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微软三个月把老板炒了,七个月本身跑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里是《齐姐聊大厂》系列的第 11 篇node

(前 10 篇见文末)python

每周五早上 8 点,与你唠唠大厂的那些事git

小齐说:github

这篇文章来自去年一块儿刷题跳槽的小当家大佬,大佬手握 N 个 offer,先是被西雅图的清闲生活所打动,可去了却没想到...面试


被投行摧残了接近两年,去微软折腾了快一年,最近终于入职 Google 了。算法

中间走了太多弯路,今天和你们分享下转行总结,但愿能够帮助同在迷茫中的人。分布式

转码之路

本科是主修商科(Business Administration),自学了点数学,又辅修了数学精算。ide

后来决定转码实际上是由于看了一些培训班的广告,说平均工资能够上 10 万,我这辈子就喜欢钱,开始了毅然决然的转码之路。post

当初年少无知一心想作 data scientist,如今肠子都悔青了。DS 这行业是没有明肯定义的,有的公司要求 SQL,有的用 spark,以前面了一堆公司没遇到几个实际是作 ML 的,就算是作 ML 的也可能是用 SageMaker,etc. 加上各大厂的 autoML platform,不看非名校 master 如下学历的人。固然也有例外,在微软遇到过一个哥大刚毕业的小妹妹去了 ML 组作的还真是 ML 相关的,不过这种职位真的是少。学习

SDE 相对来讲容易不少,首先不像 DS 的玄学面试,SDE 面试范围很是窄,不会超出算法,OOD,system design,threading,networking 的范围。

而后多找大佬聊聊,基本市场的信息每一个群都会聊到。

多加些 recruiter,个人 LinkedIn 首页常常会有 recruiter 发出各类 job posting,下面 reach out 和回复的 9 成是印度小哥。

关于 project,我的试过 udacity,udemy,比较推荐 udemy,主要是便宜,10 刀一节课,我买了各类 big data,Java Spring,Hadopp,Tensorflow,ML,fullstack 等等。选两门课跟着作几个 projects 放到简历上基本只要 1 个月。100 刀以内基本搞定,我买了 700 刀的课程到今天也只看了 100 刀的。。

最后就是面试准备。Entry level 基本就是算法,入门基本选择基本就是 Leetcode。

那要怎么开始呢?

Stanford 的 106B/X 基本上 cover 了 data structure 的基础,尤为是 exhaustive search,Marty 讲的好的真是无语了,脑残粉。

看完 Stanford 的 106B/X 能够看 Stanford Algorithms:

或者 Princeton 大爷爷的 algorithms 课,那个是 Java 的。

Tim 的课都是 Pseudo code,喜欢数学证实的人推荐。

上面的视频看完基本上 leetcode 的基础基本都有了, 能够开始刷题了。

刷题能够推荐 2 个 channel:

  • Huifeng Guan

残酷群群主亲嘴授课,彻底免费,每日一题,跟着刷坚持一年确定有 offer。

  • 花花酱

花花酱完美 ppt 讲算法,超过贾跃亭班的存在。

System Design 的话这个好像都知道,DDIA,grokking,MIT distributed system,就很少说了。

微软

入职以前据说微软是养老公司,以前有个大表哥来了之后说天天没事干,干啥都没动力。

哎,这不就是个人梦想吗,拿钱不用干活,带薪刷题。

打进来之后发现原来是看组的。

微软社招流程和大部分公司同样,面试的时候的组基本上就是入职之后的组,笔者入职的是 Identity。

Identity 是身份认证组,cloud 的第一层通常都是 identity

3 月末入的职,全副武装从纽约飞到了西雅图,而后入职的下一周就开始在家工做了。。

入职之后老板会安排一个 onboarding buddy。第一周去了办公室 2-3 次把电脑设置好,而后就和老朋友们线上多人运动,刷题。
想着毕竟是养老公司,确定没多少活啊;没想到,第 2 周开始就安排活了。

