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空格分隔): 软工实践php
做业连接的传送门html
四个月的时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以前以为作一个项目是一个比较神秘而又复杂的事情,可是通过了实践后,发现,其实完成一个项目,也就是一个团队成员合做各施其职的完成的一项工做。每一个人负责好本身的部分,而后再整合起来,有问题丢出来吐槽,该接锅的接锅,该修改的地方修改,有问题一块儿商量,项目也就不难作了。前端
通过软工实践后发现,技术上的问题基本上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真正困难的是,咱们的项目该作什么(需求),到底这个功能咱们要不要作这个东西,咱们到底有有没有足够时间作这个功能,理论课和实践上课初期的时候,都一直在强调的需求分析,那个时候我是懵懵懂懂,始终始终不是特别明白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项目在需求分析的时候也是主要是其余人提出来,我大概听一听,发现没有什么好补充的。直到直到beta版本的时候,由我负责,对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简直是深有体会。c++
我:咱们作了A、B、C、D四个接口
前端:啊?谁说要作A的。
我:以前讨论不是说了作A的吗。
前端:不作了,作了没意义,xxx(一堆理由)。
我:好吧。git
需求分析简直是过重要了过重要了过重要了。我很庆幸还好在beta版本的时候接了一下组长的锅,否则每次从任务表中仔细思考琢磨哪个任务适合我如今作,彻底体会不到要制定任务的多么的困难。能完成项目的人一抓一大把,而能正真掌控项目的,只有项目的计划者。能甚至能够说,能制定好项目的计划,项目就完成了一半。
我以为,这方面的能力,我仍是有所欠缺的,缺少经验,能力上也缺少锻炼。github
咱们作了作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可是我以为我参与的不够多,真正写代码的时间大概只有1/4左右,甚至可能不到,其余时间要么写文档(测试文档、接口文档、流程图),要么测试接口的正确性,要么就是花在写博客上等等。致使我以为虽然在实践课上花的时间很多,可是感受实际上作出的东西却很少,这让我以为有点矛盾。web
github上面提交了的大概就800~1000行左右吧。实际应该删删改改大概是二、3倍。数据库
组队做业和我的做业加起来应该也是差很少800~1000行服务器
可是这两个800~1000行代码的质量是彻底不同的。微信
做业 | 花费时间 |
---|---|
第一次做业-准备 | 1~2h |
第二次做业——我的项目实战 | 25~30h |
软件工程实践 · 团队项目 第一次做业 | 1~2h |
第五次做业--原型设计(结对) | 10h |
软件工程实践 · 团队项目 第二次做业 | 0.5~1h |
结对项目--第二次做业 | 15~17h |
第七次做业--项目需求分析(团队) | 2~3h |
项目UML设计(团队) | 4~5h |
项目选题报告答辩总结 | 1~2h |
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答辩总结 | 1~2h |
Alpha 冲刺 | 8~13h |
Alpha 答辩总结 | 1~2h |
Alpha 过后诸葛亮(团队) | 4~5h |
BETA 版冲刺前准备 | 0h~1h |
软件产品案例分析(团队) | 4h~6h |
Beta 冲刺 | 23h~33h |
Beta 答辩总结 | 6h~7h |
印象最深的做业有两次
一次是 第二次做业——我的项目实战,当初只是以为这个做业挺有意思的,因此才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弄,而后没有想到意外的获得了助教还有老师的赞扬。
另一次是
另一次是结对项目--第二次做业,一开始没有花时间去弄,大概还剩下一周多的时候,开始思考,而后想了不少,而后到了截至的那天,从早上8点多开始一直,外卖了午餐,到了下午上课的点去上课到了4点,回来继续弄,一直弄到晚上9点,晚饭都没有吃,才弄完此次做业。
总计大体上花了140~180h在完成各项做业和任务上.按照17周时间来算,平均一周160/17 = 9.41h。
博客的速度提高了很多。
岁月神话:前期摸鱼划水,后期接锅力挽狂澜。
前期的时候,由于要打比赛,在训练和比赛上花的时间比较多,并且组长(浩晖)也以为我要打比赛,而后就不怎么布置任务给我了,因此我就前期很安逸,主要就是跟着看了CI框架的视频和两门PHP的课程,而后熟悉一下接口测试软件,项目的具体上手任务就几个个来熟悉练练手,相比一下其余人作的事情比较少一些。
Alpha版本开始先后,组长任务交接给了海林,可是后期到了Alpha版本快结束的时候,组长(海林)由于各类缘由不太想作组长了,致使alpha版本展现的时候,咱们组连ppt都没有。而后就只好我来接锅,可是我接锅的时候啥都不知道啊= =。。只好先开一个会讨论一下beta版本还能作些什么,最能作什么。所有列一个列表,接下来我花了一段时间研究了如何发布任务,而后熟悉团队当前的进度,而后担任各类中转站,写博客的量刷刷刷就上去了。固然实际上由于以前的一些方向已经定好了,因此我接手的时候就是尽最大可能的保证完成项目最核心的功能要作出来。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不完美,可是仍是勉强完成了任务。
软工实践很麻烦,不少博客要写,组队最好认识的,这样子一开始讨论起来比较不会尴尬,好分配事情的,那种可能中途弃坑的队友千万就不要了,会很坑,最初的目标千万要符合实际,需求分析千万要慎重,任务的制定必定要清晰,否则后期会很惨,还有就是团队合做很重要。
换队友的话,偷偷进了z班的微信群,里面讨论的很激烈,其中让我比较承认的一些内容,,软工实践的换队员机制是在模拟企业环境,可是我以为达不到模拟的效果,你没有办法作到把一个web队员换到另一组作前端工做中,咱们也没有短期天自学并融入到新团队的能力,就算有这个能力,除非对软工实践抱有巨大的热情(具备巨大热情的人基本上不会被换),不然按照大三上的科目状况,把大多数时间浪费在软工实践的性价比不高,那么,换队员的事情就是弊大于利,对于被换的队员,对于软工实践的恐怕也是愈来愈抵触。因此,我我的不建议强制换队员,极个别想要离开尝试新团队的,也支持。
萌芽阶段:团队成员虽然是通过了精心的筛选,但团队成员刚进入到一个新的团队,仍是会对职责规则和团队的指望还不熟悉,可能成员之间的经历与能力彼此也不太了解。
磨合阶段:每一个人都相互熟识,团队开始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共同努力,但会因各自不一样的目标及个的能力、看法会对某个事项的看法不一样而产生冲突,这种事情在团队磨合期是常会发生的事情。
规范阶段 感受存在这个阶段,可是又不存在的样子。
创造阶段 在beta版本快要结束的那几天,感受有创造阶段的一点点小错觉
已注册帐号:50+
一个月内使用的用户数:20左右
活跃用户:10+
关于检查表中的内容,大概掌握的语言方面不太好说,打的最多的就是c++了,软工实践用的是php,仍是用框架的那种。。。软件实现方面阅读别人的代码主要考脑力模拟,实在不行就只好跑一遍,输出中间变量慢慢理解。。。。。。目前确实还有不少答不上来,不过经过软件实践已经有部分能打得上来了,好比软件测试,效能分析等已经有了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