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软件工程1916|W
做业:我的做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做业
学号:221600420
做业目标:总结本身的软工实践html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但愿经过实践锻炼,加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何?
在开篇中,我提到了个人目标和期待为:前端
可以经过这门课程,完成实际项目的总体流程,提升本身的代码能力、团队协做能力。git
总体上来讲,是有达到目标的,可是在团队协调方面仍然有进步的空间github
2)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高,包括如下内容:
1. 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使用 cloc 统计,结果为: 4406 行。具体以下:数据库
2. 软工实践的各次做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作一个列表)小程序
序号 | 做业 | 时间 |
---|---|---|
1 | 我的做业第一次—准备篇 | 3 |
2 | 结对做业第一次—原型设计(文献摘要热词统计) | 14 |
3 | 结对做业第二次—文献摘要热词统计及进阶需求 | 17 |
4 | 团队做业第一次—团队展现 | 1 |
5 | 团队做业第二次—项目选题报告 | 10 |
6 | 团队做业第三次—项目原型设计 | 12 |
7 | 团队做业第四次—项目需求分析 | 8 |
8 | 团队做业第五次—项目系统设计与数据库设计 | 10 |
9 | 团队做业第六次—团队Github实战训练 | 9 |
10 | 团队做业第七次—项目Alpha冲刺 | 30 |
11 | 团队做业第八次—过后诸葛亮 | 2 |
12 | 团队做业第九次—项目Beta冲刺 | 21 |
13 | 团队做业第十次—Beta阶段团队项目互评 | 5 |
14 | 我的做业第二次—软件工程实践总结做业 | 3 |
总计 | 145 |
3. 哪一次做业让你印象最深入?为何?
【团队做业第六次—团队Github实战训练】的印象最深。
当时因为本身有点其余的事,而后这个做业的时间又比较赶。本来觉得本身一天应该可以完美搞定这个做业,可是实践后才知道bug多多,不断踩坑,最终仍是熬夜加班才把bug改完并部署。也算做是alpha冲刺前的一次练兵,对alpha冲刺也有必定的帮助。后端
4. 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总的大体应该有145+小时(包含问题2中列出的时间及答辩等时间),平均每周大概有12+小时微信
5. 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新工具;
VS Code、墨刀、GitHubmarkdown
6.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React框架、Taro框架框架
7.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前端UI组件的单元测试方法
8. 其余方面的提高。
对于团队的协调及管理
团队成员若是没有一开始就定义好相关的文档、接口等,会在后面不断的掉坑里,尤为是在某一个成员改动了某一块内容后,若是没有及时通知到相关成员身上,可能会引发没必要要的争执...
好比在beta阶段,甲同窗改动某功能后,以为得把数据库中的字段A改为字段A',因此他就改了。到后面另一个同窗发现忽然出了个数据库报错,才发现数据库已经被改掉了,这个时候,两我的开始了balabala...,最终结果是甲同窗屈服了,把数据库改了回来...
告知: 这是一门挺辛苦的课,得花费挺多时间(相比于其余同窗分的课而言),可是只要认真付出了,就必定会有收获的。刚开始可能会以为,怎么还没开学就开始布置做业了?这课是要累死的节奏啊?可是反过来看,这样的节奏正好是恰到好处的,在学期初,其余课程时间较为宽松的时候完成了大部分任务,等到期末,当其余人还在准备期末考的时候还得敲软工实践的代码,而你只要认认真真去复习考试科目就行的时候,你就会以为,真棒!
关因而否要换队员:换是能够的,可是换的方式能够更加优化一些。好比设置一个相似于人才市场,有一个双选的机制,同窗能够自行决定去留,而接收的组也能够考虑是否接收等,而不是强制说甲组的A同窗必须去乙组,乙组的B同窗必须去丙组。
萌芽阶段
选题由队内成员提出,通过讨论就这样肯定了下来。你们根据各自状况分配了任务并开始相关学习。
磨合阶段
每次做业分配任务后各位成员都很认真地完成了任务,进展也比较顺利。
规范阶段
经过两次冲刺,整个团队目前开发规范性获得了很明显的提升,主要体如今先后端接口以及各自的代码上。
创造阶段
尚未达到
1)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必须公开发布,有实际的用户,必定的用户量和持续使用量 (3 天后能保持10 - 100个用户);而不是: 作没有用户使用的软件
所在的团队经过beta冲刺后,项目的累计用户量及访问人数以下:
(数据来源:微信官方小程序 - 小程序数据助手)
2)经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做,可以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有项目规划/需求/设计/实现/发布/维护,有定时的进度发布 ; 而不是: 经过临时熬夜,胡乱拼凑,大牛一人代劳,延迟交付等方式糊弄
团队在一开始就定下了项目的大体计划,也具体到了每一个人的工做上。项目进度也都在计划以内,没有出现延迟等现象。
3)而且经过数据展示软件是能够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而不是 找不到源代码,代码无文档,代码不能编译,没有task/bug 等项目的发展资料
项目的源码均可以在github上找到,同时也有编译的说明文档,接口而言也有详细的markdown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