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eld再理解--绝对够透彻

首先,拿好宝剑: 先把yield看作“return”python

普通的return是什么意思,就是在程序中返回某个值,返回以后程序就再也不往下运行了。函数

看作return以后再把它看作一个是生成器(generator)的一部分(带yield的函数才是真正的迭代器),spa

返回的不是一个函数的输出,是一个生成器的结果,这样直到这个生成器所有执行完对象

好了,带着宝剑继续看:blog

def foo():
    print("starting...")
    while True:
        res = yield 4
        print("res:",res)
g = foo()
print(next(g))
print("-" * 20)
print(next(g))

 代码输出:内存

starting...
4
--------------------
res: None
4

 按顺序逐句解释,你绝对就清楚明白,独步天下了:generator

 

1.程序开始执行之后,由于foo函数中有yield关键字,因此foo函数并不会真的执行,而是先获得一个生成器g(至关于一个对象) 。class

===》得到技能:yield和函数区别?怎么使用?(有yield的函数就不是函数了,是生成器,不会随意执行,想执行,要么您调用next 要么调用send方法,要么您遍历)变量

2.直到调用next方法,foo函数正式开始执行,先执行foo函数中的print方法,而后进入while循环。循环

3.程序遇到yield关键字,而后把yield想一想成return,return了一个4以后,程序中止,并无执行赋值给res操做,此时next(g)语句执行完成,

因此输出的前两行(第一个是while上面的print的结果,第二个是return出的结果)是执行print(next(g))的结果。

4.程序执行print("-" * 20),输出20个 - 。

5.又开始执行下面的print(next(g)),这个时候和上面那个差很少,不过不一样的是,这个时候是从刚才那个next程序中止的地方开始执行的,

也就是要执行res的赋值操做,这时候要注意,这个时候赋值操做的右边是没有值的(由于刚才那个是return出去了,并无给赋值操做的左边传参数),

因此这个时候res赋值是None,因此接着下面的输出就是res:None。

===》得到技能:生成器下一次调用next/send方法时,从哪继续执行?  (从刚才程序中止的下一步开始执行的,这里下一步是该赋值了) 

6.程序会继续在while里执行,又一次碰到yield,这个时候一样return 出4,而后程序中止,print函数输出的4就是此次return出的4。

 

 

小结:

到这里你可能就明白yield和return的关系和区别了,带yield的函数是一个生成器,而不是一个函数了,这个生成器有一个函数就是next函数,next就至关于“下一步”生成哪一个数,

这一次的next开始的地方是接着上一次的next中止的地方执行的,因此调用next的时候,生成器并不会从foo函数的开始执行,只是接着上一步中止的地方开始,而后遇到yield后,输出要生成的数,此步就结束。

---------------------------------------------------------------------------------------------------------------------------------------------------------------------------------------------------------------------------------------------------

 

再来看个send的例子,此例与前例区别:只换了最后一行

def foo():
    print("starting...")
    while True:
        res = yield 4
        print("res:",res)
g = foo()
print(next(g))
print("*"*20)
print(g.send(7))

 输出结果:

starting...
4
********************
res: 7
4

  

先大体说一下send函数的概念:此时你应该注意到 res的值从None 变成了7,为何?

这是由于,send是发送一个参数给res的,上面讲到,return的时候,并无把4赋值给res,下次执行的时候只好继续执行赋值操做,

只好赋值为None了,而若是用send的话,开始执行的时候,先接着上一次(return 4以后)执行,先把7赋值给了res,而后执行next的做用,碰见下一回的yield,return出结果后结束。

 

5.程序执行g.send(7),程序会从yield关键字那一行继续向下运行,send会把7这个值赋值给res变量。

6.因为send方法中包含next()方法,因此程序会继续向下运行执行print方法,而后再次进入while循环。

7.程序执行再次遇到yield关键字,yield会返回后面的值后,程序再次暂停,直到再次调用next方法或send方法。

---------------------------------------------------------------------------------------------------------------------------------------------------------------------------------------------------------------------------------------------------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用生成器?

  生成器相比一次列出全部的内容的有优点:   

  •    更节省存储空间  
  •    响应更迅速   
  •    使用更灵活   

 

 

不废话,翠花上栗子,直观感觉:

好比说我要100个数字  0,1,2,3,4,5,6............1000

你可能会这样写:

for i in range(1000):
    print(i)

 

range(1000)就默认生成一个含有1000个数的list了,因此很占内存。

咱们能够用刚才的yield组合成生成器进行实现:(逐个生成,逐个输出)

def foo(n):
    print('---start---')
    while n <= 1000:
        yield n
        n += 1
for n in foo(0):
    print(n)

  

好了,就到这了,但愿诸位剑术有所变强,江湖再见。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