不少产品经理或者说管理者来讲,这是个很是具备战略意义的目标。咱们老是想把它放在第一位,但当将“高效”推向极致时,却也看到了问题。学习

好比:一个在人资系统中,为了提升签到速度,整改了几回修改、审核邀约人的界面,咱们只在表面去简化了点击的次数,并无意识到,这些其实并非最高效的方案,不是用户最真切的需求设计

一个表单,只须要点击一次“提交”就能够完成,看似很高效,但实践证实过长的表单更容易使用户烦躁并出错,这也是为何不少“订单”页面须要分红多步来完成的重要缘由。cdn

因此 “高效”只能排在第二位。blog

  • 可以让系统依靠内部或设定的业务逻辑自动进行关联的操做或判断,就不要让用户来进行;(自动带入默认值等)
  • 可以在当前页面完成的任务或操做,尽可能不须要去到其余页面;(尽可能减小跳页操做)
  • 对于80%的操做或须要的信息,须要3次点击之内就可以到达;
  • 可以识别核心用户行为,并在他们进行操做时给予对应的推荐。(模糊搜索时,进行搜索推荐)

3. 一致性

一致性每每是复杂的B端产品中最让设计师头疼的一个问题之一。产品

在产品的初期,很难预知全部的场景,即便是定义好完整的设计规范,每每在后面的场景中也很难知足。因为产品的业务繁杂、人员之间的信息壁垒以及不一样的设计规范执行力度,这就更容易致使一致性问题的出现。it

一致性很重要,好比能够下降用户的学习成本、确立设计模式、打造符合直觉的统一品牌形象等等。可是若是过度的追求一致,系统将永远得不到进化的机会。

全部的设计规范都有一个原则:只规定80%的事情。咱们须要为适时适用的设计创新保留必定的空间,因此将其放在第三位。最多见的一致性判断标准:

  • 业务逻辑的一致性:不一样模块或页面的同类功能,是否有一样的操做?一样的定义是否使用了一样的标题或文案?
  • 结构层和框架层的一致性:即各级导航菜单的结构、页面的框架和布局等。如:“新增”的入口是跳转仍是侧滑?菜单是下拉仍是侧滑?操做区域是位于页面右侧仍是下方等;
  • 表现层的一致性,即核心控件、元素、交互动做是否一致:包括视觉与交互样式,如经常使用控件:按钮、图标、toast提示、弹窗、遮罩层、菜单等;常见交互动做:点击效果、滑动效果、转场动效等等;

4. 美观

对于设计师来讲当然重要,但绝非体验的核心要素。

对于产品,特别是企业类型的产品,完成目标任务永远是第一位的。不少所谓美观的产品设计实际使用起来便会使人感到乏味无聊,看上去精彩绝伦的用户界面在不少时候会难以认知和记忆。美观是提高体验、激发愉悦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咱们来讲,不可能将它的重要性排在其余任何设计原则以前。

美观的标准见仁见智,很难达成一个较统一的标准,但仍然存在一些宽泛的准则:

  • 页面信息的易读读性;
  • 色彩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 布局的协调性,主次分明

B端产品和C端产品

什么是c端产品

经常被叫作大众产品、我的产品,面向的是我的用户,直接服务于终端用户,好比一些娱乐类、社交类、工具类的产品。2C(2C=To Customer)产品直接服务于创造收益的用户

2B的产品基础逻辑是【钱】,2C的基础逻辑是【人】

2C的产品有不少量化的指标,好比产品目标是用户量,能够用拉新数、日活、月活等衡量,若是产品目标是收入,能够用ARPU值(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一个用户所获得的利润)、付费用户比率、收入总额来衡量。但2B(2B=To Business)产品则很难有量化的衡量,产品背后的业务能够有各类指标,但这些是用来衡量业务的,而不是衡量支持业务的业务系统,不过说到底业务就是钱。

2C产品设计是女人,2B产品是男人

男人在意目的和结果,女人在意过程和感觉。各类产品论中都会说起一个词“痛点”。知足了用户某个痛点的2C产品才可能会被使用被传播,进而生存下来。这就须要2C交互设计有很强的同理心,可以快速、准确地将本身代入到用户场景,思用户所思,感用户所感,本身能切身体会到“痛”,才有机会找到真正的“痛”。

而2B产品的设计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分析业务流程、各类业务间依赖关系、穷尽业务场景等,抽象影响因素,梳理逻辑流程,推导因果关系,都是理性思惟的主场。

2C产品用户对使用成本0容忍,2B产品却能接受高成本学习

2C产品追求用户体验,操做简单、指引明确,用户经常还没察觉就已经实现目标了。以至用户对易用性要求愈来愈高,好比你找个熟悉的APP,去看用户评论,常会看到用户不会使用啦,被喷是骗子辣鸡之类的。这就逼着2C产品须要尽量下降用户认知和操做的成本。在2C产品中产品经理会被用户喷成狗

2B产品中的帮助/手册倒是必要的输出品,还要尽量的详细。有的公司还会专门安排培训课程,对业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就好比我们每次新产品上线或者产品更新,都回给咱们的用户进行培训,写一个简单的使用说明,每次去跟进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