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前六篇)读书笔记

先胜后战。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架构

前六篇:计、做战、谋攻、形、势、虚实。

设计

(零)资源

一本书写来必有受众。开发

《孙子兵法》的受众是君王和将才。御驾亲征的君王不多,给君王看更多的是为了说服君王和代表忠心。基础

将才是《孙子兵法》的真正使用者。反过来,若是想成为将才,应精研此书。书籍

读孙子兵法,处事有谋略有战术,更有成效。

技术

(一)总结

先胜后战。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项目

不可胜在己,是修养保全,养精蓄锐,积累实力,保持常青风采,作喜欢的事情,臻于佳境。生活

可胜在敌,是观察形势,敏锐捕捉对方破绽并痛击之。观形借势造势,借造胜算之势,胜于易胜。

不可胜时,宜养精蓄锐,谋定然后动,一战而定。

准备/积累、等待/忍耐、行进/机变,均是整个战斗中的重要部分。

善胜者,无智名,无勇功。

孙子讲的都是很是朴素的道理。他始终提倡的是打胜算大的仗,而不是靠智巧取胜,尽管后者也很重要。

要贯彻朴素的道理,须要扎实的基础实力和对形势的判断力。 兵法人人可读,扎实的实力和审时度势的判断力却不是人人具有的。此无可用巧。

实力定义:

  • 我的:丰实的经济能力,丰富的精神生活,温润从容的为人处世之能,敏锐的感知和判断,当机立断的决策力。
  • 企业:凝聚人心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充裕的资金/资源流动,丰富的人才储备,良好的组织制度,敏锐的形势捕获能力,机动强悍的做战能力。

本谋和初心,是咱们天天、每事,要对照检核的,要拒绝冲动,拒绝诱惑,排除干扰,坚持本谋,不忘初心。

(二)

计篇。计,计算、筹划全局,是论证可行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庙算胜者,可决胜于千里以外。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赞成,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事先计:胜算几何。

好比发布。这次改动了哪些?分别有哪些风险?怎样规避风险?验证了没有风险,谨慎发布便可。忌写了一通代码,不加影响面评估,到发布点了就直接发布。

好比新启一个项目。计划带来怎样的业务增加或实现什么战略目标?时机是否适宜?技术和业务架构是否能够支持?设计开发人员搭配是否合理? 投入产出好比何?忌不加思索为作需求而作需求,作完了就扔给继任者去维护。

(三)

做战。讲战争的预算和准备。计算成本、风险和获利。

良将必事先算好成本帐,评估清楚风险。若要战,必有切实的益处,对长远战略目标有重大意义;次将则为了我的荣辱而战,置国家的存亡和兵士的生死而不顾。

利害权衡清楚。先能避害,而后才可趋利。

战争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并不是打仗那么一瞬间的刺激和故事。做战耗费巨大,可致使国力民力空虚,所以,做战贵拙速而不贵久。

计篇和做战篇,都要计算和筹划。一个计算宏观胜面,是否打的赢;一个计算细节帐,打完了能获利多少,损失多少。都是基本功,真功夫。

(四)

拙速,就是准备要慢,动手要快。

林彪著名的“四快一慢”战术:

“四快”是指:

  • 向敌军前进要快。进攻时要善于出其不意,长途奔袭,以抓住敌军。
  • 攻击准备要快。抓住敌军后,看地形、选突破口、调动兵力、布置火力、构筑工事、战斗动员等各项准备都要快。
  • 扩张战果要快。突破“一点”后,坚定扩张战果,使敌军没法恢复防护。
  • 追击要快。敌军溃退后,要猛追到底,使敌军没法逃跑和从新组织抵抗。

“一慢”是指发起总攻击要慢。要在查清敌情、地形,选好突破口,布置好兵力、火力,作好准备后再发起进攻。

(五)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因此亡者何也?”

对曰:“数战数胜。”

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因此亡何也?”

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因此亡也。”

吴起也有相似思想:然打败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

有点反直觉反常识。古代人虽然思想朴素,但智慧精当。所谓百战百胜,只是些津津乐道的谈资,并不足取。

真正的英主懂得沉静忍耐,养精蓄锐,使敌不可犯,国不容侵,专心致一地发展。


(六)

谋攻。不战而全胜,免生灵涂炭,最上。

道胜优于力胜。道胜,以清明之政与强盛实力令其信服而降,免伤亡之害;力胜,凭战之力强取对方,残人伤物。

不战而屈人之兵。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宜一战而定。拨转常识之误。

全国为上。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智谋取胜为上。伐谋,破除对方计谋,使其无可施展;伐交,破除对方联盟,使其无可依靠。

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

断其粮道后勤,则敌形不能守,攻必取。

集中优点兵力击之。优点兵力:倍于对方,精锐而奇出,有势如破竹。

胜机不明显时,勿焦躁; 宜忍耐,等待时机;反之,可激怒对方,使其破绽尽露。心理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殆,不是每次都想求胜,而是不损失精要,不立于危机之境。

(七)

形篇,讲攻守之形,攻守之机。

善守。守为精要。先为不可胜。实力强盛,不战而屈人之兵。 以守为攻,攻无痕迹。

守,是胜的积累。具体而言:强身健体多运动,勤学乐做善总结,清心宁神久悦美。

守静柔,不擅动。立于不败之地,不可攻之境。低调。关键时刻自告奋勇。

形胜,是在等待中积累,让本身不可胜,愈来愈强;势胜,是胜机出现,抓住机会,一战而定。

守,功在平时;攻,功在瞬机。守则锐,攻则疲。守多攻少,守益攻损。

人性的弱点,就是好大喜功。

当心“焦虑性动做”,那是最能毁人的。

心内安定,外物无可扰。

(八)

势篇,讲在变化的形势中取胜。


编制搞好了,组织架构搞好了,管不少人就跟管不多的人同样,和运用本身的手臂同样方便。

圆石落山,万人莫当,石借山之势;借风口浪尖而建业,非我的之能,乃历史潮流而助之。

善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为合,侧为奇。奇正互转,奇正之变,不计其数。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知势,知道本身想要什么,该作什么,对环境变化敏感;观势,明确目标,达成目标的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密切关注因素的互相转换,把握时机而动。

(九)

虚实。避实而击虚。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掌握主场优点。提早抵达有利地形。

要学会在有虚有实中战斗,不是试图解决全部问题,而是始终在问题中前进。

胸中有全局,调动敌人,而非被敌人调动。保护好本身,不轻易出战。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十)

读书是为了观照本身,老是想固然把本身带入胜利一方的角色和情绪,是人天生的习惯。要注意反过来,把本身假设成失败一方的角色,多想一想如何避免失败,才更能学到东西。

学兵法,先学不败,再学打败。兵法的出发点,首先就是不败,而不是求胜。

孙子兵法,讲的是立于不败之理。

参考书籍: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 《十一家注孙子》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