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之棋盘的下半场

从前,有我的发明了象棋进献给国王。国王玩得很高兴,决定奖赏他。 那人说:“我不要金,也不要银,我只要米。”国王说:“好,你要多少米?”那我的说:“棋盘有64个格,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第4格放8粒米,以此类推,每一个格的米粒数是前一格的2倍。” 国王一想,这也没多少米啊,就马上答应了。可过没过多长时间,国王收到报告:粮仓的米已经快运光了,棋盘才刚过一半。 国王后悔了,他确实没有那么多米。发明家要求的米的总数是2^0 2^1 2^2 ..... 2^63 = 2^64 - 1=18446744073709551615 。按照普通大米600粒为50克计算,总重量约为15311亿吨!目前世界粮食总产量也才20亿吨左右,那将是将近800年的产量。 发明家要求的是指数增加,而非线性增加。指数增加开始看起来像是线性增加,但到了棋盘的下半场,指数增加带来的加速远远超过线性增加。因而,一开始的预期被完全颠覆了。 指数增加不只能让大米堆变得有如珠穆朗玛峰通常宏伟,也能让一些从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得可能。 业界也有一个指数增加——每18个月,集成晶管数量翻一倍,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虽然若干年前就有人说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但目前仍然有效,并且在短时间可预见的未来还会有效。从1958年开始算起,到2006年的48年里,晶体管数量刚好增加了32倍。按照库兹韦尔的说法,摩尔定律已经将业界带进了棋盘的下半场。 来到下半场后,机器能力也发生了人们预期不到的变化。2010年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上路开出1000多英里;2011年IBM的沃森计算机在智力问答节目中已经打败了两位最出色的人类参赛者;2014年美联社宣布启用自动撰写新闻的电脑系统,周能写百万篇文章还不出错;2015年淘宝在北、上、广的特定区域内试用了无人机自动送货;2016年伊始谷歌的AlphaGo以5-0完胜职业围棋二段的欧洲冠军。 人的认知是线性的,通过百万年的进化,才拥有了如今的知识和智能。凭借过去累积的经验,人类对将来会作出线性的预期。然而技术的进展是指数的,过去与今天不能同日而语,今天也永远赶不上将来的步伐。 按照线性与指数增加的速度,机器将在人机大战中取得全面胜利,这不是不可能,而是必定会。并且这个时间,会比咱们预期得还要早。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