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 YC Startup School Europe 2014 有感

我正在英国这边留学,以前看到有YC startup school报名的申请,因而就提交了。过了很久才获得结果能够参加(也许是由于个人网站,或者我本身正在创业的项目),心中天然是很开心啦。更多关于活动自己的东西,请移步: http://startupschool.org/,而我当时现场记录的一些东西请看我当时的笔记: http://blog.ming.today/yc-startup-school-europe-2014/api

这篇感想我想分三个部分:网络

  1. 活动内容(一些演讲内容的感触)
  2. 活动组织、安排
  3. 活动参与者

此次活动在London的The Brewery,虽算不上顶级的奢侈,但对于我这样一贫如洗的学生来说已经算是很是高达上了。而伦敦做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承接着这些年创业的风潮也吸引了很多的创业者,惋惜太高的生活成本让这里成为了谈生意的地方而非作生意的大本营。(固然,诸如Google Campus等诸多的创业相关的汇集地也证实这个地方有一批蠢蠢欲动的孩纸们)。less

活动内容

活动主要以一个个的演讲串联起来,席间还包括一些简单的访谈和真实的Office Hour模拟。我猜想关于创业故事的演讲最重要的是点燃人们对于创业拼搏过程的热情。例如,Stripe的Patrick Collison就再三讲了他们一开始没有用户的平曲线有多久、他们为了修改bug看电影的半中间都要出去写code之类的故事。其后对于一些“成功”的企业家(红杉的)则是用一种云淡风轻的方式讲如何帮助各个Big names扭亏为盈,给人一种要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错觉。最后,Office Hour则是还原真实、而又紧张的和创业者交流的过程给人一种强烈的刺激感和创业欲望。综上所述,此次活动的内容能够总结为以下:学习

  • 创业很cool,也很苦
  • 创业成功后帅到掉渣
  • YC能帮你成功

这是一个完美的自我营销的过程,固然它的优势在于其自己的品牌价值很好,且给演讲的人讲话都比较直白,没有太多虚的东西,于是听起来逼格虽高却也信服。网站

例如,里面红杉的大哥被问到为何XXX这么难的一件事情,大家的加入就能够转好。他说,我不知道为何其余人就不能想咱们同样看到将来,他们没有咱们厉害。(非原句直译,可是意思类似)code

而演讲的内容也能够清晰的归类为:blog

  • 创业要找对方向,要作一个有潜力大的市场。
  • 要不断地和用户交流,知道他们须要什么,以及产品的问题。
  • 若是你的产品知足了用户的刚需,以后就是努力,坚持,努力,坚持。。。

活动组织、安排

固然有不少超吃的啦,早上去了有,午饭有,下午break有,结束活动后reception也有。一天下来,彻底知足了我这种小屌丝程序猿吃免费餐的欲望。可是不得不说,YC是高大上且有钱的。ip

从报名,到得到能够参加活动的邮件,以后到confirm造成、得到进入场地的代码,这些流程有条不紊,干净利落(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依旧让人以为舒服)。场地位置很好,且在离场地有必定距离的地方,就有人引导,且门卫森严。进门时,每一个人要准备好入场代码,输入到一个Surface里(为何会用surface,并且感受很帅的说),而后就自动打印出名条(上面除了你的名字外,固然还有你的一个网络ID,帮助大神们一会儿被认出来吧。。。)在正式的演讲厅外有三个大房间供应饮食及场地让参与者交CHE流DAN,固然吸烟的人能够到楼外的服务区域。演讲厅内颜色装扮为YC一向的橙黄色,总体感受仍是很让人震撼的。ci

说了这么多细节,我实际上是很在乎活动组织、安排的水平的。由于这体现里这个团队的标准和执行力。由此看来,YC确实很叼。get

活动参与者

  • Paul Buchheit - Partner, Y Combinator; Founder, FriendFeed; Creator of Gmail
  • Adora Cheung - Founder, Homejoy
  • Patrick Collison - Founder, Stripe
  • Ian Hogarth - Founder, Songkick
  • Alfred Lin - Partner, Sequoia Capital
  • Urška Sršen - Founder, Bellabeat
  • Hiroki Takeuchi - Founder, GoCardless

演讲者参上。演讲水平层次不齐(请不要觉得没有了语言关的问题就必定能演讲的很顺畅),可是内容都算是干货,因此也就不在乎那些细节了。

我更着重地观察了来参加活动的观看者,主要氛围如下几类:

  1. 小创业团队3-6我的:他们通常聚在一块儿,有统一着装且为本身的项目作宣传。
  2. 逼格很高的人:他们虽单独出现,却会有不少人主动上去攀谈,应该是在Open Source圈里或是某些公司任职,你们都知道。
  3. 绝对的三无新人:例如我。咱们四目相望有一点点尴尬,手里不停地拿食物生怕别人发现咱们是如此的无人问津。好在最后找到了一个南欧来英国IBM实习的学生和一个英国的年轻创业者,故而免除孤独终老的悲哀。

整体来说,来参加活动的人很不颓(这也许是由于伦敦是一个很浮夸的地方),你们衣着鲜亮,个个像是人生赢家。相比之下,台上作演讲的各位亲们反而朴实无华了许多。

结语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正式的创业圈的活动(并且仍是在国外),感受组织者有本身的目的,而参与者们也都各自有所准备(social的过程特别疯狂,聊产品,聊投资,聊YC申请等等)。可是,整个活动的内容充实有价值,组织层次分明,来看的人也都热情澎湃,算是一个很棒的结果!回国后,我也会去参加更多的国内的活动,到时候还但愿各位向各位国内的亲们学习。

对了,请问国内有哪些很好的相似活动么?(36氪?3W?车库?)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