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id和vid的区别是什么

PVID和VID完全研究(上)——PVID的做用及和VID的区别Pvid和Vid常常出现于2、三层交换机里,因为PVID和VID的设置不合理,形成VLAN划分变得混乱。本文就对PVID和VID进行了完全研究。pvid是交换机上的概念,说的是进入该端口的报文若是没有打vlan id就按pvid的值打上,vid是报文上的vlan tag的意思.不是同个概念哦.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PVID,PVID英文解释为Port-base VLAN ID,是基于端口的VLAN ID,一个端口能够属于多个vlan,可是只能有一个PVID,收到一个不带tag头的数据包时,会打上PVID所表示的vlan号,视同该vlan的数据包处理,因此也有人说PVID就是某个端口默认的vlan ID号。默认状况下,简单的理解为:ACCESS端口接PC,VID=PVIDTRUNK端口级联,VID=所有,PVID=1简单的说,VID(VLAN ID)是VLAN的标识,定义其中的端口能够接收发自这个VLAN的包;而PVID(Port VLAN ID)定义这个untag端口能够转发哪一个VLAN的包。好比,当端口1同时属于VLAN一、VLAN2和VLAN3时,而它的PVID为1,那么端口1能够接收到VLAN1,2,3的数据,但发出的包只能发到VLAN1中在网上发现一个比较好的解释是:PVID并非加在帧头的标记,而是端口的属性,用来标识端口接收到的未标记的帧。也就是说,当端口收到一个未标记的帧时,则把该帧转发到VID和本端口PVID相等的VLAN中去。为了验证这一说法,在S3026上作了如下实验:在S3026上选两个端口,链接两台主机A、B,按照下表给端口设置不一样的PVID和VID,用A ping B,并在B上抓包,记录实验结果。注:结果中“有”表示抓包有ICMP的包(但ping不一样),“无”表示没有,“通”表示能够ping通。VID为“无”表示该端口没有加到任何VLAN里。全部结果为“无”的能够解释为:当端口1收到无标记的帧后,转发到VID=PVID=1的端口去,因为端口2无VID,故主机B收不到包。全部结果为“有”的能够解释为:当端口1收到无标记的帧后,转发到VID=PVID=1的端口去,因为端口2的VID=1,故主机B收到ICMP的ECHO包,并发出ECHO Reply,因为此种状况下端口1的VID不等于1,故B的Reply并不能到达A。因此只有当两个端口的PVID和VID同样时,才能够互通。到此我和你们同样有个疑问,一个VLAN干嘛要设置PVID和VID两种标识呀?方正只有当PVID=VID时才能互通,只有一个不就够了吗?请往下看。当全部VLAN都在一个交换机里时,确实只须要一个标识就够了,但跨设备的VLAN就须要另外一种标识,这就是802.1Q的VLAN ID,即VID。咱们知道802.1Q的VLAN是在二层帧里加进VLAN标识,俗称打tag,而计算机不能解析这种二层的帧,因此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在分到一个VLAN时有tag和untag属性,tag端口用来链接设备,untag端口用来链接计算机。Tag端口出去的帧通常都打上了tag,tag中的VID有的来自PVID,有的则来自其它tag端口中自己就含有tag的帧。设备互连时,由tag中的VID决定了一个二层帧属于哪一个VLAN,而计算机不具有打tag的功能,因此只有给链接计算机的端口添加一个属性,用来决定计算机发出的未标记的帧属于哪一个VLAN,这个属性就是PVID。咱们来总结一下,S3026的VLAN转发的机制:在一个端口接收到一个无标记帧时,仅仅由该端口的PVID决定该帧转发到哪一个VLAN中,即转发到VID=PVID的VLAN中。到此咱们理解了PVID的含义和做用,但彷佛只有untag端口下的PVID才具备意义,而实际上tag端口也有PVID属性,PVID对tag端口会形成什么影响呢?请看中篇。PVID和VID完全研究(中)——PVID值对TAG端口影响在上篇,咱们理解了PVID的含义和做用,本篇将经过实验,分别在S3026和S3526上研究PVID值对tag端口的影响。首先在S3026上进行实验,以下图所示:咱们将用到3个端口:Port 一、二、3,各端口PVID设置以下:Port 1:PVID = nPort 2:PVID = 2Port 3:PVID = 3建立2个VLAN:vlan2:VID = 2,包含Port 1 (tag)、Port 2 (untag)vlan3:VID = 3,包含Port 1 (tag)、Port 3 (untag)将3台主机A、B、C分别接在Port 一、二、3上,分别用主机B、C去ping主机A,在主机A上抓包。实际上tag端口接计算机是没有意义的,由于计算机没法解析打了tag的二层包文,但经过抓包软件能够抓到这种二层报文,经过这种方法能够进行分析。