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软工 · 第八次做业(课堂实战)- 项目UML设计(团队)

Team informationhtml

  • 队名: 彳艮彳亍团队
  • 各成员短学号、名:
学号: 姓名: 本次博客连接:
041602209 黄毓明(临时队长)   https://www.cnblogs.com/mingsonic/p/9820702.html 
061600236 杨礼亮  http://www.cnblogs.com/YangLiLiang/p/9821082.html
031601124 蒋熊  https://www.cnblogs.com/jxdbky/p/9822930.html
031601123 黄志铭  http://www.cnblogs.com/zhimingfzu/p/9823028.html
031602219  柯奇豪  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mezkqnqe-dv.html
031602603 陈超星
041602204 丁水源  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wbsgrcgy-me.html
181600215 林翔宇

 

Division of labor前端

 

  • 肯定 alpha 版本须要作哪些事情
模块序号 模块名 模块具体内容
1 现场签到

 1)实现基本的签到功能数据库

2)改进签到功能实现优化小程序

2 发布通知

 1)实现基本的通知功能后端

2)实现通知栏提醒功能服务器

3 投票

 1)实现基本投票功能工具

2)结果数据的分析与返回学习

4 想法收集  实现基本的问答功能
5  文章共享

 1)实现基础的文本编辑功能测试

2)完成简单的文本选择注释功能优化

 

                                       

  • 各成员分工明细及 TODO list

 

    • 燃尽图

 

UML  Design

 

Part1:(部署图)

 • 这里描述的是系统哪部分?

      这里主要说明的是部署问题

• 这部分要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服务器及数据库的搭建,先后端交互等。
• 如下设计解决了哪些问题?
  解决的问题:
    前端客户操做返回给后台服务器,后端服务器依照前端操做给出相应返回值,从数据库中调用相应的数据。

 

 

 

 

Part2:(类图)

 • 这里描述的是系统哪部分?

      使用WeEdit小程序的功能方面内容。

• 这部分要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1)项目模块定义不够清晰;
       2)代码未有统一格式;
• 如下设计解决了哪些问题?
  解决的问题:
     经过统一参数,方便后续先后端工做的配合。

 

 

 

 Part 3:(状态图)

• 这里描述的是系统哪部分?

      这部分UML描述了发布签到、发布共享文档、发布投票功能可能的状态以及其中状态的具体活动

• 这部分要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每一个具体状态转化细化得不够彻底、在实现中还需更近一步改进
• 如下设计解决了哪些问题?
  解决的问题:
     体现了软件须要的功能以及解决了软件内部各功能实现的逻辑问题

 

 

 

 

 

 Part 4:(用例图)

• 这里描述的是系统哪部分?

       这里是用户在**WeEdit**系统上可以进行各项操做的部分,以及对操做内容的具体化。

• 这部分要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须要面临功能如何按照用户习惯排布的问题
• 如下设计解决了哪些问题?
  解决的问题:
     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直观的逻辑联系

 

 

 

Part 5:(活动图)

• 这里描述的是系统哪部分?

       描述了用户具体选择发布通知,现场签到,投票,想法收集和文章分享这几大模块。以及每一个模块相对应的后续操做和结果。如进入现场签到模块后,能够选择签到会议。

• 这部分要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不能防止同窗带翘课的同窗的手机来签到。
• 如下设计解决了哪些问题?
  解决的问题:
     解决了用户权限的问题。不一样权限的用户进入不一样的界面,进行不一样的操做,不会发生权限混乱形成文件出现错误。

 

 

 

 

Part 6:(时序图)

• 这里描述的是系统哪部分?

       展现对象之间交互的顺序。它经过描述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显示多个对象之间的动态协做。

• 这部分要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须要理清项目各模块内的逻辑,按时间顺序显示各模块内的动态协做。
• 如下设计解决了哪些问题?
  解决的问题:
    更加清晰地展现了各模块内的交互逻辑、交互顺序。

 

 

 

Part 7:(实体关系图 )(本人完成的部分~~~(*^_^*)~~~)

• 这里描述的是系统哪部分?
   主要描述的是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的部分。
• 这部分要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实体的决定、实体属性的决定、实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
• 如下设计解决了哪些问题?
  解决的问题:
    1) 分配了七个实体:参与者、发起者、投票、现场签到、文章分享、想法收集、发布通知
    2) 各实体属性的决定。具体属性可参照“实体关系图”。
    3) 各实体之间的关系。具体实体之间的关系可参照“实体关系图”

(发起者)

(参与者)

Selected tool

  • 选择工具:   ProcessOn
  • 选择的缘由:  

            1)ProcessOn属于线上的编辑软件,无需额外下载,随需随用!

            2)ProcessOn操做界面整洁明了,极易上手,对新用户的操做而言十分友好!

            3)ProcessOn功能丰富,可以解决许多图形的绘制问题,额外功能十分丰富!

            4)ProcessOn集成了许多图形的绘制,集成性强!

            5)同窗的推荐啦~~

Evaluation of the tool

            1)无需下载, very convenient!

            2)功能丰富,very convenient plus one!

            3)极易上手,very convenient plus two!

     

PSP Table

PSP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预估耗时(分钟) 实际耗时(分钟)
Planning 计划  30  30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须要多少时间  30  30
Development 开发  140  18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20  30
· Design Spec · 生成设计文档  20  30
· Design Review · 设计复审  20  10
· Coding Standard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0  0
· Design · 具体设计  40  50
· Coding · 具体编码  0  0
· Code Review · 代码复审  0  0
· Test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40  60
Reporting 报告  30  50
· Test Repor · 测试报告  0  0
· Size Measurement · 计算工做量  10  15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过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20  35
  合计  200  260

Individual Score

    • 本队“临时队长”给出的“课上”贡献分评估;

 

 

姓名 贡献分+基础分=总得分(%)
黄毓明 15+2=17
丁水源 14+2=16
杨礼亮 11+2=13
蒋熊 6+2=8
黄志铭 6+2=8
苏路明 13+2=15
陈瀚霖 7+2=9
胡展瑞 12+2=14

 

    • 本队“原队长”给出的“课后”贡献分评估;

 

 

Experience

    • 未换队同窗的感觉(临时队长、被换来的新队友、新团队氛围等照比原队有什么优缺点)

            感觉:

        1)对于新队员的感觉:

               虽然不熟悉新转来的队员,可是仍是可以比较好的和他们一块儿交流鸭~~我以为这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在从此的无论是生活,仍是工做当中,与并不熟悉的队员一块儿完成某项任务想必也是常常会遇到的。无论是对于咱们的社交能力仍是业务能力而言都是一项挑战,可是我以为更是一个机遇——一个提高本身的机遇,可以让咱们去接触不同的人,感悟不同队员的不一样思想,这对于提高咱们自己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是十分有趣的一个过程~O(∩_∩)O~ 

       2)对于临时队长的感觉:

               黄毓明同窗我已经对他很熟悉啦,因此交流起来 毫!无!障!碍!对于小伙伴此次担任临时组长这一职,我给99分!!还差一分怕他骄傲不给他啦。~~(哈哈~实话实说,他的领导能力真的挺不错的呢~)同时我也以为本身也在进步,可以比较好的与新的领导人进行交流和协商。

      3)对于本次实践任务的感觉:(kinda like cliche~~~嘻嘻~~O(∩_∩)O~~)

                经过此次的实践,我更加熟悉了ProcessOn的使用,更是了解了咱们产品的功能分划,相信对于接下来的实验会十分有益的~~~O(∩_∩)O~~~~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