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曾经在思考,到底写不写?由于我怕写出来以后会引发一些人的认同,但可能会有不少的反对。但在BBS的论坛中,我看到不少的人的疑惑。因此最后我决定仍是写出来,至于对不对,好很差,仍是让你们来评判吧。数据库
首先咱们看一下国内IT管理员和IT工程师在中国的认知状况。我妈曾经给我说过,中国60-70年代的时候,中国有“八大员”,具体哪8个,我忘记了,不过我记得其中有保育员和售票员。无论剩下的6个是什么,它们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就是属于服务性质的。其次,传统的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分配是这样的。首先划分为脑力工做者和体力工做者,也就是所谓的干部阶层和工人阶层。除去职务划分外,在人事档案和一些其余需求上,为了划分等级,干部等级经过职称来界定。分别是XX员-XX助理工程师--XX工程师--XX高级工程师 严格的说“员”并非职称,而是干部阶层的初级工做阶段。同等的教育机构有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科研机构就是副研究员-研究员(至关于高级工程师)等。这些职称怎么评定。传统行业是这样的,根据学历和工做经验年头决定是否符合资格,符合资格后通过行业的职称评定考试,经过后取得相应的职称。(职称评定考试通常是专业技能笔试和职称英语考核)先介绍我知道某行业的职称评定。入职后正式员工。中专,高中学历,正式员工四年后评定助理工程师职称。(只能评定助理,更高级别须要大学本科学历)大专学历1年后评定助理工程师职称,本科学历转正后直接评定助理工程师职称。助理工程师4年后评定工程师职称(助理工程师不须要经过职称评定考核,工程师须要)工程师职称工做5年以上评定高级工程师职称(职称评定考核)。固然行业不一样,评定的标准不一样。这只是我知道的一个例子。其次咱们来看IT行业。IT行业评定职称不一样于一些传统行业,经过以考待评的方式。实际上过程反过来,先考核经过后,持有证书后当公司有名额时,能够经过证书作评定的基础。也就是有证是有证,评不评在公司。以考待评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之前的评定必须从低到高进行,可是考试的时候你能够跳过初级直接考中级或高级,并且没有学历门槛的限制,造就了不少人都往上冲的结果。因此不少人都认为工程师是管理员的高级。安全
如今,咱们来看一下国外IT管理员和IT工程师的状况。由于计算机是舶来品,实际计算机行业的普及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不但比咱们早,并且认知比咱们更明确)在国外IT管理员的定义比较广。实际上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分为两大块,网络组建和网络管理。网络组建你们都清楚,至关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因此作这部分的人员叫作工程师。网络管理比较复杂,包括公司网络的维护、优化、升级等。统称为IT管理员。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工程师的门槛很高,除了要有必须的学位(注意是学位而不是学历)还须要有专业的工程师资质,并且被归入法律。从事计算机相关工程工做的人叫Engineer。而在各个公司从事计算机相关管理的人员叫administrator在国外资深的管理员和工程师的水品是不能横向比较的,由于它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像MS这样的公司工做在招聘一个资深系统管理员,可能须要10年左右的工做经验。你能够在购买的一些原版的计算机图书中看到,不少做者的岗位写的都是network administaor或者system administrator。可见在国外管理员并非国内那种工程师的初级阶段。另外须要说明的是管理员这个词,在国外是没有的。不少国内书籍,著做把administrator都翻译成管理员。为了这个问题,我在一次不经意间请教了一个英语很有造诣的朋友,他对我说:“胖胖,你查一下英汉字典,看一下中文意思是什么?”我查事后,才发现,原来英文翻译过来并无“管理员"这个注解。标准的翻译是“管理者、行政人员”。反却是中文翻译英文的时候“管理员”=“administrator”若是你有兴趣,你能够如今翻看字典看一下。网络
在国内,管理员被不少人看不起的缘由除了上面的“管理员是工程师的初级阶段”外,特别是网管(网络管理员=网吧管理员=端茶、倒水、重启个机器)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是“管理员”被认知为被动的服务人员。在国内不少管理员提供的就是一个服务。特别是一些初级管理员或者说刚入门的朋友,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还有企业资深的认知等各方面的缘由,他们根本不具有“管理”的权限。何谈是管理员?T管理员管什么?固然不是人,若是管的是人,那就是老板或者经理了。管理员是企业网络的最高权限分配者。公司不像网吧,你们使用网络权限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公司需求分配权限是你的权力和义务。可是不少这样的权限一些管理员是没有的。管理员是IT技术服务专家。你必须熟悉你公司的各类IT产品,不管是软硬件,在须要的时候给予企业同时的指导是必要的。毕竟你的公司的同事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即便是一些程序开发人员,也未必有你了解系统。(实际上,在一些系统的细节,他们比你熟悉)可是对于系统能提供哪些东西,系统的一些常见问题,你应该也必须比他们都清楚。管理员是信息化服务的保镖。维护各类数据库、系统产品、保证信息资源读是你的内容。管理员会随着工做的细化,可能会从事一些专业的工做。好比数据库的管理,存储系统的管理,安全方面的管理,专业系统的管理。一些产品的运维。实际上从最基础的方面,都脱离不了维护、管理工做。无论怎么说,从意义上说,后者比前者只是更专业,工做更单1、从工做领域上是相同的。工程师也是同样,随着工程的复杂化和庞大化,负责网络建设的叫网络工程师,负责系统搭建的叫系统工程师。(可能还会根据平台细化为WINDOWS系统工程师和LINUX系统工程师)负责存储系统的叫存储工程师,负责安全建设的叫安全工程师。。。运维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也反映了国人对管理员和工程师的误区。拿我我的相对还熟悉的思科认证和微软认证来讲起。先说思科认证。实际上有不少,国人最熟悉的就是CCNA-CCNP-CCIE系列。顺序和级别由低到高排列。先说一个好玩的现象。经过CCNP,必须经过CCNA,而CCIE能够直接考取。这个估计不少人都知道。CCIE我没看过相关教程,更没考过。不过我我的认为,CCNP是NA的升级版本这个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从事管理员工做CCNP的知识就够了。而若是要从事网络工程的工做,最好是CCIE。由于据我所知CCIE的内容实际上更贴近工程实施。而CCNP的知识足能够知足企业网络管理。最重要的是,不少经验可不是光靠书本就能得来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行。因此我认为思科容许直接考取CCIE也是基于一些从事网络工程方面的朋友而设想的。刚才也说了,在国外从事工程门槛要比国内要高,因此感受国外取得CCIE证书的人不是不少。其次再看MS的认证。一样不少,拿2003的MCSA和MCSE来举例。实际上也是同样的。基于管理SA的认证就够了。而要从事系统工程,就须要SE了。并且SE比SA多出的几门课程,基本上都是在描述林、树、域的组建等。SA里面有2门基础课,SE天然是要学习的。不过关于复杂的故障排除,若是不是在管理岗位上从事多年的话,SE也未必能作的游刃有余。ide
因此综上所述,我我的认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国内的信息基础建设如今离发达国家距离不是很大,可是关于信息化管理方面,还差距很远。不管是从业人员,仍是企业都必须从新认识IT管理者,企业需明确你的需求,而专业人士应明确你的方向,这样你们才能相互受益。我看到一些人说什么管理员仍是工程师的重要吗?给钱最重要。我以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若是你对这些问题都没搞清楚的话,怎么能规划好本身的人生呢?学习
若是您以为本文还值得一读,请为个人博客投票,更多内容,敬请期待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