实验时主机B和C能够是同一台计算机,只不过接到不通端口上,为了方便说明,将它们分开表示。实验结果以下:当n = 1时,能够看到来自B和C的包头前都含有802.1Q的Packet,B、C都不能ping通A(ping不通的因为主机A没法解析打了tag的二层包);当n = 2时,能够看到来自B的包头前不含有802.1Q的Packet,而来自C的有,仅B可ping通A;;当n = 3时,能够看到来自C的包头前不含有802.1Q的Packet,而来自B的有,仅C可ping通A;;经过分析,得出S3026转发机制大体以下:一、由主机B发出的包到接口2(因为此时B不知道A的MAC地址,会发出arp广播包)二、根据接口2的PVID的值(PVID=2),发往VID=2的VLAN中的全部接口三、接口1属于VLAN 2,因此接口1能收到此包四、此时若是VLAN 2中接口1是tag端口,则将接口1的PVID值和VID进行比较:若是PVID=VID则从接口1出去的包不打tag若是PVID!=VID则从接口1出去的包打tag因而可知,之前设为tag端口的PVID不起做用的说法在S3026上并不适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S3026上的某个VLAN中的tag端口,在转发在此VLAN中包时出去前,先检查该tag端口的PVID是否等于VID,若相等则发出的包不打tag,若不等则打上tag。而在S3526上重复这个实验时,获得了不一样的结果:在S3526上,只要某个VLAN中的端口设为tag端口,在转发来在此VLAN中包时出无论该端口的PVID值是多少,都打上tag。(不一样厂家设备的实现方式不同,须要注意!)到此,咱们都只是在单独一个设备上研究PVID的影响,下篇将结合一个故障实例,解释跨设备时PVID的影响。PVID和VID完全研究(下)——一个故障实例的分析某网组网结构以下图所示,某路由器下挂S3526,S3526下挂S3026,S3026下面接了4个用户:其中S3526的接口1上接路由器,打tag标记;接口2接S3026,打tag标记,PVID为1。S3026的配置是这样的:S3026的接口1上接S3526,打tag标记,属于VLAN 二、三、四、5,PVID为2;接口2接用户2,属于VLAN 2,PVID为2;接口3接用户3,属于VLAN 3,PVID为3;接口4接用户4,属于VLAN 4,PVID为4;接口5接用户5,属于VLAN 5,PVID为5;故障现象为:用户2的用户没法上网,而其它的用户能够上网;若是将S3026的上连口的PVID值配置为3,那么用户3的用户没法上网,其它的用户能够上网;最后咱们将S3026的上连口的PVID值设置为1,4个用户的用户就均可以上网了。根据前两篇的结论,咱们发现,接口1的PVID=2,故从VLAN 2来的包从接口1出去后不打tag,而此时S3526的接口2的PVID=1,收到未标记得包后,将其送到VLAN 1里。本来VLAN 2的包送到了错误的VLAN里,因此VLAN 2下的用户上不了网。当咱们将S3026接口1的PVID设为1时,它不等于所属任何VLAN地VID,送出去的包都打了tag,此时S3526能根据tag将接受到的包送到正确的VLAN里,故全部VLAN下用户都能上网了。咱们能够补充一个实验,将S3026的接口1和S3526的接口2的PVID都设为2,此时全部用户都能正常上网,缘由是这样的:S3026将VLAN 2的包不打tag的从接口1送出去,S3526的接口2收到的包有打tag的(VLAN 三、四、5),也有不打tag的(VLAN 2)。S3526的接口2对于打tag的包,可以发往正确的VLAN;不打tag的包,根据接口2的PVID值,送到VID=PVID的VLAN里,而此时接口2的PVID=2,也恰巧正确的送到了VLAN 2里。全部VLAN的包在跨设备后,经过不一样的方式,都正确的发往所在的VLAN,因而全部用户都能正常上网,只不过VLAN 2和其它的VLAN途径有点不一样。可见,设备两端的PVID一致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把潜在问题给隐藏起来。例如在把S3526隔接为其它设备时,可能会又形成某个VLAN的用户上不了网,而此时故障缘由不容易找到。咱们来总结一下,交换机的PVID和VID给VLAN配置带来了灵活性,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配置的很差可能带来问题很隐蔽。因此咱们之后在配置VLAN时要注意如下几点:一、 对于untag端口,PVID要和所属VLAN的VID一致;二、 对于tag端口,PVID要不一样于全部所属VLAN的VID;三、 两台设备互联时,两端接口的PVID保持一致时,有弊也有利;到此,咱们真正意义上理解了基于端口的VLAN,也理解了PVID的做用,但愿本文能给困惑于PVID和VID的人带来一点帮助。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