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 软件工程实践 助教总结



<h2 id='1'>学期工做总结</h2>html

<h3 id='2'>点评</h3>c++

image.png-163.5kB

本学期共点评141条。 简单作了一个折线图,能够看出期中和期末我怠惰了○| ̄|_。数据库


<h3 id='3'>博客</h3>数据库设计

关于做业问题,共编写了4篇博客,其中3篇问题解答,1篇答辩问题汇总工具


<h3 id='4'>评分</h3>学习

做业评分4次,分别发布了3篇博客测试


<h3 id='5'>答辩</h3>设计

每次答辩通常时长在4-6小时。由于课程冲突,因此有几回答辩我只参加了一部分○| ̄|_。代码规范


<h2 id='6'>检讨与总结</h2>htm

很抱歉这么晚才写了助教总结。此次的助教工做本身有许多事作得很差,惭愧惭愧。

虽然不是第一次参与到这种教学模式,但以前两次以学生的身份参与时,我本身的想法仍是有点投机,结果本身当助教时面对学生们的问题就头疼了。。

  • 自动化测试

    • 多亏前人栽树,自动化评测工具仍是蛮好使的。虽然有些地方没有那么傻瓜化,但源码和善可亲,操做起来并不困难。最麻烦的仍是由于评测c++须要vs,因此我只好全程远程桌面(通过此次教训我仍是在pd里装了bootcamp,win真好用)。
  • 博客回复

    • 这学期我确实在回复上不够尽心,一方面是时间的问题,项目、比赛等等,本身没有合理地利用时间,就像周老师说的“要想取得突破,作事的节奏要加快”,时间安排一旦被打乱,要想再紧凑而有秩序就很难了。
    • 另外一方面在于“消灭零回复”,这个指标自己我以为没问题,但它须要更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做为支撑。一些同窗的做业充满了懒散和取巧(虽然我也是),这样的做业我以为是没有评论价值的。固然这个问题是总体的,并非单这个课程,你们都不得不“偷懒”。我也是不止一次听到老师们说期末考试的难度一降再降了。。
    • 单就这门课程而言,我以为须要把回复率归入考核标准,并增大同窗间的分差,让助教和老师的评论和评分有价值。
  • 助教与同窗们的交流

    • 此次课程中几回答疑我都写成了博客,而且补充了一些我的推荐的方法和文章,也算一点交流了。
    • 不过大部分同窗在面对困难仍是有点被动和抵触,怪队友怨时间,惟独不肯意解决问题。好比有一组选题与我以前软工的选题差很少,有现成的博客、文档和源码能够参考,可最终成果很糟糕。组长与我交流时也没有尝试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
    • 我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也鲜有回复。做为同级生可能我不大有助教的感受,评论和建议质量不够高,抱歉我太菜了_(:_」∠)_。
    • 一些同窗也的确很强,本渣根本说不出话啊○| ̄|_
  • 课程时间

    • 不少同窗都说到课程安排在满课的大三下压力实在太大,我也以为这方面可能不够合理,上午软工答辩、下午编译答辩、晚上Linux报告的痛苦还记忆犹新。虽然很难有大的调整,但能够经过其余方式减轻一下课程集中带来的压力,好比能够从寒假开始就布置两到三次做业,结对以及以前的做业放在寒假完成,以后的团队做业放在学期开始后。
  • 不过在点评、做业方面我没有作好是事实,很抱歉没有给同窗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_

这篇总结可能也不像助教总结了,算是我做为学生参与课程的一些感觉吧。以前参与课程时我和同窗都笑称这门课2分上成了12分,我以为这也是目前最大的瓶颈所在。在一个5分当1分上、2分当0分上的世界里,出现了一门2分当2分上的课,不少人只会以为这门课有问题,有些人却能学到超过2分的知识。

最后很感谢汪老师拉我来当助教,让我对人民有益了一次,也感谢另两位助教对个人帮助。还要感谢邹老师和周老师,整个学期都在跟进教学工做,很是辛苦。感谢同窗们能坚持下来,这个时间来上这门课的确有些难受,你们都很不容易,辛苦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