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 与 PVID 的简单概述,附上一个有趣案例

重要前提,交换机内部的帧都是会打tag的ide

PVID:port-based vlan id 
pvid是交换机上的概念,说的是进入该端口的报文若是没有打vlan id就按pvid的值打上;
PVID是基于端口的VLAN ID,一个端口能够属于多个vlan(trunk 口),可是只能
有一个PVID(对trunk 口而言,就是native vlan;对access口而言,就是access vlan-id = pvid),
收到一个不带tag头的数据包时,会打上PVID所表示的vlan号,视同该vlan的数据包处理,因此也有人说PVID就是某个端口默认的vlan ID号

native vlan的做用之一是减轻交换机的负担,不用总是打tag,祛tag。
 
 code

VID: vlan id
vid是报文上的vlan tag的意思.tag里面包含vid

在网上发现一个比较好的解释是:PVID并非加在帧头的标记,而是端口的属性,用来标识端口接收到的未标记的帧。也就是说,当端口收到一个未标记的帧时,则把该帧转发到VID和本端口PVID相等的VLAN中去。blog

 
下图是一个有趣的情景:
VID 与 PVID 的简单概述,附上一个有趣案例
pc1 ping pc2的过程是这样的:
·sw1的接口收到pc1的ping包,由于给他打上包含vid=10的tag,
·而后在sw1的trunk由于设置了native vlan 10(亦就是PVID=10),对该ping包拆掉进来时打的tag,不打tag的发出去,
·而后到sw2的trunk口时,由于sw2在该trunk设置了native vlan 20(亦就是PVID=20),因此ping包进入后会打上vid=20的tag,
·而后交换机查看 vlan 20 MAC address table,决定从链接了pc2 的access vlan 20口发出去,
·可是在发出去以前,要把ping包里面的tag去掉(由于pc2没法识别还有tag的帧)。
 
 
最后附上:交换机收到帧后的处理方式接口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