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窘境》一书曾定义了破坏性创新的3个关键要素。首先,全部市场都有一个提高的空间,可以为客户所利用或承受。其次,创新企业生产出新的改 良产品时,都会给市场画出一条彻底不一样的轨迹线,而技术进步的速度总会超越相应级别的客户的应用能力。所以,企业生产出的那些定位于主流客户需求的产品, 实际上有可能超出了这些客户的使用能力。ide
最后,第三个关键要素是延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区别。延续性创新定位于要求更高的高端客 户,为其提供超越当前市场水平的更优秀的产品。有些延续性创新来自于优秀企业煞费苦心、年复一年的持续性改进;另外一类延续性创新则来自于突破性的、能压倒 竞争对手的产品。创新技术的难易程度并不重要,问题在于,在延续性创新技术的战役里,获胜的几乎老是先入为主的竞争者。由于这样的策略要求企业为最优质的 客户生产出高利润的产品,而先入为主的大企业每每有足够的动力和充足的资源来打赢这一仗。设计
与之相反的是,破坏性创新者不会去尝试为 现有的市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他们更倾向于经过引入稍逊一筹的产品或服务来破坏和从新定义当前市场。可是,破坏性创新技术的好处在于 破坏性创新产品 一旦在新市场或低端市场站稳脚跟,就会开始启动其自身的改良周期。由于技术进步的步伐老是远远超过客户的实际使用能力的,那么那些当前不够成熟的技术反而 在经过改良后,最终刚好能切合更高级别客户的实际需求。这样一来,破坏者就走上了一条最终战胜先行者的道路。资源
对于想要创立新成长业务的创新者来讲,这个区别十分重要。业内领头羊每每能经过延续性创新来赢得市场;可是在破坏性创新的战斗中,胜者可能是新手。产品
破坏性创新每每能使领先企业遭受瘫痪性打击。因为它们的资源分配流程每每是为了延续性创新而设计、完善的,所以它们从本质上来讲是没法响应破坏性创新 的。它们的目光老是看着高端市场,几乎从未考虑过保卫新市场或低端市场的阵营,而这些市场偏偏是对破坏者极具吸引力的。咱们称这种现象为“不对称动机”。 这是创新者陷入窘境的核心缘由,也是创新者解决方案的破冰之始。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