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发家史」系列之一 “Kubernetes 是 Google 的礼物吗?”,带你站在将来看 Kubernetes 的重要意义。
前端
“Google 当时是有一步好棋的,” Echo 全息播放着 InfoWorld 主编文特尔森和 86 岁的亚马逊公司创始人贝佐斯的访谈,
程序员
贝佐斯沉默一会,“在互联网浪潮中,并不会由于 Google 作错了什么,只是 Google 老了。”编程
贝佐斯顿了顿,眉间的皱纹,流露出惺惺相惜的无奈。后端
“三十几年前,也就是 2015 年,Google 是最具备创新力的公司。Google 的 AdSense 产品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印钞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信息流,谁掌握了信息的流动,谁就是老大。浏览器
显然 Google 是第二,三代互联网的领袖,然而却错过了第四代互联网:以云计算为根基的万物互联时代。服务器
不仅是 Google,同时代的还有 Oracle,IBM 等等,他们都错过了。但是,将来又有谁说的准呢。”框架
“您能详细谈谈,当时的互联网是怎么样的吗?又是如何发展的?”温特尔问着。运维
“Huh,孩子没娘,说来话长。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是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分布式
第一代互联网,实际上是门户网站的时代,互联网是个稀缺品,毕竟互联网也没什么信息。网站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成指数增加。互联网的入口从门户网站变成了以搜索引擎为入口。
Google 那时抓住了它。而微软因其操做系统的基因,与第二代互联网失之交臂。当时有个笑话,‘微软的 IE 是浏览器吗?’ ”。贝佐斯像个孩子似的笑着,
“互联网在成长,技术也是。
iPhone 的问世,意味着移动互联网开始兴起。每一个人都有个手机,手机上装满了 App。
当时 Google 也颇有战略眼光,马上察觉到互联网的入口正在发生变化,因而 Google 开源了 Andriod 系统。
因而移动互联网就奠基了 IOS 与 Android 二分天下的格局。
因此说,在 2017 年前,Google 仍然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那 2017 年后呢 ?”文特尔说。
“最关键的一年,是 2017 年。那是第四代互联网初现端倪的一年。
咱们下了一步险棋。咱们在消费端推出了 Echo 第四代全息音箱。
Echo 是将用户推上智能家居时代的钩子,而其背后的云计算 和 AI 则是咱们的杀手锏。
同年在云端推出 A8S,帮助企业上云。
当时最大的代码协做平台 Github 迁移到 A8S,引发业界轩然大波 。
最重要的,咱们推出了 Amazon Intellegent Flow: 一种全新的 AI 云框架。
为了进一步的压缩中间商成本,咱们同英伟达直接合做,定制了专属于 AI 的大脑 APU 。
在计算层面,咱们和因特尔联合开发了适宜云原生应用的 CPU 。
若是你到过咱们的数据中心,那你会发现没有任何多余的硬件。
咱们真正作到了计算资源和思惟资源的抽象,这是属于互联网的新电气时代。
我记得那个时候,大部分企业有专门的运维人员去维护服务器,而且日夜祈祷服务器不出岔子。
而如今,运维这个工种已经消失殆尽了。对企业来讲,IT 就像自来水同样,只须要按时交水电费就能够没有意外断电断水的烦恼。
咱们向世界提供了一条可编程的世界之路,并促使了 IOT 的发展。Echo 从智能家居扩展到企业办公,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云原生操做系统。
因而,互联网的入口逐渐变成 Amazon,而 Google 在随后的几年日薄西山。 ”贝佐斯激动地说。
“您的战略眼光的确独到。” 文特尔赞扬道,
“假如咱们假设另一种场景,Google 推出了另外一款智能助理 Assistant , 和 Kubernetes 的 PAAS 框架,以及 AI 框架 Tensoflow呢?互联网的格局又会走向何方呢? ”
“也许 Kubernetes 是 Google 的救星。”贝佐斯沉思道。
未完待续...
下期精彩:Kubernetes 的阿喀琉斯之踵
做者简介
Taoge
DaoCloud 软件工程师
一名程序员,一个集自私自利,愚蠢,胆小,呆萌 等反义词于一身的人。他的梦想是放浪形骸于海洋之上,肆意遨游于天地之间。他是这么形容本身的:
插科打诨于前端,后端,产品工程师之间。
在现实中分层抽象,在Bug的坟头上蹦迪。
常于Github海岸边拾捡贝壳,沾沾自喜。
用Python可倚天屠龙,用Shell则庖丁解牛。
常修程序员之道,常读Man文档。
背景介绍
让咱们从最基础的层面上看看 Kubernetes:这个名字起源于古希腊,原意是舵手。因此你能够看到它的 Logo 像一个舵盘。谷歌采用这个名字的深意就是:谷歌要以 Kubernetes 掌舵大航海时代的话语权,确保谷歌倾力打造的新一代容器世界的宏伟蓝图顺利实现。
Kubernetes 是谷歌严格保密十几年的秘密武器-- Borg 的一个开源版本。Borg 是谷歌一个久负盛名的内部使用的大规模集群管理系统,他基于容器技术,目的是实现资源管理的自动化,以及跨多个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到 2015 年 4 月,传闻许久的 Borg 论文伴随 Kubernetes 的高调宣传被谷歌首次公开,你们才得以了解到它的更多内幕,正是因为站在 Borg 这个前辈的肩膀上,洗去了 Borg 过去十年间的经验与教训,因此 Kubernetes 一经开源就一举成名,并迅速称霸了容器技术领域。
Kubernetes 做为当前惟一被业界普遍承认和看好的 Docker 分布式系统解决方案,能够预见,在将来几年内,会有大量新系统选择它。容器化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模型演化的一个开端,Kubernetes 做为容器开端的 Docker 容器集群管理技术,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具备不可预估的反战前景和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