老板把 Micro management 发挥到了极致, 1on1 的时候会问天天作了什么,精确到小时。第三周已经接到 4 个任务,组里都是来了不到 1 年的,什么问题都要本身搞懂,加上文档不全,基本天天要干 12 小时才能不被老板说。

作事满了老板会直接批评,像极了小学老师。不过好在全组人都这样,我不是孤单一人。

正在我纠结为啥工做强度这么大,作的东西如此无聊的,大伙还能坚持的时候,组里小哥传来消息,换组了。

这个组加我和老板一共 7 我的,我和一个印度小伙是新来的,小黑哥 8 个月,其余三个华人分别是 4,10,12 个月。老板 2 年。

小黑哥走了以前,咱们聊了许久,说到底小哥受不了老板打压了,总的来看小哥一人之力建了组里全部 spark job,scala 贼溜,C#也能写,天天工做 12 小时,来了 8 个月业务娴熟, 结果 review 是通常。

抱着升职梦想惨遭如此命运,小哥毅然决然的走了,伤自尊了。此时,新来的印度小哥也来问,怎么换组,虽然小哥本身和老板都是印度人,身为 abi 的小哥时而听不懂老板说话。

abi: american born indian
在美国出生的印度人

最终就在小黑哥走以前的一周,传来了惊天喜讯,老板被炒了!

原来这个组一年前的 5 个员工不是如今这批,小黑哥一走 turnover rate 就是 100%。一年员工全跑了致使老板被炒。

但我当时已经开始面其余组了,面着面着发现好组那么多,我为啥要在一个 Ops 比写代码多的组耗着,2 周面了 40 多个组之后,从 6 个愿意要个人组里选了个忙但能学到东西的, 属于 Azure 核心组之一。

Azure: 微软的云计算

走了之后仍是和小黑哥和小印哥保持联系,没跳出来的还在骚动,跳出来的有恃无恐。

换组

微软换组很是简单, 去公司内部的 career 网站发邮件就行了。第一次发了 30 多封邮件试水,结果 2 天以内接近 6-7 个组回复,有的新组人太少就没有进行第二轮。最后一共大概发了 60 封邮件。

实际上面试的组有 15 个左右。5 个左右的组我比较嫌弃就拒了。

10 个组有 1 个组一轮拒了我,国人阿姨以为我经验不够,她们组用 rust 作 IoT。其实挺想去看看的。。

其余 9 个组都是先和 manager 聊,而后 3 轮算法面试,最后再和 skip manager 聊。

IoT: 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
属于比较先进的组,作一些无人车什么的。

算法面试基本就是 medium 级别的算法,我能想起来的好比 combination, gcd 相关的,两个 linkedlist 找交点,tree 有两个 node,找到 k distance 的 node,LCS 变形,map reduce count word,bit mask,clone graph,etc。

总结就是内部转面试相对容易太多, 多申请几个容易遇到真爱。

7 月入职的新组,这个组负责分布式系统的底层,就是传说中 DDIA 的第三章讲的东西,replication,cluster,parition,LSM/B Tree。

组里华人印度人 2:8,每一个人都是超级好。 第 3 天接到第一个任务,老板解释任务简洁明了,entry point,咱们想干啥,啥啥不会找某某。

每一个人都有对应的项目,基本不会遇到给个任务全组没人懂的状况。

组里用的是 C++,身为 python 也不会太吃力。不过刚入职仍是天天工做十几个小时,但不会有找不到方向的焦虑,一个月学到的东西比前一个组 3 个月学得多,还有用,组员人还好,唉。

谷歌

谷歌的 offer 实际上是和微软一块儿拿的,可是谷歌须要 team match,加上个人 HR 不给力,以及这半年受疫情影响 google hiring freeze,因此 match 了 7 个月,match 上我就跑了,惋惜了我这微软最最最核心的组,惭愧惭愧。


若是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也给齐姐点个「在看」,大家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更多干货文章见个人 Github: https://github.com/xiaoqi6666...

我是小齐,纽约程序媛,终身学习者,每晚 9 点,自习室里咱们不见不散 ❤️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